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2-02-15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作为一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人数较多,面对师资人员、设施设备、场地等资源因素,使得课程安排难度加大,学生实际动手实作机会较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无法达成,导致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陷入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尴尬局面。本文针对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翻转课堂巧妙地解决了一些教学难题。

	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一、课堂教学模式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方式简单,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沟通。在课堂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同学间协作交流较少,大部分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课堂气氛由教师主导,比较沉闷。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为中心、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利用课前或课后观看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教师将不再占用课堂时间集中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课堂形式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信息展示、答疑解惑、知识拓展、完成学业等,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为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翻转课堂教学准备

  本次教学改革实践由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研组完成,从计划、构思、设计、实验到实施历时一年,由专业带头人组建项目团队,教学名师、技能大师把关,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参与,按照项目计划、分批分类有序推进。

  (一)教学改革调研

  通过调研学生的课程行为,发现48%的学生在听课,28%的学生在睡觉,19%的学生在讲话,5%的学生做其他事情,通过调研,学生显然不认可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课程任务确立

  教学内容是课程最基本的元素,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项目(模块),再将项目(模块)分为若干个课程任务,将知识点与技能点碎片化是翻转课堂的特点,学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课程任务是翻转课堂教学的载体,所以,确立课程任务至关重要。

  (三)课程任务学习资源编制

  课程任务的教学载体为学习资源(素材),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原来的学科体系已经被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无法采用传统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学习,需按照课程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重新组合成学习资源(素材)。学习资源(素材)由学习材料(教材)、教学课件PPT、实操工作手册、实操工作视频(1个任务含若干段视频,每段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课后测试题、课后作业、助教教学手册等资源。每个课程任务由一位骨干教师和一位年轻教师负责编制,以骨干教师为主,年轻教师为辅,待编制完成后由教学名师或技能大师审定后提交专业带头人汇总,经二级学院评审后方可使用。其中,实操工作视频均有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动手操作与拍摄,一方面能锻炼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动手能力,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工匠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时为之一新,倍感亲切。

  (四)翻转课堂软件选用

  项目设计之初,选择了云南新能源汽车技术信息服务平台软件,本软件为新能源汽车知识的公众平台,比较切合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度,为学校开发并运行,但由于服务器容量不足和上千名学生同时登陆将造成网络不畅,后面改为市场上成熟、简单易操作且免费的蓝墨云班课。云班课基于互联网,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让师生的互动缩短了距离,较好地辅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在课前,有的教师在云班课App上传教学资源(素材),让学生通过App自学,然后完成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测试题。通过测试后,学生清楚本次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是否掌握,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教师通过查看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测试情况,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互动完成重点和难点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云班课App进行签到、头脑风暴、投票问卷、测试作业等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教学预期目标更容易达成。在课后,教师在云班课App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测试题,完成下节课的预习。学生在云班课App上的学习数据均被记录,教师可以把完整的学生学习数据下载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其学习时段的相关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一种参考。

  (五)学生助教培训

  一个标准教学班人数为50人,一般情况分为8个小组进行实操训练,为确保每位学生均进行分组实操,一位教师无法兼顾到8个小组同时实操并掌握每位学生的训练情况,为解决实操的这种特殊性,采用8名学生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课程正式教学工作前,招募部分本专业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兴趣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让其提前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能力、上课流程、教学方法等,并通过相关考核测试成为本课程的助教。

  (六)实训教学设施设备调配

  根据实训教学场地和课程任务,梳理所需的实训设施设备,发现实训设施设备无法满足8个组同时进行相同的实训课程任务。考虑到实训场地与设施设备不匹配,在课程任务教学时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任务,以满足每个小组在授课期间均可进行实训,从而解决实训设施设备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七)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在正式上课前,将编写好的学习资源(素材),上传至云班课App,利用班级二维码在云班课上完成班级组建。课前,教师在云班课上学习任务和测试题,待学生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在此期间,教师在蓝墨云班课上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并提醒学生完成测试,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给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长。课中,教师根据云班课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随机提问,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进行回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疑问,学生提问,教师进行答疑和知识拓展讲解,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教师将学生分为8组,由1名学生作为助教带领小组成员到达指定位置,学生按照实操工作手册进行操作,学生助教根据助教工作手册进行指导和利用实操评分表进行评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小组成员可以询问助教、观看实操视频或请求教师等,教师在实训教学场地巡视指导。当小组完成实训工作后,由学生助教根据本次实操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提问,小组成员回答,最后,学生助教将实操评价情况告知教师。待所有小组实操结束后,教师总结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一一解决,并布置下次课的学习任务。

  (八)反复打磨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教学,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相互听评课程,汲取其他教师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给予其他教师好的意见与建议,总结经验反复打磨课程,让翻转课程教学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和喜欢。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成效

  (一)实训设施设备利用率提高

  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学生助教协助,按照实训教学场所所配置的设施设备以小组调整教学进度,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课程任务的学习,将设施设备运用到极致,有效地提高了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了用较少的设施设备完成了全部课程任务的教学。

  (二)学习过程得到有效的监控

  利用蓝墨云班课,通过翻转课堂实施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可以实现全过程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在蓝墨云班课上可以查询任何一个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学习状态。运用学生助教,在课中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小组成员的实时学习状态,让学习在教师的可控范围之内。

  (三)学生助教得到快速成长

  根据布鲁姆的学习分类法,“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效果最好,达到90%以上。学生助教通过教授其他同学,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交流沟通能力、言行举止等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得到了快速成长。

  (四)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前,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实操的模式。在理论课程上,学生不太感兴趣,在实训课程上,设施设备不足导致分组训练无法保证学生充足的训练时间,进一步导致学生技能掌握不足。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后,课前学习理论知识和观看实操工作视频,大大压缩理论课程的时间,学生基本在实操工作中,同时,学生助教协助每个小组进行实操,让学生的动手时间明显增多二至三倍,从而,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均得到显著提高。

  四、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云班课作为一种辅助师生学习的工具,它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讲解,也不能完全杜绝学生的“刷课”现象,但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优势明显,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可全过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展望

  翻转课堂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监控学生的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一种新方式,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身处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必须结合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打磨课程,努力打造金课。

  参考文献:

  [1]王朝香,毛爱茹.关于翻转课堂的中职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职业,2017(28).

  [2]廖业红.基于翻转课堂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科技风,2019(34):72.

  [3]陈宇晴,李伊欣.基于翻转课堂对课堂改革的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0).

  [4]王旭.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课程教学设计与研究[J].电大理工,2019(2).

  《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作者:廖辉湘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