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社科论文

社会治理视域下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观及其现实启示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4-20所属栏目:社科论文

  

  随着“和谐”一词载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国内 学 术 界 对 于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研究已经回 归 常 态,但 这 绝 不 意 味 着 和 谐 社 会 建 设问题已经 解 决。一 方 面,和 谐 社 会 秩 序 是 人 民 美 好生活的基础,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社会和谐的要求必然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实现社会和谐无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价值 指 向,只 要 中 国 尚 未 完 成 国 家 治 理 体 系和治理能力 现 代 化 的 建 设 任 务,对 社 会 和 谐 问 题 的研究就会持续深化。而近代西欧社会转型期政府治理的教训就给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 镜 鉴。15世纪 至19世纪 中 叶 的 西 欧 社会正处于从 封 建 社 会 向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过 渡、从 传 统农业社会向 现 代 工 业 社 会 转 型 的 时 期,其 核 心 是 现代市场经济 悄 然 兴 起,并 借 助 由 第 一 次 科 技 革 命 所孕育的机器 大 工 业 而 加 速 发 展,深 刻 改 变 了 人 类 社会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由此产生的社会制度供给不足或体制真空现象,与 市 场 经 济“理 性 人”观 念 假设 耦 合 叠 加,使欧洲传统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来自人们心灵的内在自我约束力严重松弛甚至崩溃,使西欧各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一度跌入空前的大低谷,带 来 社 会 经 济 生 活 和 政 治 生 活的矛盾频发,飘摇 动 荡。空 想 社 会 主 义 就 是 在 思 考应对这样的时代矛盾和动荡中产生的治国理政的伟大思想智慧,它致 力 于 探 索 化 解 直 至 消 除 日 益 激化的各种社会矛盾 之 路,实 现 社 会 的 公 平 正 义 与 和谐稳定,成为推动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一笔宝贵思想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 文尝试在这样的视域内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做 出 新 的 解 读,进而揭示它的有益启示和当代价值。

社会治理视域下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观及其现实启示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西欧社会不和谐根源的探究

  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这四百多年的西欧社会正处于从传 统 社 会 向 现 代 社 会 转 型 的 时 期,各 种 社会思潮都在 探 寻 现 代 社 会 发 展 的 方 向,尝 试 引 导 现代社会变迁 的 走 向,空 想 社 会 主 义 就 是 在 这 一 历 史时代产生和发展的。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到西欧各国基本确立 资 本 主 义 制 度,所 有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思 想家作为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代表者,都无一例 外 地 对 资 本 主 义 进 行 了 无 情 的 揭 露 和批判,并分别从社会制度供给不足、经济剥削日益残酷和“三大 拜 物 教”盛 行 等 方 面,对 西 欧 社 会 不 和 谐的根源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社会转型期社会制度供给不足带来的不和谐社会转型期经常遭 遇 制 度 供 给 不 足 问 题。所 谓制度供给“是创新和维持一种制度的能力。”[1]社会制度供给充 足 完 善,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就 会 良 性 运 转;反之,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和谐因素。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 西 欧 社 会,是 从 封 建 主 义 向 资 本 主 义 过渡,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此时,西欧封建制度正在被革除,新型资本主义制度尚 未 迅 速 建 立 起 来,从而形成了许多社会制度 “真空”,造成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影响了社会和谐。

  (二)社会转型中诞生的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伴生经济剥削日益残酷造成的不和谐西欧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致 使 资 本 家 以 最 大 限 度 地 追 求 剩 余 价 值为目的,肆意侵犯广大劳动者的权益,践踏市场经济的逻辑,实 行 残 酷 经 济 剥 削。在 成 熟 的 市 场 经 济 体制下,虽然生 产 者 和 经 销 商 的 业 务 活 动 都 是 基 于 自利的考虑,但 他 们 要 实 现 自 利 目 的 必 须 以 利 他 为 前提,正所谓互利双赢。这也被称作市场经济的逻辑。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公然践踏市场经济逻辑的现象。欧文首次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揭示了企业主 所 获 利 润 来 自 对 工 人 的 剥 削 这 一 秘 密,并提出了“剩余产品”的概念。他明确指出:“有时创造了很少的 价 值 或 完 全 没 有 创 造 价 值,但 是 可 以 获得巨额利润;也 可 能 相 反,创 造 了 很 多 价 值,但 没 有得到任何收 益。”[4]103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实行 残酷的经济剥削的罪恶事实。

