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7-15所属栏目:经济论文
摘要:新时代下,各行各业对于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来看并不能够满足人才成长需要,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较差等问题较为突出,必须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以扭转这一现状,提高教学实效。本文将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提出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给予可靠保障,促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路径
一、引言
现阶段,高职院校正全面实施教学改革,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取得了一定成绩。《经济法》作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急需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上实施创新,提高教学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一扫颓废状态,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经过教学改革之后,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思维活跃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有利于《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增添筹码,使之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和光明。
二、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经济法》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而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通常没有考虑到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按照与其他专业相同的标准和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很少涉及到会计岗位职能和要求,导致《经济法》课程教学极易流于形式,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利于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联系,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基本是毫无助益的。可以预见的是继续应用不合理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很难达成的,会给学生就业造成更多波折,企业经营也会面临巨大风险。
(二)教学内容设计不当
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经济法》教学时普遍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完全根据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工作,忽视了有些知识点并不适用于会计业务处理,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经济法》的学习变得十分枯燥,让学生产生学习该门课程没有多大用处的错误认知,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会大打折扣。同时,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的考取没有多少关联性,不少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敷衍,以通过期末考试为最终目标,难以将相关知识内化于心。
(三)非会计专业教师任教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会由法学专业的教师来负责,相关教师对法学知识信手拈来,对会计业务处理往往一窍不通,不能够从会计岗位工作要求出发讲解经济法知识,致使《经济法》课程教学与会计专业相脱节,给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制造了障碍。还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自顾自地进行教学,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会破坏师生之间的情谊,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热情,还会抑制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有些任课教师出于讲好《经济法》课程的心理,希望能够将法律知识清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完全吃透知识点,因此在讲解法律条文时过于细致,涉及到大量的理论内容,很少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经常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学生的思维不活跃,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因而不甚理想。即使选择了案例也与会计专业缺少联系,使得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不能协同发展,知识应用水平较低,违背了《经济法》课程设置的初衷。
(五)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以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法是由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的分值各占一定权重,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数,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法固然可以让学生更加注重课堂出勤率,完成好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背诵相关法律条文,但是无法检验学生应用法律知识解决会计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只需要在期末考试之前加强突击训练,即可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职业能力仍然处于原有层次,与人才标准差距明显,说明改革《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极为必要且迫切的。
三、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有效路径
(一)明确课程目标
当今时代企业迫切需要的是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较高、自我优化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强的会计专业人才,唯有知识能力保持协同发展态势,学生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打败其他竞争对手,成为最终的胜者。《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完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考核评价体系。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予以细化分解,每节课都要有清晰的目标,编制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课堂节奏,注重强调《经济法》课程理论知识在现实会计岗位工作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得以激发出来,可以紧跟教师思路,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全体学生都将获得较大的进步。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运用的《经济法》课程教材与会计专业关联性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内容重复出现,需要教师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去芜存菁,适当添加有关会计业务处理的内容,向学生展示《经济法》相关知识的学习价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是教材选择要尽量贴近会计专业,将重复性的内容删除,加入有关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法的法律条文,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二是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筛选合适的内容加入到《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顺利考取职业证书。三是在《经济法》课程教学实施阶段要突出重点,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他们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可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方法来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微课、慕课等,旨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案例,知道法律知识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微课为例,教师提前制作微课视频并发布在QQ群、微信群中,学生在课下观看,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课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案例,或者设置特殊情境由学生进行表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完成会计工作任务之余,对法律知识的应用愈发得心应手,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后也不会轻易践踏法律底线。
(四)完善考评体系
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获悉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和能力增长情况,还能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查缺补漏,持续优化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促使教学方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更强,更好地服务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此同时,学生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就会以更加专注的态度投入到《经济法》课程的学习中,课堂表现愈发活跃,知识应用能力大幅提高。因此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和考核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纳入到评价主体之中,要求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从学生群体中挑选各个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优生树立为榜样,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主动克服缺点和困难,争取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经济法》课程的学习风气更加浓郁。
(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保证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师具备丰富的法学知识涵养,还能巧妙联系会计业务讲解法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之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法学专业教师参加交流与培训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实施培训形式的创新,让法学专业教师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胜任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法学专业教师要加强与会计专业教师的交流,了解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业务处理要点,与《经济法》课程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致力于给学生创建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增强教学成效。
四、结语
《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培养法律意识强、专业素质高的会计专业人才为己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为《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落实及教学效果的优化给予完善保障,达成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会计专业人才这一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相栋.高职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导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8):164.
[2]司颖雪.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4):47-48.
[3]吴凤丽.经济法课程在中高职一体化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21-22+32.
[4]丛峥.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69.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路径探索》来源:《营销界》,作者:周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