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论文

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2-03-15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中国民族声乐不断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基于美学视域,以不同时期民族声乐代表作品为例,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索从声情合一的情感审美、意韵相融的意境审美以及多元融合的审美创新等角度对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和剖析,力求进一步挖掘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之“美”及其审美取向,以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纵深发展。

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中国人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源于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民族声乐艺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并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人类对审美认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艺术审美的时代性差异上。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民族声乐艺术表现的宗旨在于发现、提炼生活中的美,并用艺术的手法使其得到升华,从而创造出给人以更强烈、更震撼的审美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大众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迎合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心理与需求,其创新性和独特性是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新跨越。以往国内学者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方面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其审美特征方面,主要从以下角度展开分析:一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特征。邓敏 (2014) 指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在 “声”“情”“字”“韵”四个方面。[1]杨仲华 (2014) 也强调了声情结合与多元化融合的重要性,阐述了改良与创新的必要性,优化与发展的重要性。[2]刘雪梅 (2007) 认为,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审美追求由来已久,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精神,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美学品格和审美特征。[3] 二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意境美学特征。哲学家赖贤宗 (2009) 在其著作 《意境美学与诠释学》中将中国的意境美学与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对比,他认为“意境美学”为中国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境界说的萌芽受到 《周易》 《庄子》 和唯识思想的影响。[4]徐子涵 (2014) 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审美特质追求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特点,艺术家在演绎作品时将艺术内涵与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产生的“意境”效果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5]邹微 (2011) 研究了声乐表演艺术中 “虚”与“实”的意境美学特征,论述了“虚”“实”在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具体表现。[6]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关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本文认为其美学价值的探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音乐美学家杜书瀛认为:人们经常说的所谓“美”与所谓“美感”,也是不可能独立自主、分别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论证出“美” (审美现象) 是一种价值现象,是因为它具有一般价值的基本性质。美学特征不等同于其价值,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不能仅局限于其审美特征表现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析视野。本文站在美学角度,从“审美情感”“意境构筑”“审美创新”等方面透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而发掘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对当代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现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流变

  20 世纪初,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欺凌和压迫,中国各阶层人民迫切要求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由于社会体系的改变,激发了人们对自由与解放的觉醒意识,一些爱国志士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如著名改革派诗人黄遵先,维新派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人的作品就充分强调民族意识并且具有浓郁的民族情怀。当时,以沈心工、李叔同等为代表的音乐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作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意识和民族觉醒意识,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根本体现,正是蕴含了强烈的审美意识的民族精神赋予了民族声乐的灵魂和精髓,逐渐形成了具有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声乐作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使得西洋音乐文化渗透进我国的传统音乐之中,推动了我国新型音乐创作及各式体裁歌曲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面对异质音乐文化的冲击,必将其支解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要素成分并加以改进,赋予民族声乐艺术新的时代意义。当时,涌现出以萧友梅和赵元任为代表的优秀音乐教育家与作曲家和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如廖尚果创作的 《我住长江头》,萧友梅创作的 《晚歌》 以及赵元任创作的 《卖布谣》 等。音乐文化能够最直接地反映时代特征,这些声乐作品都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洋音乐文化元素相结合,体现了“强制打开国门”后人们审美意识与心理的转变。20 世纪 30 年代初到 40 年代中期,黄自、应尚能、周淑安、马思聪等音乐家学成归来并相继投入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如音乐家黄自谱写的歌曲 《南乡子》 就是在辛弃疾的原词上加以创作的艺术歌曲,这部作品始终都充满着扣人心弦的爱国之情。黄自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花非花》 加以谱曲,令人感受到恬静淡雅的清新格调,体现出柔美细腻的意境。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一批从国外归来的歌唱家如黄友葵、周小燕等开始助力中国声乐教育的推广,此时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也开始逐步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民族文化遗产融入创作之中,出现了如 《嘎达梅林》《玛依拉》 等大量的民间歌曲。1958 年毛泽东同志提倡的“新民歌运动”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正式拉开了帷幕,但此次运动由于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局限,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 词曲声情合一的情感美学特征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9]1 音乐是人们内心受到外在事物感染而生,情感是产生音乐的源头,音乐无国界,它能使人与人的心灵相通,通过发出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和传递人们所知所感所思所想,那么情感即乐之魂,若忽视艺术本身这种情感内涵便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更加失去了艺术独特的美学魅力。宋代文人沈括在 《梦溪笔谈》 中就阐明了声情并重的观点,“乐有志,声有容”,强调了情感对于歌曲表达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是以农耕文明起源的民族,在审美方面具有含蓄保守、谦卑中庸的特征,因此中国人对于民族音乐的情感审美观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确立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情感表达恰到好处,点到为止,讲究“悲而不伤”,这便是由长期生活在农耕及宗法制度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民族性格而决定的。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不仅传承了含蓄中庸的情感表达方式,还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 “和”的美学观念的影响,追求情感的质朴和本真,讲究“声情并茂”“和谐统一”,突显 “真善美” 的情感艺术效果,通过将节奏美、旋律美、语言美、和声美融为一体,从而使情感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庄子认为美应该从人与物的和谐统一、生命自由发展这样的高度去探索其本质,破坏其自然本性也就破坏了“真”,违背了自然无为的“道”,也就失去了“美”。

