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7-08所属栏目:经济论文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必须给予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因为预算管理是单位合理应用资金的关键。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因为其内容众多具备复杂性,所以必须由专业人才负责预算管理工作,这是防止预算管理无法达到工作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的意义分析
(一)提升结构的合理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众多,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变得异常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预算管理因内容复杂,对预算编制、监督、执行等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还可以在预算工作进行期间,及时发现工作存在的问题,利用绩效考核等方式处理相关问题,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整体质量,规避财务支出效率低下,财务收支出现偏差等情况。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期间,必须优化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合理性,为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1]。
(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资金仍是通过财政拨款,虽然其在发展过程中为保证发展资金充裕,不断丰富资金来源渠道,但是资金的主体来源没有发生改变。事业单位应该在发展过程中,规范自身的财务管理行为,分析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发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学习预算管理的知识,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结合自身预算管理需求,编制财务收支方案,明确财务收支指标,从而可以提升预算管理的强度,防止事业单位发展期间出现财政资金浪费等情况。通过科学的管控方式,合理应用事业单位自身的资源,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为项目安全、可靠的开展提供基础[2]。
二、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编制不合理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新会计制度与传统会计制度存在的差别,还需要根据新会计制度内容改变预算编制方法,但是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的改革进程缓慢,部分单位没有采用绩效考核预算或零基础运算等方法,仍然使用以往的预算数据编制预算方案,因为数据距今有很长一段时间,数据内容已经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对当下经济环境的判断,难以确定企业自身运行状况以及市场发展情况,使用陈旧的数据编制预算方案,使事业单位预算方案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内容重视程度不足,编制内容没有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细化,确定各工作环节的具体内容,采用切块打捆的方式编制预算方案,降低数据的应用效率[3]。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与我国民营企业以及外企相比,拥有资金方面的优势,因为事业单位有政府扶持,资金来源稳定,可以降低事业单位发展的风险性。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因素,大部分事业单位因为缺乏竞争意识,对市场发展的敏感程度不足,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后仍然抱着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关注点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对其他方面的关注程度不足,导致预算管理改革工作进程缓慢,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按照新会计制度对预算管理提出的要求,完善事业单位自身的预算管理机制,所以在资金应用方面便会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充分利用公共资源[4]。事业单位在发展期间没有对内部预算制度进行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管力度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预算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在科目设置、票据审核、编制会计凭证报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编制的报表内容不健全,降低报表数据的质量,难以为财务定员定额提供数据支撑[5]。
(三)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够
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存在预算执行约束能力低的弊端,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期间,控制支出的工作方式并不科学,没有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落实预算执行工作。预算额度与相关标准是计算人员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依据,但是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同时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强,事业单位预算人员常会采用预先支出资金的方式,不按照规程进行预算管理。部分内部职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获得资金后,想办法在预算内列出开支项目,虚开支出项目,致使企业的资金数据出现支用费用与实际用途不统一的情况,事业单位出现超支情况,也可能与此类现象有关。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出现挪用项目支出的做法,部分事业单位为了满足私人的利益,在没有获得上级监管部门允许的情况下,篡改拨付资金的用途,通过挤占公款、挪用公款的方式,满足个人利益。专款非专用的存在,导致政府下拨资金扶持的项目在缺乏资金运营下无法继续进行,严重损害事业单位的利益。
(四)预算的监督能力不足
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必须得到管控,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监督管理部门,查看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以往我国很多单位没有关注预算监管方面的工作,建立预算管理部门,所以会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状况,但是目前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已经成立了围绕预算管理开展监督管理的部门,由于监督部门并没有在工作期间履行部门职责,在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出现问题后,快速进行处理预算管理,还是会影响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监督部门围绕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漏洞并进行处理,向上级主管汇报部门阶段工作情况,这是预算监管部门的工作任务。但是事业单位因为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即便设置监督部门却没有给予该部门足够的重视,监督管理部门虽然拥有监管预算管理的职责,但是并没有过多的职能权限,在实际工作中会受到限制。此外,事业单位没有围绕预算管理监督工作建立全面、动态的管理系统,在此种情况下监督管理部门无法快速发现预算存在的问题,在事后监督的模式下,即便发现预算问题也难以规避,还是会因为错误的工作方式形成损失,无法完成风险防范与预算全面监管的工作目标。
