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的整合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8-10-12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改革的确切指示。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强调发展学生的责任担当和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应兼顾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纵向上遵循“知家国”“敬家国”“爱家国”“报家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教学规律;横向上的整合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课程资源。

  关键词:家国情怀;地理课程;整合

中学地理论文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详见表1)。”最新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第一条也提及了要使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新的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责任担当是十分重视的,因此本文以家国情怀教育为切入点,将家国情怀教育与课程相结合,探索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期能够进一步增强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 地理课程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延伸

  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德育,包括从区位分析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某区域的基本乡情以及我国自然和人文的基本国情,通过解释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的情感;从环境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阐释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和行为;依据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学科主要是从世界地理、区域地理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其他各地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基本状况,让学生学习国际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祖国高度的认同感,明白我国的优势和不足,知道我国应如何应对和自己应如何行为处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家国情怀”是一种对祖国、对家庭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是一种立足于热爱家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报效祖国的稳定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信念。地理学科中的家国情怀教育,从中国地理以及乡土地理的相关知识中培养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笔者认为,德育是从更高、更为广泛的层面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显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自己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家国情怀教育的切入点更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延伸——它不仅包括培养学生对于自己本民族、本国家的认同感,还包括对于自己的家乡甚至是自己的家庭的热爱,还有一种责任与担当。因此,可以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的家国情怀教育为地理学科的育人方向提出了更为明确和更为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二、 家国情怀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纵向过程

  爱祖国、爱家乡是一名现代公民必备的品质和素养,也是塑造“家国情怀”的根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地理教材中的以及课外的相关材料,遵循着“知家国”“敬家国”“爱家国”“报家国”的过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见图1)。

  (一)知家国

  所谓“知家国”,是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家乡、本地区、本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不仅要知道自己家乡和国家的客观情况,也就是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还要通过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对比以进一步了解到自身所处的“相对环境”;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家乡、国家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还要让他们认识到劣势和不足,并且知道国家、社会和个人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就是要理性、全面感知国内国际环境。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包括疆域、人口、民族三节课。从第一章的标题中就可以明确本章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实际情况,还让学生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中国,也就是了解我国在世界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在讲《人口》这一节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注意数据的时代性。教材中所用的人口数据是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但人口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变动,在过去的8年间我国人口数据又有了较大的变化(见表2);由于教材从编制到出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使得教材的内容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明白这种现实情况,在讲述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准确、全面地“知家国”,需要不断更新教材中的数据。这部分内容不仅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众多能够产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等优势,还要认识到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与自然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在“知家国”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全方位、宽领域、高精度地了解家情、国情,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而不能仅仅为了让学生热爱家乡、祖国而只讲优势和长处,忽略劣势和不足。

  (二)敬家国

  所谓“敬家国”,是指让学生在情感和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家乡和国家产生敬畏之心,它是在“知家国”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了解了自己家乡所处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会深深地为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而感到自豪,当谈论到自己的家乡、祖国,敬畏之心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即使清楚地知道其自身的不足和劣势,也不会感到心理上的抵触,而是理智面对,并且明白国家、社会以及学生个人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从“知家国”到“敬家国”,也是学生从理性认知到情感认同的一个层次提升。

  除了教材上的一些材料和案例以外,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新闻、视频材料,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全方位了解地大物博的祖国,进而激发学生对于自己家乡和祖国的敬畏之心。比如,《航拍中国》《国家地理》《地理中国》《寰宇地理》《美丽中国》等眾多精彩的节目和报刊,不仅包含着众多自然和人文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涉及大量历史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从自然和人文历史等角度全面了解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