  (二) 文情意韵相融的意境美学特征 “意境”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能够描述清楚的意象化蕴义与境界,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意境”源自于先秦时期庄子的“意在言外”,他认为语言文字的表达是受限制的,人的思想又是极其丰富和多变的,如果只靠文字去表达思想是不能够一一准确对应上的,因此产生了在文字语言之外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含义,这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中,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将主客观世界融合统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使现实之美、思想之美和艺术之美三方面取得高度和谐并有机联系,最终形成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意境美”。

  (三) 多元融合的创新美学特征民族声乐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将民族文化内涵蕴于民族艺术形态中,具有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人生的功能,它会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发展创新,以适应新时期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要求在不断改变,当代民族声乐表演形式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表演形式,而是在整体的表现模式上不断革新并趋于多元化发展,将声乐艺术、表演艺术、舞台艺术、视觉艺术、服装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融合,凝练出更具时代感、更具冲击力的当代艺术风格。在世界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背景下,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趋势的大潮流中,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以新的时代形象发挥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四、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

  (一) 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育价值” 21 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充实。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体系。同时也在摒弃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事物,正所谓“适者生存”。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以不断创新和蜕变的方式逐步适应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世界多元文化交织的洪流中脱颖而出,为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 “在审美活动中,人与对象互渗、互动、相克、相融而愉目、悦耳、娱情、赏心、怡情,发生审美愉悦,形成以愉悦性为基本品格的审美价值” (张前,2013)。[11]人们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价值,即为审美价值,具体是指审美主体所获取的一种享受和满足感。作为审美价值基本要素的审美愉悦是以情感为中心,经历从感受到感动再到领悟的不断升华的过程,如戏剧中剧情的跌宕起伏是通过演员情绪的不断变化而牵引着观众的内心情感的变化走向。或好比悲剧打动人心的效果远比喜剧来得更加深刻,其原因是悲剧传递给观众的审美情绪更加深刻。因此,令观众无法产生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便不能具备其应有的审美价值。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尤为注重声情表达和意境构筑,强调情感对于演绎歌曲的重要性,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客观情境融入角色的塑造中,便形成了“能使人感动”的审美内涵。例如现代歌剧中的经典唱段 《一首桃花》,演唱者雷佳在塑造女主角林徽因这一人物角色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上尤为注重声音的重塑,她的音色甜美动听、清新隽永,通过二度创作将林徽因清新脱俗的形象和桃花灼灼娇艳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发自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最能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改良使演唱者的音色更为圆润饱满,优美动听,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为导向,将艺术情感表达得更加细腻到位,运用“声情表达”“意境营造”“形式创新”等方式达到美妙的审美境界,这也是审美实现的重要手段。

  五、结语

  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自古以来,民族声乐就能给人以“绕梁余音何以丽,声振林木藉丹田”的震撼。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沧桑的变化,声乐艺术的实践性决定了它与人民生活的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吸收了西方美声的发声方法,形成了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当代民族声乐体系,声音训练更加规范化,声乐教育更加科学化。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沃土,吸收新鲜的空气和源泉才得以拥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它不是独自发展的艺术,而是渗透进各种艺术门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审美主体。虽然不少人对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还存在一些质疑,主要观点认为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多注重情感上的塑立,而现代民族声乐过于追求声音上的炫技。但是,任何艺术的发展都会经过一条曲折迂回的道路,不符合大众审美取向的演唱也一定不是普遍现象,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必将始终追求传递给听众“声情”结合的情感体验为目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真实的意境营造、丰富的艺术形式、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绽放出新的异彩。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发挥了声乐美学的审美导向作用,其社会性与教育性的功能适应了多层次的社会需求,在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等方面起到了“美育”的积极作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其审美导向作用,给人以美的启迪与美的感知力,在传统民族唱法的传承与创新中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1]邓 敏.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研究[J].四川戏剧,2014,(5):135-137.

  [2]杨仲华.疏浚泉源吸收借鉴不断发展——从金铁霖学派的崛起看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事业发展[J].中国音乐,2014, (2):1-6.

  [3]刘雪梅.浅论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表现[J].中国音乐,2007,(3):158-160.

  《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作者:郑 璐,朱艺璇

论文发表咨询问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