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sci期刊论文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建议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3-12-15所属栏目:sci期刊论文

    学术资料

    1、sci写作指南
    2、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3、S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4、EI期刊目录(按学科)
    5、更多资料


    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建议

    临近期末的时候我东图书馆请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IEEE fellow,Boxman讲述how to write a good paper。主要讲的是英文学术论文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注意点,在此总结一下。这方面笔者也没啥经验,只能做简单的翻译,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大大在公众号下面留言。另外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公众号啊!

    1 下笔之前

    首先应了解学术论文的几大禁忌:抄袭他人成果、伪造实验数据、一稿多投、侵占他人科研成果等。这些是禁区,切不能犯。

    写作前应认识到一篇学术论文的目的是要将信息传播给读者。读者关注的是切实有用的信息,而不是作者本人获得结果的全部过程(只需要必要的信息),因而良好的语言组织和论文架构非常关键。

    一篇论文应围绕某个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展开。在理工科专业(或许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全文研究的问题应该在Introduction的第四节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应在Conclusion中予以回答。

    几点英文写作的建议:

    (1)文章采用分层式结构(Section-Subsection-Paragraph-Sentence);

    (2)在写作之前写好提纲,具体到每一段的内容;

    (3)应尽量采用正常的英文语序(主语-谓语动词);

    (4)多采用意思直接明了的动词,而不是派生名词加上通用动词。这样句子更加简洁,例如:Measurements are made of A using B method.(错误)A is measured using B method.(正确)

    (5)避免在句首使用很长的前置词短语(应放在句末);

    (6)在段落的语言组织上,每一段的写作都应围绕一个小主题。每段至少2句,且通常在第一句点明本段主题。段落中的语言应有逻辑地展开。段末应为本段的结论句(有点像高中写英语作文哈)。

    对于使用Word编辑的建议:

    (1)不时保存备份,否则会经常返工(中枪了没==);

    (2)标题采用设计好的样式;

    (3)用自动的尾注编号;

    (4)检查并消除多余的空格或空行。

    2 论文结构及内容

    学术论文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Abstract

    对全文工作的简要介绍

    Introduction

    全文讨论的是哪方面内容?

    具体研究的又是什么?

    Experimental Details

    研究方法是什么?

    实施的过程如何?

    Results

    获得的结论

    Discussion

    结论意味着什么?

    Conclusion

    希望读者记住的几个点

    其中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的篇幅应较长。Introduction需要帮助读者更好更快地进入研究问题,而Discussion需要给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启发,这两部分最难写。相较之下,介绍实验细节和实验结果的文字应简洁清晰,给出必要的解释即可。

    2.1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的写作应从读者群体的角度出发,应考虑到读者对于该领域的理解程度来组织内容。这经常取决于所投的期刊接受稿件的范围。如果期刊接受稿件的范围比较大,则Introduction应从更宽泛的背景入手;如果期刊接受稿件的范围比较小,则Introduction的背景可以更具体一些。

    Introduction经常分为以下6个部分:General Background, Literature Review, Gap Sentence, Statement of Purpose,Value Statement, Preview.其中前4个部分是每篇文章都得有的,后2个部分可选。下面依次介绍。

    2.1.1 General Background

    GeneralBackground就是介绍一下文章的总体背景,将读者带入情境当中。这一部分内容的语言应浅显直白,得保证所有的读者都能看懂。内容上应交代文章所在领域,应采用概括性的,毫无争议的语言。此部分内容应短,通常为1段、3~5句话(整句)。

    2.1.2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将讨论的范围缩小至领域内更加具体的情境中,介绍前人的工作,从而知道前人工作的欠缺,为Gap做铺垫。此部分一般篇幅较长。在这部分引用的文献的顺序安排上,若按相似度排序,应将最相似的文章放在最后;若按相关性排序,应将最相关的放最后;若按时间排序,应将最新的放最后,从而能引出本文的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有几种形式:

    (1)内容导向:从介绍文献内容的角度出发,常用于LiteratureReview的开头,涉及研究内容所在的领域的研究;

    (2)作者导向:从作者工作成果的角度出发,常用于介绍和目前的工作相关的研究;

    (3)弱作者导向:通常使用于对以往典型工作的概括性陈述中(如,Severalresearchers studied XX);

    (4)对研究现状的概括性陈述:这种形式中可能没有参考引用的标志。

    注意:

