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6-03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新课改环境下的高校体育来说,只有重视创新教育的应用,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价值,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但是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效果欠佳,致使高校体育教育价值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因此,高校的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和高校体育的认识,并明确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因素,进而结合体育教育实践情况,灵活开展创新教育,使得高校体育教育可发挥出最大功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1、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育在高校体育中应用的必要性概述

  1.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当中个性化和综合化是突出的两项要求。高校体育中应用创新教育,使得体育教学实践更具有针对性,这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另外,高校体育教育主要围绕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具体的体育训练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保持紧张状态,若无法进行创新教育,必然会影响学生情感和主观性。但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其具有更高的热情参与到体育自主锻炼活动中,从而有利于体育教育价值的实现,且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1.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创新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人们常规认识上的人才教育,还包括意识和精神等方面的创新,强调学生反应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侧重技能和理论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因如此,高校毕业生在体能和心理素质上普遍无法达到当今社会的具体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创新,即在强调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高校学生行为方式的塑造。而这一过程就是体育教育创新的具体表现,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

  2、高校体育中应用创新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新型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引进现代体育教育改革中,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但是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育因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负面影响,使得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各类问题,如参与主体的重视度不高、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缺陷等,制约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教育更是存在多处缺陷。

  2.1、参与主体的重视度不高

  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众多,若某一方面不配合,会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的时效性。当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各参与主体积极性和重视度不高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校方面。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使得高校忽视了体育教学,具体表现在课程课时安排不足、课程资源建设不足、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等。甚至,部分高校在课时安排上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量。另外,其他课程的教师经常性占用体育课,使得体育课时严重不足,相应的体育教育质量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2)教师方面。教师因思想认识的不足,使得其在具体的活动中,侧重传统教育方式的使用,即使在领导要求下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重形式而轻内容,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另外,大部分体育教师入职后,极少参与进修培训,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若体育教师长期停滞不前,无法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必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3)学生方面。体育课程可有可无一直是存留在学生的思想形态中,大部分学生将体育课作为身心放松的课程,而不是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课程,使得其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是持有敷衍心态。正因如此,学生无法在体育课程活动中实现进一步发展。

  2.2、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缺陷

  (1)教学方法单一化且过于落后。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也是一个多元化时代,高校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不再是单纯依靠教师这一条渠道,拥有十分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且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正因如此,高校学生对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厌倦心理,更加青睐于多元化、气氛活跃的体育课堂。但是当下高校体育课堂普遍是气氛低沉的,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浓厚的兴趣,甚至乎部分学生有严重的排斥心理,进而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时效性;(2)教学内容空洞。高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甚者,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敷衍了事,如体育教师为了降低教学任务,不惜简单复制以往的必修课内容,而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则是不闻不问,教学内容缺乏的同时也比较空洞,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下,体育教学侧重于技术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体育理论的传授,使得体育教学活动缺乏实效性,同样会制约体育教育价值的实现;(3)考核机制不合理。现如今,高校体育考核主要以教师主观臆断、具体体育项目的达标值为参考依据,着重考察学生的体育技术水平和体育学习态度。这种考核方式虽综合考虑了学生的主观性、技术等指标,但是其考核结果主要以量化结果为主,使得考核不够全面,无法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知行合一的目标,从而不利于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

  3、新课改下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的应用思路分析

  3.1、以强化各主体参与意识为立足点,创新体育教学思维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用创新教育,应重视各主体参与意识的强化,使得高校、教师、学生能够重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促使各方主体能够对体育教学提高重视度。首先,高校方面,应在提高重视度的基础上,在资源、师资等方面持续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为高质高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其次,教师方面,教师应从理念和思想上进行转变,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重视教育方式的革新,不断充实体育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成长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时,应紧紧抓住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针对性设计体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找到快感,并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总结,原因在于任何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初并不是十分完善的,需要在实践之后进行总结和改进,才能保证创新后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后,对于学生来说,应摒弃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并在强化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另外,学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寻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确保自身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通过长期有效地体育锻炼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以此达到提高体育教学增效增质的目的。

  3.2、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加强体育课程建设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包括涵盖重塑学生价值观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得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高校应立足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体育课程建设。首先,教学方法。教师应在提高重视度的基础上,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学习,重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教学方法,并重视体育教学方式整合和创新。如篮球项目,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意识到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着重培养学生篮球技术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抗赛、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理论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借助对抗赛深化理解和巩固篮球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的实践;其次,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因教师的主观臆断,使得部分内容教学未能落实到位。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如,学生耐力锻炼方面,可以考虑开展长跑训练;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方面,可以考虑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学生价值观方面,可以考虑体育精神的灌输等;最后,考核机制。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考核机制上也要进行创新,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传统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增加考核内容,并重视考核方式的丰富,如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评价得到良好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中应用创新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应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关键点,加强体育课程建设,进一步确保体育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龙龙.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青少年体育,2020(02).

  [2]章华夏,陈雷,孟令钗,孔德忆.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研究———评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24).

  [3]刘江波,柴广新.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研究———评当代体育教育学与管理研究[J].高教探索,2019(10).

  《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作者:杨一夫 严叶 赵立军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