  (三)伴随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错位滋生的“三 大拜物教”扰乱主流意识形态诱发的不和谐在西欧社 会 转 型 时 期,自 给 自 足 的 小 农 经 济 日渐衰落,工场 手 工 业 和 机 器 大 工 业 先 后 成 为 占 主 导地位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早期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体 系 逐 步 形 成,商 品、货币和资本 成 为 这 个 社 会 的 主 导 性 逻 辑。所 以,马 克思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 而 使 商 品 具 有一种神秘的 属 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并把商品的这种神秘属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为“商品拜物教”,再由“商品拜物教”衍生出了 “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这“三大拜物教”掩盖了资本家对劳动者剥削的实质,成 了 禁 锢 人 们 思想的精神枷锁和麻痹人们斗志的精神鸦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盛行的“三大拜物教”所造成的。在这种 物 欲 横 流 的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里,正 如 傅立叶辛辣地 讽 刺 的 那 样:医 生 希 望 自 己 的 同 胞 患 上寒热病;律师希望所有家庭都发生诉讼;建筑师祈求大火把城市的四分之一化为灰烬……等等。

  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

  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 程中,曾经出现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局面。然而,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在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诸多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它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致力制度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秩序针对西欧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造成制度供给不足的问 题,许 多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家 所 设 计 的理想社会制度都强调以民主共和制为基础。无论是圣西门为人类设计的“普遍幸福的”和谐制度———实业制度,傅立叶设立的“和谐社会”———法朗吉,还是欧文创立的“新和谐公社”,乃至魏特林构想的自由、和谐与共有 共 享 制 度,都 在 不 同 程 度 上 体 现 了 实 现 “民主共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同时也是社会制度 变 革 创 新 的 伟 大 创 举。一 方 面,完 善 生 产管理制度,主张缩短劳动时间。在生产管理制度中尤其强调劳动时间的合理性。许多思想家甚至给出了劳动时间 的 具 体 规 定。“乌托 邦 人 把 一 昼 夜 均 分 为二十四小时,只安排六小时的劳动”[7]而康帕内拉则主张,“每 个公民每天只消承担四小时的体力劳动。”[8]欧文则认为,“我们的工人和整个劳动阶级每天劳动不超过十二小时。”[9]他甚至在管理工厂时大胆实行第一 部 工 厂 法,把 工 人 每 天 的 工 作 时 间 缩 短为十个半小时。另一方面,革新政治法律制度,提倡社会民主平等。他们十分注重管理机构的组建和人才的选 拔,主 张 平 等、民 主,坚 持 公 平、公 正、公 开。温斯坦莱推 崇 法 律 至 高 无 上 的 地 位,强 调 共 和 国 公民的两项基 本 权 利,即 选 举 权 和 对 所 有 公 职 人 员 的监督权。圣西 门 则 强 调,管 理 人 员 不 允 许 有 特 权 思想。不仅如此,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家 们 还 从 政 治 平等出发,进 而 提 出 社 会 平 等 的 主 张。要 求 不 但 要 消除阶级特权,还 要 消 灭 阶 级 差 别,消 除 城 市 与 乡 村、工业与农业 之 间 的 差 别,从 而 实 现 全 民 平 等 的 民 主共和制。