    (1)参考文献的标注不能单独作为单词存在。例如:XXXhas been studied in [1].(错误);

    (2)尽量在引用时使用作者的名字(在作者名字后加引用上标)。

    (3)不要放太多自己或本课题组的成果在参考文献里面,应公平对待。

    2.1.3 Gap Sentence

    GapSentence指的是揭示已有研究存在欠缺的句子,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尚未做的工作,已有工作的错误之处,多篇文章中有争议、不一致的地方。Gap Sentence是决定论文能否被录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文章悲剧就是因为Gap Sentence写的不好,让读者觉得文章没有新意。

    GapSentence通常就是一个否定的句子,用词须准确、清晰。不能使用如“很少”、“据我所知”等模棱两可的话。

    2.1.4 Statement of Purpose

    紧接在GapSentence之后,阐述研究的目的。这里的研究目的通常就是解决Gap Sentence中提到的问题。前文中所提到的本文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在这一部分应该得到清晰准确的表达。

    2.1.5 Statements of Value & Preview(可选内容)

    Statementsof value:用一两个句子谦虚地表达本文的价值、重要性。

    Preview:长文中比较常见,介绍文章的理论成果、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2.2 Experimental Details

    这部分向读者解释“我做了什么”,内容包括理论推导、实验过程等。

    这部分内容应详细到能够让读者对之进行复现,最好适当关注一下可能会使读者产生困扰的细节,但不可冗长。例如介绍一种电路结构,首先介绍常用的、标准的部分,再介绍特殊的部分,注意介绍特殊部分设计的目的、工作原理等。若有多个特殊结构,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介绍,并且应说明几个结构之间的联系。

    在画电路图时,只需要画出足够理解原理的部分即可。需注意,文中提到的内容应在图中表示出来,图中所含的特殊结构应在文中予以解释。

    应避免原理图太过繁杂,线不可太细,不能用照片代替。

    语法:

    时态方面,实验过程常使用过去时态。但在介绍普遍事实、结构原理时,应使用现在时。(全文都用现在时也可以)

    语态方面,以人为主语的句子要用被动语态(避免出现“我”、“我们”等词)。

    冠词使用方面,首次提到某物时用a/an,后续再提到使用the。

    语言组织方面,应先谈旧有的信息(例如前文已经介绍过的内容),再谈新的东西。

    理论推导:

    首先给出假设,然后再推导公式。应保证读者读后也能推得相同结果。

    对使用的每个符号给出定义。

    TIP:推荐作者自己另写一张术语表,包括四栏内容:符号、定义、该术语出现的页码(重复出现的话应全都记录下来)、定义所在页码。

    实验过程:

    按照步骤的先后顺序介绍。详细程度同样需保证读者能够复现即可,不可冗长。

    详述实验中所选用的各种参数、工况等。固定参数给出具体值,可变参数给出变化范围。应用表格对参数进行总结,一般三列即可(参数名,参数符号,取值或取值范围)。

    2.3 Results

    这一章回答的问题是:“我得到了什么”或者“我发现了什么”。大多数results都是以表格或图片的方式呈现的,旁边辅以解释文字。

    Results由三部分信息组成:

    (1)可以推得结果的图片或表格(从图XX可以看出……)

    (2)在其中发现的规律、现象

    (3)对发现的规律、现象进行反思、评价

    通常前两部分放在一个句子中,第三部分则应单独一个句子说明。分别称这三部分信息为:定位(Location)、揭示(Presentation)、评论(Comment)。

    语法:

    定位句用现在时,主动或被动语态均可。揭示句应总结图表中最重要的结果。可使用过去时态。应尽可能准确、定量地描述结果。评论句为对于揭示句中发现的规律的评论,内容上应紧贴相应的揭示句,更多的通用性评论、推测等应该放在Discussion部分中。

    注意:

    在描述结果时保证已给出为得到该结果所需的所有条件、参数。如果Experimental details中没有详细给出来的话,要在定位句,或者图表的说明句中说明一下。应该总是先说明条件,再谈结果(what you did —> what you get)。

    图表要求:

    选择最合适的表现方式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若要强调某个参数的数值,采用表格较好;若强调某个参数的变化趋势,采用图像较好。

    尽量把想说明的东西都用图表表现出来,而不是放在说明句或者文章中间,但也应注意图表不可太过拥挤。记得标上单位。(这种单位是不允许的:V, *1000)。

    2.4 Discussion

    这一章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办”。

    Discussion中一般有以下2种内容:

