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7-12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要:幼儿教育应该开展更为丰富有效的素质教育,打好素质教育的底子,为孩子将来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日常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动静分明”的教育原则。通过故事教学手段来开展幼儿“静”的教育,提升幼儿教育效益。
关键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故事教学;提升;效益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逐渐地覆盖基础教育的全学段。作为学前教育,人们开始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幼儿教育,期望幼儿教育能够开展更为丰富有效的素质教育,打好素质教育的底子,为孩子将来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社会普遍的关注与期许给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教育教学上的压力,也给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因此,幼儿素质教育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成了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日常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通常要把握“动静分明”的教育原则。所谓的“动”就是组织学生通过游戏、手工、唱歌、舞蹈、体育活动等来培养幼儿的活动能力,以达到幼儿身体健康、健全他们的体魄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能够做得很好。但是考虑到幼儿的精力体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总是组织幼儿进行长久的活动,还是要进行必要的“静”的教育。
所谓“静”的教育主要就是要培养幼儿在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和品德修养等方面“内在素质”。在这方面上,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办法不多。不少的老师只是简单地组织幼儿去下棋,或者是让孩子休息,甚至有的老师还会让孩子去观看动画片。这样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不能很好培养幼儿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手段来开展幼儿“静”的教育,提升教育的效益。
一、 巧用故事教学手段提升幼儿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没有了想象力,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所以说,作为学前教育,应该紧紧抓住想象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行着力的培养,把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完成。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容易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产生不着边际想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特别是考虑到幼儿的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个触发点以及幼儿想象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强调的合理性的问题,我们幼儿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想象的合理性。比如说在讲述《丑小鸭》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不同阶段的丑小鸭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美天鹅的动作、神态、语言产生对比,以此来强化幼儿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假设,引导幼儿去想象一下如果丑小鸭不是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是坚持不懈的努力的话,它们的人生会是怎样的,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又会是什么样的,以此来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并且在幼儿讲述、模仿的过程中去纠正他们在想象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使得幼儿的想象能力越来越趋向于合理。
二、 巧用故事教学手段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语言素养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一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那么这名幼儿将失去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他个人语言的终身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所以说,幼儿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幼儿时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从一个人呀呀学语开始,他(她)的语言能力是从单个音节开始的,既而发展到双音节,再而发展到多音节。这些词汇的积累往往是父母、家长们能够引导、帮助幼儿完成的。但是对于各个音节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基本的语法、修辞等语言发展高级阶段的培养,就需要专业的幼儿教师来完成了。而幼儿教师在进行更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培养的时候,要注意适时、巧妙的引导,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更长时段的语言训练来完成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
幼儿总是喜欢听故事的。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的这个特点,我们幼儿教师可以巧妙地完成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比如说教师为幼儿讲《小红帽》这个故事的时候,幼儿教师就可以穿插动作、表情,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在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训练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鼓励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复述,以此来训练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当幼儿在复述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遗漏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启发他进行更正或是引导其他幼儿进行适当的补充。当然了,要求幼儿一字不漏地把故事复述下来是不现实的。如果我们发现幼儿在复述的过程中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加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三、 巧用故事教学手段提高幼儿品德修养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幼儿具备道德的理解能力并且形成道德自律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注意不管是哪一个人生阶段,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都应该是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充分利用幼儿道德前发展的阶段,通过巧妙的教育引导使得他们产生基本的道德意识,初步形成好恶、美丑等观念,学会进行基本的道德判断。
以为幼儿讲《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为例。如果幼儿老师结合插图可是flash动画来讲述这个故事的话,相信幼儿都会对这个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轮到分餐后水果的时候,可能幼儿就又会忘了谦让的道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说明其实故事的道理并没有在幼儿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对幼儿讲述小故事大道理的时候,我们幼儿教师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语言讲述的基础上,而是要通过表演或是实际情景演示等方式来对学生道德的内化进行必要的强化。
参考文献:
[1]宋立伟.浅议幼儿教育中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素质与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李华.幼儿习惯养成的几点思考[N].科教新报,2014.
[3]冯俐.故事讲述中声音表情的训练指导[J].读与写,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