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论文

凌云县产业脱贫精准帮扶做法成效及工作机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8-10-01所属栏目:农业论文

  

  摘要: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产业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根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紧紧围绕精准帮扶工作,实施产业脱贫战略,精准发力战贫困,截至2017年底,全县53个贫困村中有18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25596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1.9%下降至12.46%,有7760户贫困户在产业扶贫中受益,特色产业覆盖率79.8%。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贫困村,凌云县,产业脱贫,精准帮扶,特色产业

脱贫

  1基本情况

  凌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大石山区,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县域总面积2057km2,辖4镇、4个瑶族乡、105个行政村,其中有53个是国定贫困村,聚居着壮、汉、瑶等多个民族,常住人口19.01万人,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基础差,底子薄。2015年全县精准识别出11325个建档立卡贫困农户、48078人。

  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新时期精准扶贫、脱贫任务艰巨繁重。为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以及百色市决战贫困和决胜小康行动计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为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凌云县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实行精准施策,以产业精准扶贫发展中的转变方式、调结构、提质量、重科技、树品牌等为抓手,把茶叶、油茶、桑蚕、八角、乡村旅游作为5大主导产业,明确产业脱贫精准帮扶工作思路,提出了“立足三个全覆盖”,即产业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技术和政策全覆盖,确保每个村都有特色产业合作社,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都能参与到产业合作项目中来,推进产业脱贫增收项目,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产业稳定脱贫。

  2主要做法及成效

  2.1科学编制

  “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力求精准施策农业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凌云县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发展基础也各不相同,产业规划项目组多次深入规划区域进行调研、实地勘查,对全县产业发展的资源现状、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布局、发展战略定位、产业支撑体系建设、产业链规划、政策措施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多方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成规划编制,县人民政府出台印发并组织实施。

  《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布局,注重实效。产业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规划引领下,新种白毫茶园1.1万亩,茶园低改10万亩;新种桑园2万亩,更新及低产改造8万亩;新种油茶1万亩,油茶低改11万亩;牛心李新种植1.55万亩;芒果新种植2万亩,芒果低改0.1万亩;柑橘种植1.7万亩;蓝莓种植0.05万亩;其他水果种植1万亩;核桃种植0.4万亩;中草药种植2万亩。新增生态猪8000头以上、肉牛800头以上、凌云乌鸡20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实现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7760户、3.16万人口。

  2.2成立产业技术指导组,开展“五帮五送”活动

  按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5个产业,组织各涉农部门和相关单位成立产业技术指导组,每个指导组由1名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分区域开展“五帮五送”活动。即帮助选准适宜的脱贫产业、帮助制订产业扶贫规划、帮助规划创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区、帮助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帮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送良种、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送政策。

  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做到村村有技术员联系,户户有技术明白纸。既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形成合力,立足三个全覆盖,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上。

  2.3以“人”为切入点,提高内生发展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既是扶贫工作的受益者,又是扶贫工作的参与者,凌云县扶贫工作小组深入贫困户进行了走访,与他们拉家常、谋项目、话发展,结合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技能,遴选出有发展技能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作为脱贫致富带头人重点培养,并指导制定脱贫致富计划。这些贫困户不仅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典范,切实转变“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以伶站乡平兰村陆策安、黄安军、罗金华、陆绍珠、罗玉明5户为例,乡政府先后6次组织贫困户赴县内外考察土鸡养殖、百香果种植、芒果种植、特色苗木种植等多个项目,用知识武装贫困户头脑,使他们的产业发展视野变开阔,市场意识不断增强。2015年以来,种植百香果50多亩,通过微商平台进行销售,增收15.6万元;芒果种植200亩、紫玉淮山种植50亩、特色苗木种植12亩、板栗种植100亩、乌鸡养殖1万多羽等特色产业,增收超过100万元,脱贫成效显著。

  2.4推广“捆绑式”扶贫模式,提高贫困户“造血”能力

  通过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合作组织或能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方式,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尽可能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有机结合,确保每个村都有特色产业合作社,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都能参与到产业合作项目中来。该模式坚持“长短结合”,探索“短平快”的扶贫项目。如凌春农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公司和茶叶生产合作社平台,在平林村成立了凌云县泗城美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将2000亩有机茶园管理权无偿交由平林村、陇照村、案相村等5个村350户贫困户管理,不仅解决了茶场管理人工短缺问题,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增收的难题。

  同时,与合作社签订略高于市场价保底回收鲜茶的协议,并按照“两个1元”(每向贫困户茶农收购1斤鲜茶叶,对该贫困户补助1元;每向社员村茶农收购1kg鲜茶叶,给该社员村集体经济补助1元)的标准,对贫困户和社员村集体经济给予补助,不仅解决了茶叶销售渠道,又实现了茶农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极大激活了茶农的积极性,同时公司按“三统一”原则进行经营。

  即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采收和加工茶叶产品,按照“统一包装”的原则使用打造品牌,按照“统一销售”的原则抱团推广销售。这样,茶农和公司收入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公司覆盖周边茶园规模也达到了6000余亩。形成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双方共赢局面。截止目前,全县采用“捆绑式”扶贫模式的公司(合作社)有75家,覆盖贫困人口30516人。

  2.5实行“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方式

  凌云县按照“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梳理相关工作流程,对各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定人、定责、定时、定查明确各级工作任务和指标。通过挂图作战方式,倒逼各项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2.6实行“政府购买劳务”扶贫模式

  县人民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生态护林员指标,按照“县管、乡建、站聘、村用”原则,制定全县生态护林员实施方案,使全县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符合条件、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13名从事森林管护工作,并按照每人7500元/年的标准发放生态护林员劳务费。实现了扶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双赢”发展。

  3工作机制

  3.1健立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凌云县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扶贫副县长担任,县扶贫办、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林业局、财政局、发改局、交通局、水利局、旅游局、烟办、蚕业办、茶叶管理中心等单位主要领导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扶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涉及本部门产业的组织、协调,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产业建设顺利开展和推进。

  3.2加强资源整合,开创“整县推进”新格局

  坚持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进一步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加强各部门行业资源的整合,加强各部门专业规划的衔接,配合专项扶贫工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向连片贫困区域倾斜。广泛动员社会扶贫,继续加强定点扶贫工作及水利部定点扶贫、“两广”对口扶贫、玉林对口帮扶工作,促进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

  3.3加强开拓创新,探索保护与发展相平衡的新路子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走石漠化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坚持将扶贫开发与全县十三五社会经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统一推进,以扶贫开发推动全县整体发展。

  3.4加强产业发展,做大优势特色生态产业

  大力扶持扶贫产业发展,改善扶贫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融资环境,多渠道筹集产业发展资金,加大产业资金投入,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特色生态产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指导,坚持种养结合,综合利用。

  3.5稳定经费投入,确保精准扶贫产业资金落到实处

  全县的扶贫、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果等各职能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国家惠农政策项目,多渠道增加整合涉农的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建设,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同时落实以项目竞争招标制为重点的管理新机制,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