    重述本文的研究

    (1)研究目的和假设

    (2)回顾本文中的最重要的发现

    (3)本文存在的缺陷和相应调整

    (4)比较:如果提出了多种方法,则须比较几种方法的特点。此外,要将本文的研究与已有的研究进行对比(理论的不同、实验的不同等)。

    2.通用化陈述

    (5)研究结论的意义,作通用化推广。

    (6)对后续工作提出建议,如后续的研究可以如何着手,可以将本研究应用在哪些实际情况中间。

    总而言之,Discussion部分先写本文具体的研究结论,再将其推广到更通用的情况去。这一部分须注意避免描述的错误或遗漏,用词准确性。这一部分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推测性语句,但不能太长,而且要让读者知道这是推测。此外Discussion只能包含对前述内容的讨论,不能加入本文没提到的新的东西。

    下表为表示“可能性程度”的用词。

    程度

    说明

    常用词汇

    推测

    几乎没有支撑的想法

    may, possible, conceivably

    可能

    有证据支撑的观点

    suggests, indicates

    很可能

    有大量且强有力的证据支撑的观点

    is consistent, strongly suggest

    最有可能

    这一观点比其它几个观点拥有更多的理论、实验支撑

    most likely

    证实

    通过某种决定性的测试,证明了只有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其它几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proven, proves, proof, shown, demonstrated

    2.5 Conclusions

    Conclusions可以写在Discussion里面,也可以单独拿出来。Conclusion一般较短,只有一两段。在这一部分不能再重复研究目标或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前文的研究结果和观点的概括,可以是Results和Discussion的概述。总结出3个想让读者记住的最重要的点。

    Conclusion必须包括对“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的回答。这一部分不能引用参考文献,也不能内部引用(例如:如图3可见)。必须在本文基础上对后续工作提出建议。

    2.6 Abstract

    在写正文之前先写个草稿,写完正文之后再重新写一遍。内容上可以将这五个部分分别用一两句话总结: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最重要的结果、结论。

    因为很多读者只看Abstract,所以这一段信息要丰富一些。这一部分同样不能引用参考文献。要使用缩写必须满足3个条件:这个词组在摘要中重复出现,缩写可以节省很多语言,在第一次使用缩写时应定义。

    2.7 Title

    在写作之前就应写好论文的题目和详细的大纲(outline),写完后再重新审视题目并修改。须简明扼要,但不能有缩写。

    以上是对Boxman讲座PPT的总结,如果读者大大发现翻译有何不妥或值得商榷之处可在公众号下留言。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详细内容可参考Boxman夫妇的书:

    最后,祝暑期愉快!

    可提供的学术服务

    容易录用与发表的期刊
    免费获取学术资料
    • 《2023版(第十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
    • 《2023-2024南大核心期刊(CSSCI)目录》
    • 《最新中科院分区表》
    • 《最新JCR分区表》
    • 《202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 《2024年ESI期刊列表》
    • 《癌症、肿瘤学sci期刊排名》
    • 《SCI返修responseletter常见回复“套路”》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览表》
    • 《环境类英文期刊列表115本》差第一作者
    • 《最新EI期刊目录》
    • 《sci返修回复“套路”模板》
    • 《scopus收录的中国医学期刊》
    • 《计算机科学领域SCI和EI期刊》
    • 《老年病学老年医学sci期刊》
    • 《生物学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 《2024心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 《中文核心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 《2022理学与工学门类“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目录》
    • 更多学术资料敬请期待 或填单说明需要的资料
    • 《2023版(第十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
    • 《2023-2024南大核心期刊(CSSCI)目录》
    • 《最新中科院分区表》
    • 《最新JCR分区表》
    • 《202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 《2024年ESI期刊列表》
    • 《癌症、肿瘤学sci期刊排名》
    • 《SCI返修responseletter常见回复“套路”》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览表》
    • 《环境类英文期刊列表115本》差第一作者
    • 《最新EI期刊目录》
    • 《sci返修回复“套路”模板》
    • 《scopus收录的中国医学期刊》
    • 《计算机科学领域SCI和EI期刊》
    • 《老年病学老年医学sci期刊》
    • 《生物学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 《2024心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 《中文核心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 《2022理学与工学门类“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目录》
    • 更多学术资料敬请期待 或填单说明需要的资料
    免费填单 免费获取

    指导和免费资料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