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社科论文

共建共享理念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12-03所属栏目:社科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展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在2011年11月,《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指导意见》中第一次出现公共数字文化,同时重点开展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在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对涉及主体、供给模式、服务类型以及辅助力量进行了表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2020年11月3日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党和国家相关文件和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重点关注。公共数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关键组成部分,是在目前互联网环境下针对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努力的新方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消除文化偏见和隔阂,增加彼此之间的认识,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群众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变得多元化,更加注重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不仅要使投入产出达到最大效益,更要兼顾群众的切身体验,所以必须提供以共建共享为特征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共建共享理念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1共建共享理念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维护公民享受公共文化权利,实现文化产业的升级,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向群众提供具有非营利性的服务。同时它也是文化产品、服务行为和整个体系的总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丰富,含有图书馆、互联网、报刊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是把政府向群众提供的精神设施、产品、服务和体制等内容转化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性建设工程。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均等性、公共性、便利性和快捷性等特点,实现共建共享的现代文化生活。公共数字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服务供给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核心途径。大力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能够加快文化与科技更好的融合,扩大文化事业的丰富内涵,增强公共文化的吸引力。

  2目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性工程,是政府提供服务的关键方式,是确保群众能够享受基本权益的核心方式,是改进城乡服务的创新工程。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网络,民众可以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的熏陶,实现了我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共享。数字图书馆到目前,已经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在资源储备、技术运用和建设指标均有由明显的进步,进一步为共数字文化体系的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公共电子阅览室是距离民众最近的,可以数据库里找到需要资源,是提供技术服务的窗口,汇合了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相关信息,是服务的终端。三者相互联系又各种重点。在组织落实方面,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在技术层面,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做到彼此支撑,相互发展,促成合力,在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在国家层面的建设以国家三大文化惠民工程基础上,快速推进相关设施的构建,例如美术馆、文化馆、数物馆等参与主体的数字化。进一步激发社会参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艺术院等数字化资源,凸显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服务优势。

  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困境

  3.1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文化供给与群众的需求存在不对等,导致相关设施利用率不高。例如在部分农家书屋项目中只能看到干净整齐的房间但是看不到读者。公共数字文化也有相关情况的出现。目前,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精神的追求多样化,体现出差异化、个性化的趋势。由于共数字文化是由政府主导,有一定的滞后性,增加了向在供给中出现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的需求受到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需求的偏好不仅受到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和个体发展、受教育程度、性格等主观因素相关。这些变化性的因子都造成了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

  3.2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技术存在不足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构建需要资金作保障,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意性的内容做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由于设计者对平台的定位、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程度及对平台细节的深刻把握决定。同时,平台中关于用户互动和反馈方面的内容较少,降低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平台决策的科学化和设计的人性化。此外,在维护方面,在平台中内容的老旧、无效链接居多和借助其他平台扩展自身内容的情况等问题也时常出现。在设计平台的过程中,采用交互和视觉的方式增加对网页的色彩渲染、布局繁杂,对用户的体验造成影响。

  3.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宣传推广不到位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落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构建系统的宣传体系增加平台使用率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困难。重视营销的核心是精准掌握用户需求,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建设过程中,利用政策目标和实际情况共同完成资源整合、内容扩充、营销推广等方面工作,采用具有创新性的宣传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聚焦数字文化。

  4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优化途径

  4.1加强政府高位统筹,增强精准供给

  政策出台是确保执行与目标一致性的价值行为。制定出和社会环境和群众需求的制度能够高效的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增强政府的行为价值。政府要全面落实责任制度,最大限度地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地科学化的政策,提升作为公共数字文化关键参与者的功能。政策制定需要结合用户需要和实际情况,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周全,统筹全局,内容详细。在制定过程中,能在站在政府全局和群众实际需求的层面上,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地域的不同、城乡结构、年龄层次等差异的政策。一是在用户需求方面。政府可利用网络或者平台进行调研,搜集群众的意见,深入分析公众对文化方面的需求,力争能够实现不同用户的目标。二是在服务供给层面。利用政策引导和积极创新挖掘资源的丰富内容,增加多样性。此外,为了保证相关政策的顺利高效地落实,有必要严格执行,确保万无一失。借助高效的宣传方式扩大政策的影响力,为公共数字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坚实基础。

  4.2加大宣传引导,激励公众积极参与

  在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政府和其他参与主体需积极沟通和相互合作,紧紧把握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通过政策制订、服务创新、管理健全、多元营销等方式巩固已有的用户,借助“口碑相传”的形式吸引新用户,进一步提升资源整合力度,改变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的态度,加强平台的使用频率,以过硬的服务增加更多的用户。群众作为平台建设的参与者,需要有参与的热情机会。首先是培养群众参与的能力与激情。例如上海市在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引导公共参加,同时举行多样的活动促进公民享受到平等的、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次是积极扩大新的途径激发民众参与。比如在平台中建立网络虚拟社交专区或者网上信箱,为群众相互沟通提供机会,以对话的形式,获得不断加强建设的意见,增加用户的使命感。或者广泛招募志愿者,利用一些公益性的文化宣传会议、论坛或者其他活动增加群众参与度,增加用户的参与途径,促进政策的科学性、便利性和公共性,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

  4.3加大技术支持,实现共建共享

  目前,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等科技。这些技术的采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力度,全方位、精准了解群众的需求,浓缩优秀文化资源,实现健全的数字化供给,提升构建全区域、统筹化的服务体系。此外,为了体现平台设计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应该增加一些特殊人群的资源检索辅具,比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美国图书馆专家DavidFerriero曾指出:人们希望在极端的时间内跨越知识的界限。作为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公共数字文化参与者给方要在未来发展中要共同合作,建立资源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最终建立“一站式”平台,最终实现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因此,这些组织有必要建立深度的伙伴关系,在共同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目标下,共建过程中出现的溢出效应将使服务主体与群众双赢。而协同合作的基础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责任机构与合理的分配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内部组成联盟,共同建设、共同分享数字文化带来的精神食粮。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用全新的形式为群众提供多样的精神食粮,希望实现共促平衡。因此在将来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中,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营销方式,精准提供文化内容,吸引公众参与,促进多方合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易炳明.文化强国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公共数字服务优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2):27-29.

  [2]陈慰,巫志南.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1,(01):38-44.

  [3]郭利伟,冯永财,彭逊,等.共享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2):123-128.

  [4]张阿樱,李志平.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范式及其发展方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11):81-85.

  《共建共享理念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来源:《现代商贸工业》,作者:罗艳霞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