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论文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6-08所属栏目:农业论文

  

  城市和乡村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以绿色理念指引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打破城乡不充分和不均衡发展现状,同时也是解决城乡发展差异问题的关键。当前乡村和城市面临系列问题的解决出路也在于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而这个过程则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以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去破解。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一、绿色发展理念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对统筹城乡绿色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色发展理念之所以是方向性的,其根本在于理念对发展目标和方式具有全局性的把握。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文明道路,整体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从城乡发展的状况来看,一方面,城市化确实提升了经济水平,但同时也对周边自然生态资源造成了侵占和破坏。另一方面,城市化对农村产生的虹吸效应,加剧了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充分,导致农村处于相对弱化的边缘,无力在发展和生态建设上着力。久而久之,乡村和城市逐渐形成了相对割裂的发展形态。为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两山理论",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如何统筹绿色发展的问题作出理论阐述,为中长期指导城乡发展找到了方向。

  2.对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起到引领性作用。

  城乡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二元分化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和城市的不均衡问题已经比较突出,这显然是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背离的。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以绿色理念为指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要把城市化置于乡村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同时对城市要求从"注重追求数量扩张向注重追求质量提升转变;注重追求自我发展向注重追求统一规划转变;注重追求城市自我发展向注重追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和乡村和城市融合发展转变;注重追求经济产出向注重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可以确定的是,绿色发展理念将持续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3.对推进城乡健康发展找准了破解路径。

  绿色发展理念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实现城乡的长期健康发展。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社会就一直围绕环境污染、发展等问题争论不休。李克强总理曾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我们过去的绿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来美丽的环境是子孙后代应当享受的,当代人要有责任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除了人口多,还有就是环境承载能力脆弱,我们用世界上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去继续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因此,以绿色理念指引经济社会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也是社会的共识,而要将绿色理念贯彻到位,则要求整个体系和格局要在绿色、生态和环保方面努力。

  二、当前城乡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所处阶段

  1.处于打破城乡二元分化格局的发力阶段。

  二元分化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当前,由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推进城乡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就现状来看,我国总体上还处于二元分化的格局,但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发力,形成了以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农村和城镇的良性互动的格局,并奠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最明显的就是浙江,作为践行"两山理论"的先行示范省份,把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进行全覆盖,打破了城乡界限,实现了传统经济向绿色发展的转型,让乡村和城市共享了绿色经济带来的红利,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对于未来如何更好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和城市融合发展路径,指出要通过政策引导,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城乡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最终构建起凸显绿色、生态、循环的新经济特征的绿色综合体。因此,打破城乡二元分化的格局也只是时间问题。

  2.处于重塑新型城乡互补关系的探索阶段。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出现一种逆城市化现象,进而向区域范围内的乡村进行覆盖,构建起新的互动关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虽不具备普遍性,但对构建新的城乡互补关系有新的启发。这也是国家战略层面倡导的,政策上要求城市反哺乡村,鼓励地方探索新的城乡共生关系来扭转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如当前最火的民宿旅游就很具有这些特征,一方面依托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客源重塑乡村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客源和宣传乡村,支撑民宿经济可持续发展。这种双赢的城乡格局正是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所倡导的,未来的城乡格局也将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其交融深度也会更进一步。

  3.处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全面布局阶段。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关系已经发生深刻改变,城乡间虽然因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充分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系统,但却都在为未来而寻求出路。城市要发展必然会向周边乡村要资源,乡村要突围必然会向城市要融资。而脱贫攻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作用也让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十四五"规划布局来看,首次提出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战略,对打破原有的城乡各自相对的封闭系统,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而言,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反哺乡村,实现城乡间环境、资源的共通共融,对从根本上将原有城乡割裂的关系转化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意义重大。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1.乡村和城市在生态文明认知上存在的问题。

  人类发展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从历史角度看,今天的城市化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是牺牲农村发展换来的,这导致了城乡发展的失衡,也间接让乡村和城市在生态文明的认知上产生了差异。一方面,乡村连接的是普通群众,与城市在生态文明理念的贯彻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多局限于保护或者禁止上。另一方面,就发展较好的城市而言,可以看到城乡因生态文明建设而逐步缩小差距,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实践中更注重在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基础上去重构新的社会分工,进而让城市发展朝着更加低碳、智慧、高效方式转变。正因为这种差异也导致二者在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上有了不同的理解。

  2.城乡全面深化改革与生态保护之间的问题。

  论及城乡全面深化改革与自然生态保护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回归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辩证唯物思想上。实践上必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明确: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推动制度的落实上牢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同时也指出要继续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乡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这既为城市发展指明了道路,也对乡村改革作出了要求。

  3.城乡融合推进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国务院专门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乡村和城市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了乡村和城市融合发展框架,这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乡村和城市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城乡资源流动不平衡,诸多要素处于全面向城市倾斜状态,但乡村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农业乡村稳,则国家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乡村和城市之间不平衡的发展是矛盾的集中体现。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依托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加大对乡村农业投入,通过政策引导,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资金向乡村转移,带动农民就近安居乐业。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破解当前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形成新的城乡关系。

  四、做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侧重点

  1.应以城乡绿色转型升级融合为侧重点。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的"七条道路"论述,归根结底就是在讲重塑城乡生态文明发展问题。对乡村而言,传统自然经济需要保留,这是维系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保护的根本。但这却不是绝对,对于适合向现代化发展的,则必须抓住政策机遇,依托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大数据或者人工智能实现乡村城市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的互补关系。对城市而言,既要根据城市特点,以绿色、环保、低碳的技术更迭来代替现有的产业体系,逐步探索出适合城乡融合新发展形态,也要鼓励创新,以经济建设为纽带,打通制约城乡人才、资源的症结点,推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共赢,逐步探索出城乡经济发展与生态繁荣并重的新模式。

  2.应以推动制度体系改革为侧重点。

  "当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指向规范人们生态行为的强制性约束时,必须考虑生态文化的塑造问题。如果生态文明制度与社会文化体系相匹配,人们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接纳和遵从生态文明制度",要实现农村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双丰收,重在制度设计,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推进城乡绿色发展,构建新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过程中,要深化制度体系改革、优化制度设计。同时也要重视群众参与,建立监督机制,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成群众期盼的样子。

  3.应以多元化示范带动为侧重点。

  示范带动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式和手段,其优点在于能以较小的代价去实践,为全局工作形成前瞻示范,避免后来者走弯路,即使出了差错,也可以得到修正,能让事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推动城乡绿色发展,探索城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鼓励地方积极探索,这个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至少要明确三点。一是要成为顶层政策设计的推动者。二是要成为推进城乡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者。三是要成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经验带动的推广者。通过示范带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优化农村和城市产业布局,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突破。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思考》来源:《理论与当代》,作者:吴敏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