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探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2-03-09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依据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特色,探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过程中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同时剖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与教导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教学方面的主张,对于培育和提升音乐素质美学教育具有实践性意义。期望可以对广大钢琴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启蒙钢琴教学有所参考和帮助。

探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

  一、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概述

  十九世纪末,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地开始开展私人钢琴教育活动,二十世纪初音乐在“学院”运动中取得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于1958年正式成立由小学到博士生阶段的完善音乐教育体系,积极促进了全中国的音乐教育的实施。回溯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钢琴教育开始整体稳定性发展。许多家长会规划孩子在课余时间选择学习钢琴:第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个体经济普遍呈螺旋式上升,父母会对孩子的美育教育产生需求。一方面是考虑孩子自身的艺术方面关于音乐素质的修养与提升,另一方面是曾经在父母孩童时期,童年的经济条件没有结出丰硕的音乐教育成果作为遗憾补偿。在众多乐器中,钢琴被视作拥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而成为家长们的首选,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通过身心全方位进行合作,这将影响到整个脑细胞的发育,同时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发展与动作和谐。于是,许多学龄前儿童在父母的鼓励下开始学习钢琴,这标志着钢琴教育进入了一个非常炙热的时期。

  二、目前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现状与弊端

  钢琴艺术教育的本质即音乐素质教育。根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简明教育辞典》的诠释,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那么作为钢琴教育者,应培养学生充分理解和善于欣赏感受艺术美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产生艺术美的兴趣和无限的开放创造能力。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其作用是培养学生拥有审美能力的过程化教育。在幼儿钢琴教学的启蒙初级阶段,国内可提供琴童学习钢琴的途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机构与组织,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多数家长的常态化选择为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类似家教的方式请钢琴教师来到家中授课;2.通过介绍或就近方式到教师固定的个人工作室学习;3.通过宣传的软广、网络平台或其他途径选择音乐学校或国内连锁与非连锁机构学习;4.参与报名所在地区的少年文化宫进行课余素质学习。相比之下,科班出身从业钢琴教育者的数量有限,作为专业的个人工作室所能容纳学生的人数有限,所以组织当地的音乐教育资源在音乐艺术培训学校学习钢琴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正所谓利弊共存,无论是哪种社会音乐教育都会存在些许问题,导致当今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启蒙阶段缺乏完善的统一教学标准以及钢琴教育平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目前存在的弊端:

  (一)课程内容培训与管理非统一标准化

  目前市面上的钢琴艺术培训机构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良莠不齐,钢琴启蒙教育业内并没有将内容统一化,缺乏监管部门对机构培训进行管理,缺乏专业钢琴教师的认证与考核制度;存在较多老师在上岗教学之前并未接受严苛的课程标准化培训,多数教师按照自我教学习惯与经验探索进行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甚至出现各行各业因钢琴教育带来所谓的营利性而参与机构进行“教学”。

  (二)教师队伍教学观念以及教学能力的参差

  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具有必要性,多数教师缺乏技术从属于音乐的意识,在教育中将音乐审美能力与演奏能力分离,一味注重技能性教学而忽视音乐性。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直接教授孩子简单认识弹奏到具体某一个音符是什么就算结束,存在缺乏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正确阅读曲谱的能力与积极构建良好的音乐意识的情况,这相当于对琴童钢琴学习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力。并且钢琴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甚至少数钢琴教师并不了解钢琴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具体内容,对于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所需的专业技能与教育心理学存在不清晰的情况。如果钢琴老师并未通过相对标准化的钢琴技能训练考核方面的学习,很难成为钢琴启蒙教育所需求的基础力量。

  (三)教学教材调配应用存在不合理性

  钢琴教师在启蒙阶段选择钢琴教辅教材也各不相同。作为传统钢琴启蒙教学,一部分教师选择可同时学习高、低音谱表的《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与《拜厄初级钢琴教程》等,另一部分教师则选择近几年国外引进的新教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与《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等,其优点在于教材视觉效果色彩化与旋律更具有音乐性,在启蒙阶段可同时将乐理、演奏技巧以及音乐性更全面地相结合。作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紧密结合二者。教师对于教材选择的合理性和适配度将有利于学生的早期学习以及提升其学习的热情与音乐审美观。

  (四)教师与琴童家长之间教育观念偏差

  教师应引导家长对于学习钢琴的正向态度,帮助家长了解如何让孩子对钢琴的学习产生快乐化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钢琴教育来间接提升琴童的音乐审美修养能力。需要让孩子们和其父母清楚的是,学习钢琴的目的不仅是参加比赛获得证书和进行社会考级而已,证书和考级可以作为此阶段性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激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兴趣与继续练琴的动力。作为琴童家长首先要明白学习钢琴的意图,不要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横向比较学习进度,那么钢琴学习将变得毫无意义。