  (二)实行计划生产,保障和谐社会秩序面对社会 生 产 无 政 府 状 态,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思 想家主张取消 私 有 财 产 和 继 承 权,恢 复 地 产 的 共 有 共享,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强调生产的计划性,保障社会自由、和 谐。首 先,实 行 生 产 资 料 公 有 制,强 调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许多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都痛斥私 有 制 的 存 在。莫 尔 严 厉 斥 责 私 有 制,称 它是万恶之源。温斯坦莱主张把土地等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区别开来,强调生产资料公有,生活资料仍属私人所有。圣西门创立的实业制度,要求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生 产,并对社会各个方面制定明确合理的工作计划,强调组织分工与协作,彻底根除无政府状态。其 次,实 行 产 品 合 理 分 配,满 足 人 们 物 质 需求。为了消除资本家利用压低工资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现象,他 们 十 分 重 视 产 品 分 配 问 题。十 八 世 纪 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产品分配问题上大多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他们之后的傅立叶则坚决反对平均主 义,主张劳动产品实行按比例分配的原则———按劳动分 配、按 资 本 分 配 和 按 才 能 分 配 的 均衡统一。欧文 设 立 的“新 和 谐 公 社”实 行 按 需 分 配。魏特林制定出了交易簿制和交易小时制度,并 用 于产品的消费 与 交 换,坚 持 生 活 必 需 品 的 平 均 分 配 原则与高级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原则相结合。尽管他们具体的产品分配原则不尽相同,但 都 体 现 了 合 理 分配的共同理 念,希望能够使所有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其三,关注儿童成长,促进全面发展。针对资本家压榨童 工 的 问 题,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家 十 分 重视儿童 的 成 长 与 发 展。他 们 主 张 在 组 织 社 会 生 产中,人人都要 参 加 劳 动,提 倡 儿 童 参 加 适 宜 的 劳 动,实行教育 与 劳 动 生 产 相 结 合。在“和 谐 社 会”,必须对儿童悉心照料。“在这里面,最贫穷的儿童所得到的照料还会比文明制度下王子所能享受的照料好得多”[10]9。欧文主 张 在 每 个 公 民 出 生 之 后,就 应 当 让他们接受教育。“很好地培养他们的体、智、德、行方面的品质,把他们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4]136魏特林在《和谐 与 自 由 的 保 证》一书中大力倡导建立一种 “必须 要 求 一 切 人 的 自 由,没有例外的全体人的自由”的“自由、和谐和共有共享制度”[6]283,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三)批判“三大拜物教”,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三大拜物 教”是 商 品 经 济 畸 形 发 展 的 产 物,极大地侵蚀与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灵魂。因此,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三大拜物教”进行了十分尖锐地批判。布朗基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的资本拜物教,他一 针 见 血 地 指 出:“剥削 者、寄 生 虫、杀 人犯,这就是资本在各个世纪所扮演的角色,但因为它霸占了一切,人们就称它是一切的创造者。”[11]。魏特林则辛辣地讽刺道:“为什么这个姑娘要对这个丑陋的、愚蠢骄傲的贪财无厌者,比对那年轻多彩的一无所有者 多 看 几 眼 呢?因 为 丑 陋 的 有 钱,而 这 位 年轻多才的却没有。”[6]113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主张发展教育科技,重视道德教化,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他们对“三大拜物教”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深恶痛绝,力图 用 发 展 教 育 科 技 挽 救 社 会 生 产 与 经 济的颓势,用道德教化拯救社会道德危机。因此,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魏特林十分注重知识对于统治与管 理 的 作 用,认 为 最 高 管 理 机 关 三 人 团 成员应当既是大哲学家,又要精通科学技术,从而建立知识统治,代 替 暴 力 统 治。圣 西 门 主 张 把 宗 教 神 学从自然科学中剔除,推崇“新基督教”,把其视为一种教化人类的道德手段,试图通过新基督教的确立,宣扬人类理性,建立实业制度,达到解放工人阶级的最终目的。但是,在 阶 级 对 立 日 益 严 重 的 社 会 现 实 面前,仅仅依靠 宗 教 道 德 的 力 量 维 护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的企求,终究无法实现。卡贝十分重视教育,他把教育看作伊加利亚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傅立叶主张通过生 产 劳 动 教 育,实 现 脑 力 劳 动 和 体 力 劳 动相结合。“在和 谐 制 度 下,每 个 人———男子、妇 女 或儿童———都是四 十 种 谢 利 叶 的 参 加 者,他 从 事 生 产劳动,又从 事 艺 术 和 科 学。”[10]187让每 个 社 会 成 员 各尽所能,各乐 其 业,从 而 达 到 促 进 社 会 安 定 团 结、文明和谐的目的。