三、基于新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策略
(一)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编制
事业单位领导必须在当下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发现预算管理的作用,还应该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内容,根据自身需求引入绩效考核预算、零基础预算等预算核算方式。事业单位应该确定预算编制的目标,发现预算管理数据存在的不足,不能沿用以往的预算管理数据,必须随着工作进行不断地收集最新的工作信息,编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用相关数据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结合分析的状况,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管理[6]。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期间,必须明确预算编制的方法,确定工作要点,在有效、科学系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下,合理地分配工作内容。为了提高预算执行工作的效果,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定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在问题出现后直接找到责任人,按照制度内容进行处罚,使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与绩效相挂钩,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在预算管理期间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编制的方案执行工作,从而可以高效地推进预算编制工作,还能够提高预算编制的工作质量。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信息材料收集异常关键,预算编制人员必须了解各部门在运行期间的工作信息,对相应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编制预算方案,查看项目的进行情况,结合项目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估算项目所需的资金,调整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编制信息的有效性,合理运用事业单位的运行资金。
(二)预算绩效运行下的强化策略
事业单位在发展期间必须掌握新会计制度的内容,还应该将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随着工作的进行,快速发现预算绩效管理在实施期间存在的问题,完善绩效管理指标参数。事业单位领导需要给予预算绩效管理足够的重视,促使绩效考核、预算控制、管理决策与评估等工作有序开展[7]。事业单位开展预算执行工作前,必须提高自身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可流转资金的绩效评估工作在预算管理制度不存在问题后进行,分析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途径,了解资金的流向,对资金进行安全风险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在进行时,必须收集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还应该分析项目在各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在评估报告生成后制定解决方案。完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预算管理活动进行风险分析,提高预算管理活动进行的安全程度,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权责,应该积极与他人进行合作,强化事业单位对财务活动的监管能力[8]。随着工作进行生成分析报告呈交上级领导,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时,因为大部分资金均为国家所有。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调整预算管理的工作方式,提高资源转换效率。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期间,收集工作信息,分析预算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为项目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提升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事业单位进行预算执行工作,必须深入的研究新会计制度,明确国家在预算管理方面给出的额度以及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开展预算执行工作,在活动运行期间加强预先支出资金的审核力度,上级主管单位对预先支出的资金进行调查审核,在审核通过后预支资金,通过审核可以对资金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防止自制应用图像存在风险,影响到资金应用的安全性[9]。以往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期间,因为对预算管理资金的控制力度不足,所以无法保证内部流通的资金,不会因为预算人员不当的行为而消失,可以避免“三公”经费超标的情况出现。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强有力的管控,明确各项支出的使用途径,保证预算支出与收入不存在出入。事业单位如果需要追加预算,必须向相关部门提供报告,在其中写明资金的使用原因,相关部门需要派遣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实际调研,可行性分析,判断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给予单位回复。
(四)加大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规避预算行为不当或预算资金支出与收入不对等情况的出现,根据内部管理需求,建立预算管理监督体系,完善管理内容,同时给予预算管理监督部门监督权,使该部门可以独立开展职能工作,方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监管,对预算监管工作的进行有极大的帮助。预算编制环节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进行汇报,同时还应该快速对预算问题进行纠正处理,在问题发生的初期进行解决,将预算编制形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监督人员应该严格按照部门岗位职责,开展预算执行监管工作,随着工作的进行,对各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分析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状况,采用事前调查的方式,分析预算工作的可行性。为防止监管工作进行期间,出现人浮于事的状况,预算管理监管部门的领导应该细化预算监管岗位的工作内容,让预算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明确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清楚地意识到工作承担的职责,在此前提下进行管理工作,提高各项任务的执行力度。还可以在工作人员出现问题后,快速锁定人员并进行处罚,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促使预算人员积极地按照管控要求执行工作,完成预算监管任务。
四、结语
事业单位应该在新会计制度下,正确认识预算管理对其发展起到的作用,还应该发现当下事业单位自身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预算编制方式、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优化自身预算管理结构,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进行预算监管,推动事业单位健康、持久的发展。
《基于新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来源:《经济师》,作者:冉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