  三、完善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部门监管与统一课程标准考核

  建议完善相关部门对培训机构的审核与监管,促进行业内良性竞争。建议为教育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进行开拓视野学习。目前我国各地正积极开展钢琴学术交流会议,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进各项学术活动资源以提升教师教育技能能力与教学思想的进步。健全教师队伍资质考核制度,制定统一考核标准定期对钢琴教师开展钢琴技能、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音乐素养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考查,对考核通过者可颁发不同级别的从业资格证,提升幼儿钢琴教育部分的教学质量。相关部门对于机构经营者应加强指导性思维,引导其正确教育观念和管理意识,应以教育为本,避免出现盈利化思维。

  (二)树立健全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

  1.教育观念科学化钢琴教学是以表达音乐审美为终极目的的教学过程。教师不仅应关注钢琴技能学习,还需建立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美的声音想象力从而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在初级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可围绕音乐做不同的触键训练。不可拆分音乐与技术做基本训练。教师应明确技巧与音乐密不可分,同时技术服务于音乐。孩子们学习钢琴的主要群体年龄围绕在开始上学的期间。儿童在这一时期,骨骼的硬度小,但弹性很大且具有相对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钢琴启蒙教育的开端,琴童的不佳状态类型的手型与演奏时非练习状态的身体行为,就会导致儿童在学习初期养成演奏时的不良习惯甚至影响孩子的身体体态。因此,建议启蒙早期多数教师面对不同的个体情况应选择相对适合的教学方式、基本功练习方式,循序渐进地来进行较平衡的发展训练。2.教学过程规范化教学中教师构成正确的音乐基本观念进行自我教学的监督与指导。在平日的学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拥有独立阅读乐谱谱面的能力,(通常谱面所包含的内容:谱号、节拍、节奏、速度、音乐表情术语等),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与作品整体风格的理解和把握,并逐渐将乐理知识渗透进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概念,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气。在初期可以循序渐进地加入使用可以锻炼学生视奏的教材,并且培养学生的耳朵对音乐色彩的听辨能力。在学生练习某首作品之前,教师衡量曲子练习的基本要素应注意曲目的整体速度、句法、节奏以及音色。音乐同我们讲话一样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通过音响说话的语言,也有其文法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前如何进行分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晰基本节奏感,保证声音音色的均匀清晰,明确手指动作将影响将要发生出来的声音,面对音乐给予相应的音乐姿态进行表达。

  (三)发展“琴趣”与“快乐化”教学模式

  切勿让孩子认为学习钢琴是满足父母的要求,会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要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开始学钢琴之前,可以通过了解一些钢琴的起源或者以国内外对于幼儿动漫形式的作曲家音乐纪录片介绍,让幼儿在早期学习中逐步形成对音乐不同风格的理解是有益处的。在最初的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在键盘上学到新知识,可以穿插趣味游戏,例如:黑键与白键的分辨游戏、用钢琴的键盘区域模仿小动物声音等等。我们需要增加更多的方法来促进孩子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孩子们对练习基本功(如:哈农、什密特手指练习、练习曲等)疲惫抵触练习的情况,练习曲的旋律以及技术相对于乐曲来说是空乏无味的,孩子们对旋律优美、曲式结构简单的小乐曲尤为喜爱。对于教学老师来说,练习曲是不可跨越的,忽视基本功的练习是对未来学习钢琴解决其他乐曲技巧难度的一道致命的问题,应让家长和孩子明白基本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练习曲练习之后也可以对应解决乐曲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只有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的过程中,琴童的未来才会变得更加明朗。建议搭配不同体裁作品,教师应准确地把握不同体裁作品的难度一致。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学重点除了通过练习音阶、琶音、练习曲等学习初步的演奏技巧之外,可以加入耳熟能详的根据外国歌曲、中国童谣改编的中外小乐曲内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主张快乐化学琴,摒弃身体和精神疲劳的钢琴教育。

  (四)鼓励促进学生持续性练习的办法

  部分琴童是由于练习方法不当导致失去兴趣最后放弃。在启蒙初期阶段,家长也应学习并掌握基础的识谱和基本的音乐演奏知识,建议父母记录课上教师的要求并在练琴时适当提示,明确教师的教学意图和练习步骤。最好将每日练琴的时间作为固定时间段习惯,学前孩童由于年纪较小集中力较薄弱,练习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便可。即便是遇到假期情况,也不要将孩子练琴的时间压缩,保持每天练琴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习内容,不可急于求成。可制定适当的奖励机制,以鼓励的方式逐渐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希望家长能够辅助孩子练习,在课下练琴时多关注、多帮助孩子在钢琴学习启蒙阶段养成慢速练习的良好练琴习惯。实践证明,保持学生课后练习的稳定程度以及对钢琴产生持续浓厚的兴趣,可以有效地推动钢琴学习的发展。

  四、结语

  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在启蒙阶段应运用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法对学生采用适合的授课方式因材施教,确保学生在钢琴学习之余,能够开拓学生对于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与艺术张力,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热情,培育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知创造能力。作为教育者,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让琴童拥有良好的教育循环环境,同时成为启蒙教育阶段的坚实支撑,对促进中国钢琴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德昌,江月孙.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黄大岗,吴元等.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4](美)库克.钢琴大师论钢琴演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李飞跃.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钢琴艺术,2002,(05):43-44.

  [6]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探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来源:《戏剧之家》,作者:朱芮瑶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