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比较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8-09-20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要:学生资助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差距导致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差异。据此,提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

脱贫

  目前,我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1]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中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西部要高,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差异巨大,中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高校数量和实力远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导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差异。

  一、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特点

  1.学生资助理念紧跟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经济发达地区985、211、双一流高校居多,在学生资助体系和工作上紧跟时代特点和高等教育新形势,构建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能力资助并重的学生资助模式,多元化资助体系建设不断加深,取得良好的成效。北京大学校长朱善璐提出“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生资助体系”,他提出将“坚持创新、争创一流,协调发展、依法资助,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多元资助,共享发展、助力成长”五大理念为支撑,构建世界一流的学生资助体系。[2]

  2.学生资助水平领先。

  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政府的支持下,贯彻落实资助的教育公平理念,各高校在资助手段和方法上大胆创新,秉持多元化的资助理念,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方面细化了各种资助项目,取得良好的成绩。发达地区政府也积极为高校资助工作营造良好的资助环境,如浙江省在全国首推“生源地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准备基金”,发达地区各省设立政府奖学金政策等等,推动国家资助政策良性发展。

  3.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资金渠道畅通。

  目前,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是高校主要资助方式。在经济发达高校学生资助方式中,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势头良好。银行贷款金额逐年增加,贷款人数逐年增多,已成为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获贷款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违约率相对较低。发达地区高校实力强大,在获得社会资助方面有优势,各高校依托强有力的经济基础,通过政府媒体宣传,积极引导校友返校及社会各界参与捐资助学,加大高校和企业的联合,为帮助更多经济困难学生拓宽资助渠道。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弱势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差异原因在于学生来源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别、社会阶层分化等方面。

  1.少数民族学生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高校认定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和困难学生比例一般在5%和10%之间,西部欠发达地区比例一般在10%和35%之间,西部部分民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近50%。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近五年(2013-2017年),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比例分别为13.03%、13.4%、13.4%、13%、18.9%,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分别为46.8%、46.3%、44%、42%、35.92%。西部高校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地,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主体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组成部分。

  2.以国家政府资助为主体,社会资助力量薄弱。

  2017年度,财政资金508.83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48.43%;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84.20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7.05%;高校事业收入中提取并支出资助资金238.21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2.67%;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助资金19.50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的1.85%。[3]

  大多数国家重点院校都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较多的社会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但西部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办学层次和规模不高,高校资助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各界力量的资助相对稀缺。如果采取同等对待的资助,会导致最需要帮助的资助对象并没有得到最多的资助,减弱了资助功能和效用。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地域条件和生源较差,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不高等原因,社会资助在西部地方高校显得十分薄弱。

  3.助学贷款工作多变,资助主渠道受限。

  西部地区自然、交通、通信设施相对落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长多数长期在外打工,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时,存在家长监督人签字确认困难等问题,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考量,会在审批方面给予限制,使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受到限制,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审批周期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因此放弃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金额有限,无法满足其学习生活开支,因此出现临时的突发困难。加上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一般是本地区,其就业后的工作收入相比发达地区的毕业生要低很多,除了满足生活之外,还贷压力大。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偏高。

  4.精神资助薄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西部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0%来自本省,20%来自外省;70%来自农村,且以老少边穷地区居多,3%来自直辖市或经济发达开放城市,其他地区占27%。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心理素质较脆弱,加上经济贫困,自卑心理较为普遍。从而影响了学习和人际交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大学生资助内容主要是经济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关注相对薄弱。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升途径

  1.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构建分类资助模式。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依据教育公平原则,做到精准扶贫,目前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特别困难、一般困难和特殊困难三种类型,根据困难类型给予准确资助。西部高校还应结合学生家庭困难建档立卡情况、生源地情况、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等进行分类资助,为了达到精准化,还应结合家访进行实地考察认定,要构建符合本地区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点的资助模式。

  2.扩大资助范围,增强资助力度。

  稳定的、持续的资金保障是学生资助工作顺利、持续开展的基础。资金的来源及使用是实现资助目的的基本保证。各级财政按区域特征分层次强化扶持力度,加大西部地区高校的资金投放量,扩大资助范围,优化大学生资助方法。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含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在高校资助工作的实际中,尽最大可能实现不论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条件,使每个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相等,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实行补偿原则。

  为确保有限的资助资源合理利用,西部高校应根据各资助方式的特点和功能进行科学配置,践行教育公平理念,在起点、过程、结果三方面都采取合理的资助措施,为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政府和各高校应借助媒体的宣传效应,积极与媒体协作,挖掘社会力量支持,争取社会资助资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设一道保障网。

  3.践行穷人教育学,完善资助体系运作管理机制。

  2007年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时说:“我以前讲过穷人的经济学,今天讲讲穷人的教育学。我们的国家太大,尽管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还很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穷人教育学是面对贫困生群体提出的教育理念,各高校在做好资助工作时,首先应践行穷人教育学理念,帮扶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也多,他们大都来自偏远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少,各高校需要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要求,根据生源地学生当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完善资格认定体系,充分全面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殊性,关注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在同等条件下适当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国家可适当“授权”高校按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资助政策,变通资助措施,增强资助工作的活力。

  4.优化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发挥助学主渠道积极功能。

  现行的助学贷款主要涉及学生、高校、政府及银行四方的利益与责任。其中学生是直接受益者,政府和高校是间接受益者。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学生在上学期间不用担心学费问题,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高校不再担心学生拖欠学费,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原本应是政府的责任,而风险只落在了银行身上。

  首先,可将原来由银行独自承担风险调整为由政府、高校、银行共同承担,调动银行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其次,可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成功的学生贷款经验,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学生贷款的政府和市场互动机制,建立教育助学贷款的二级市场,实现资产证券化,由政府提供补贴和最终担保,中介机构介入担保和贷款回收的日常管理和服务性工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诚信教育,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并重。

  西部高校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多数来自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自卑心理相对严重一些。首先,学校聘请专门的心理教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培养其健全人格。

  其次,可以开展一些社团活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最后,请优秀特困生介绍自己的心路历程,搭建平台,增进了解,互帮互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受助学生的信用影响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目前,高校中存在一些拖欠应缴费用、不按时还贷的现象,尤其西部高校,由于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种现象更为常见。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开展诚信专题讲座,在贷款前举办国家助学贷款说明会等,帮助学生树立“以诚信为荣”的社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301/sfcl/201803/t20180301_328216.html.

  [2]朱善璐.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生资助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6(9).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