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6-26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心理学从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起就担负着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使命,在“疾病模型”驱使下,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偏向于心理疾病的评估和矫治。20世纪末,心理学家发现积极的人类品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以赛利格曼为首的心理学家开始对人类积极品质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得以兴起和发展,重新唤起了心理学对人类幸福生活与积极品质的关注。不谋而合的是,同一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治理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逐渐从较为重视“差异”的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转向更为强调基于尊重差异的“一体”的文化互动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正是对时代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诸多挑战的积极回应。2013年,UNESCO又资助研究出版了《文化互动胜任力:概念与操作框架》,将培养文化互动胜任力纳入全球教育发展事业之中,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界对文化互动胜任力素养的研究。
一、文化互动胜任力概述
文化互动胜任力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能力,在个体层面强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互动是如何发生,并能够认知隐性的文化互动,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在群体层面强调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互动,并能够意识到其他人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互动的成功,并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积极心理学从人们主观体验出发,将人类特有的诸如幸福感、乐观、快乐等积极的品性融入社会生活中,在个体水平上强调个人要有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勇气、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群体水平上,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公共品质和文明特性,例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1]积极的人格品质能够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在群体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包容与尊重,是积极的公众品质的表现,也是文化互动胜任力要求。理解和尊重他者文化是文化互动的基础,而发掘他人的优秀品质和潜力,则需要在文化互动中完成。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人在生活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对待心理问题,要怀着积极的心态去解读,而不是将心理问题视为一种疾病。从这个角度说,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去激发人们的潜力,以谋求生活的幸福感。[2]故此,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而具备良好的文化互动胜任力有能够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二、文化互动胜任力理念的革新
文化互动胜任力同跨文化能力两者的英文单词相同,但词义有些许差别。前者在概念上源于语言学,但已超越语言学的范畴,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与文化互动教育观相对应;而后者虽然也多是在语言学中运用,但主要强调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去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含有被动和消极的成分,与以往的多元文化教育观相对应。UNESCO文化互动教育理念之新,是相对过去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而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强调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充分认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既要有自身的文化自信,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眼光去认识其他文化。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往往在于对彼此文化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以“要么你们……要么我们……”的对立态度去解决冲突,这种心态会造成互动过程中的共情障碍。因此,在培养学生文化互动胜任力时,积极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 工具,将文化互动教育放置到一个积极的、包容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的范围之内,从而构建起文化互动教育动力性概念,因为“它聚焦于不同文化群体间发展出种种关联,以能够通过相互尊重和对话建构出共享的文化表述”。在此,文化互动教育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接触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形成彼此发展且可持续的生活共同体。而这种对应不同文化间互动关系的能力就是文化互动胜任力,包含了在文化互动中积极的人格特质、明确的自我概念、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从跨文化能力到文化互动能力的发展,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积极心理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作积极心理学对文化的回应。厘清文化互动胜任力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并非易事,却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来看待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寻找两者的共生关系。正如具备积极心理特质的人能够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一样,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文化互动胜任力和跨文化能力还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的英文表述为“interculturalcompetence”,或是“Cross-culturalcompetence”[3];从词源上看,跨文化能力的定义是从文化角度关注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中恰当的行为能力。[4]总的来说,跨文化能力或是文化互动胜任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包括认知技巧、情感品质和行为能力。认知技巧是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认识,尤其是相互交往主体的文化背景认识;情感品质是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的宽容、共情、换位思考等能力;行为能力指在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5]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共生关系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巩固,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者的共识,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尤其是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愈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6]6从上述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文化互动是具有语境性的,文化背景影响文化互动的过程。互动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相互接触、理解、尊重、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文化互动胜任力就是能够有效掌控这一互动关系的一组能力。具体包括:感知文化互动如何发生,并能意识到隐性的文化互动的能力;管理复杂和多重身份,以避免信息刻板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文化互动的能力;能够找出更多可以交流的人、并知道他们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交流成功的能力;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能够宽容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而文化互动胜任力所要求的这组能力与积极心理学取向又有密切的联系。1.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弗雷德里克(B.L.Fredrick,1998)在拓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中指出,高兴、兴趣、自豪感等积极的情绪能够强化学生外在的行为能力,拓展和增强个人的人际资源,从而促进个体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提高人的智力、自信心、社会交际能力等。[6]9积极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在文化互动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同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例如,培养中学生的“乐观”和“宽容”素养,就能促进中学生人际交往。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宽容”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越发重要,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准则。[6]112.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人格特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正向的利己特征,这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私”形成了相对关系。正向的利己是指个体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理性接纳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二是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关系,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能够主动且不求回报地提供帮助,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交往主体的情感支持。总体上积极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到满意。文化互动胜任力中强调自我概念和社会身份的参与:一方面是对自我利己特征的认识,在互动的过程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文化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种关系的互动过程,这一关系能否维持和继续下去,就看参与者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有积极的表现。3.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乐观的人总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快乐,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自信的人则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获得成功,并能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因此,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从而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特征。文化互动中能够积极应对、避免消极、自信、乐观大方等都有助于获得成功,积极的行为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够增加积极的文化互动行为。
四、积极心理学取向下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策略
文化互动胜任力就是以该心理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能力。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和文化互动胜任力关系的梳理可以发现,积极的心理特质、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进行良好的文化互动,形成文化互动胜任力;进一步来说,文化互动胜任力能够促进积极的文化互动。文化互动是多样而复杂的,既有同级民族间的文化互动,地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互动;也有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还有民族文化内部的结构互动,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互动等。因此,需要培养文化互动胜任力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机制。1.从多元文化教育观向文化互动教育观转变不同文化的人的心理,在深层次的基础水平上是相似的,在表面的具体表现水平上是可变的。[7]文化互动教育观克服了多元文化教育观的相对主义忽视不同族群共同性的局限,从承认差异、弘扬差异发展到尊重差异、互惠对话,从狭义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到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文化互动强调的是不同文化间平等互惠的对话,各种文化处在相对自然的位置。文化没有优劣好坏之分,相互尊重,平等地交流和借鉴。培养文化互动胜任力,就是要打破以主流文化或者特色文化自居的局面,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差异,理解差异。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文化互动一些中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处理来自学习等方面的压力,选择防御性悲观策略来对个体进行自我保护。教师应正确看待中学生所使用的这种自我保护策略,采用积极的心理学取向来看待这种认知策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潜能的发挥。[8]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习当地文化,理解各民族的差异。再反观本族的文化,建立他者与自我文化间的联系,寻找文化自信;明确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诸如在这个文化圈里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另一个文化圈又是如何;通过对文化事物的了解和文化符号的解释,理解隐喻的文化行为,尽可能地避免文化信息的刻板印象。挖掘他看的优秀文化和潜力,帮助他者重塑对文化认同,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态度,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动。
参考文献:
[3]蒋瑾.跨文化能力分类及培养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3(9):18-19.
[6]张珊.后疫情时代的跨文化教育:赫尔辛基大学FredDervin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21,42(1).
[8]刘茜.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中学生防御性悲观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0(9):145-146.
《积极心理学取向下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来源:《现代交际》,作者:朴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