  三、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党的十 八 大 以 来,中 国 确 立 了 推 进 国 家 治 理 体系和治理能 力 现 代 化 的 目 标,其 实 质 是 探 索 一 条 中国式的善治 道 路,实 现 社 会 文 明 和 谐 无 疑 是 基 本 要求之一,也是 衡 量 人 民 群 众 美 好 生 活 质 量 的 一 个 重要指标。囿于 时 代 条 件,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家 们 的社会和谐思想,经常表现出特定时代的局限性,尽管如此,他们对 社 会 和 谐 的 许 多 天 才 大 胆 构 想 至 今 依然闪烁着真 理 的 光 辉,对 中 国 探 索 实 现 国 家 治 理 体系和治理能 力 现 代 化,全 面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国家,更好满足 人 民 群 众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需 要 等 均 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和谐程度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下中国一场全局性的伟大制度创新,而 检 验 这 场 制 度 创新成败和绩效的标准之一就是社会秩序和谐度。回首人类文明史,尽管不同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差别巨大,但社会和谐程度历来都是检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尤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该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社会和谐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两者都产生在各自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前者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未来社会构想,后者诞生 于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由 计 划 经 济 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两 者 虽 然 产 生 的 制 度 基础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处于两种制度各自的“矛盾凸显期”,因此,既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难得历史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空想 社 会 主 义 者 关 于 未 来 理 想 社 会 和 谐 秩序的进步思想,对当今中国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启示。

  (二)社会和谐程度是标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十九大 报 告 中,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对 我 国 社 会 主要矛盾做出 最 新 研 判,指 出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入新时代,我国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已 经 转 化 为 人 民 日 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改革 开 放 的 不 断 深 入,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全面小康社会指日可待,人民群众的物质生 活 水 平 显 著 提 高,所 以 相 应 地 对 物 质 生活领域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会和谐程度自然也成了标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正处 在 社 会 转 型 期,尽 管 整 个 社 会 转 型 过程总体上相对平稳,主流趋势持续向好,但也存在许多潜在 的 矛 盾 与 问 题,尤 其 是 道 德 水 准 普 遍 下 滑。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 经 济 的 改 革 过 程 中,在 资 本 逻 辑 的 影 响下,三大拜物 教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和 一 定 程 度 上 复 活 滋生,拜金主义、享 乐 主 义、极 端 个 人 主 义 等 思 潮 公 然挑战社会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及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权 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美好生活构建。

  (三)社会和谐程度是检验中国治理社会转型过程中伴生负面问题效果的重要尺度在转型期中国,虽然总体趋势持续向好,但各种社会问题仍然存在。这些由于制度“真空”带来的伴生问题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 响 了 社 会 的 和 谐 稳定发展,增 加 了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难 度。为 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 与 经 济 发 展 的 现 代 化 进 程 相 匹 配 的 社会治理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诺斯.经济变更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 郁,等 译.上 海:三 联 书店,1994:40.

  [2]圣西门.圣西门 选 集:第 一 卷[M].王 燕 生,等 译.北 京:商 务 印 书馆,2009:192.

  [3]傅立叶.傅立叶 选 集:第 三 卷[M].汪 耀 三,等 译.北 京:商 务 印 书馆,2009:238.

  《社会治理视域下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观及其现实启示》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陈 乃 朝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