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论文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8-02所属栏目:经济论文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中国作为大国,各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西北民族地区的内部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基础设施等发展不平衡现象极为显著,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1].因此,政府要加强扶持力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实现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1 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1.1 资金流动困难

  西北部分民族地区的设施与发展条件相对较差,信息、通讯、水利等最为基础的设施条件都较为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投资,严重影响投资回报率。即便当地各级有关部门借助鼓励投资的形式促使资金向这些地区流动,但是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反而会降低民族地区的经济聚集程度,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1.2 投资成本高,流动能力低

  在中国民族地区,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即人力资本。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决定着劳动力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对于部分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较差,严重制约劳动力的流动[2].另外,很多民族地区都会具备本民族特有的语言和文化习惯,致使与外界沟通能力相对较差,这也是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多处于偏远地区,人口主要呈现散杂或低密度的状态,这样会加大投资成本,导致地方政府无法承担巨大投资压力。

  2 促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意义

  2.1 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长期以来,国家都在为区域的协调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在此过程中,通过多种举措来促进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此来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状态,进而缩短民族地区经济与整体经济之间的距离。只有实现区域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公平的效果,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通过生态移民、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措施,可以为民族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实现效率与目标的统一。

  2.2 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收入

  实现民族地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推进[3].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长期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不能仅靠一辈人的努力,而是需要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确保这一目标得到真正的实现。可以为当地设置农业安置点,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以此来带动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并在短时间内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实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策略

  3.1 提供良好的社会公众服务

  为民族地区提供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带动投资。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当地百姓制定完善的社会保证制度,例如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援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因此保证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对相对重点民族地区的人民进行技能与技术的培训,帮助他们能够掌握一项生活技能,以此确保民族地区文化水平的提升[4].另外,还要将二、三产业纳入公众卫生服务的范围内,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保证民族地区的人民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质量,避免因病致贫的情况出现。

  3.2 保护生态环境

  西北民族地区最具优势的发展条件就是环境,因此,要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新资源。可以通过旅游的方式来带动当地的经济,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5].对于一些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民族地区,要聚集经济活动,在开发文化产业的同时,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是生态环境较恶劣的民族地区,其生态环境也相对脆弱,在此过程中,不可采取强行开发的形式,这样不仅难以解决贫困问题,还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3.3 选取科学的区域决策方案

  在以往的民族区域发展工作中,整体效果不显著。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条件的变化情况,探究其中产生问题的原因,避免经济浪费的情况;要准确地掌握工作中重点与难点,借助具体的思维方式来将其中的矛盾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与国民经济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要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具体的思维,探究其中的重点,进而解决主要矛盾,可以开展"开放带动"的战略,在外力的帮助下来发展民族经济,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以往落后的产业结构,制定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新产业。

  在生态移民战略的背景下,若想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进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6].以甘肃甘南水电移民为例,甘肃甘南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是实现当地居民利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水电移民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水电资源加大保护力度,将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做到合理衔接,在水电资源的利用上,要确保当地居民具备自然资源的开发的优先受惠权,这也是实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利益协调发展的结构基础。基于这一权益结构,还要准确掌握市场风险、利润水平等,以便利益的共享结构稳步发展。对于当地居民的优先受惠权,主要包括:要为当地居民提供自然资源开发的物质利益保障权,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与合理建议,避免由于过度的资源开发而破坏环境,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存质量。

  另外,可以将河西走廊及祁连山生态保护进行紧密的联系。首先,经过甘肃省政府协调请国务院予以批准立项,进而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区。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河西走廊生态保护规划。在保护区内构建全面的封闭状态。同时,对青海省在祁连山牧区进行界定,确保祁连山保护区处于全方位的封闭状态。祁连山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命名是由国务院拉黑决定,实现了祁连山草原生态保护区与河西走廊的收益,并呈现滚动发展模式,因此,要加大力度保护祁连山草原生态的发展[7].与此同时,河西走廊地市县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当地建立保护区,构建一条专属于河西走廊人民的生命线,投入资金来保护这条生命线。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河西走廊治沙并非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这不仅需要当地人民的支持与帮助,还需要上游人民的牺牲与奉献,实现政府与人民的通力合作。借助黄洋河、杂木河、石洋河流域中的水系向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及乌兰布和沙漠进行试验输水,在此过程中要全部采取统一的方式进行,如地下埋设水泥水管,最大限度地避免渗漏的情况发生,进而向金昌民勤输水。最后,还可以利用沙漠中沙石生产治沙时需要的水管,进而保证当地人民的基本收入,为一线治沙提供充足的材料。在后方制定科学的治沙模式,并计划在十年内实现治沙的预期效果。

  4 结束语

  若想深入改进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与生活质量,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落后经济模式的束缚,勇于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本民族具有特色的经济产业,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路树萍。对接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边远少数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13(2):46-48.

  [2]赵选民,张凡勇资源富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视角一-评胡健等 著《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8(1):105-108.

  [3]冷观。城市兼并中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空降战略一-关 于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路径探讨[J]. 上海经济研究,2004(6):48-5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来源:《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作者:马淑娟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