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工业论文

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体系构建初探——以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为例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4-15所属栏目:工业论文

  

  水利枢纽江苏水利风景区建设起步早、步伐快、成效好,截至2020年年底已拥有6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0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现选取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开展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体系构建研究。

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体系构建初探——以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为例

  一、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科普资源

  1.景区概况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地处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核心,位于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线和南水北调东线咽喉部位。景区总面积3.8km2,核心区建有水(涵)闸、泵站、船闸、水电站等水利工程20余座,工程密度世界罕见,堪称“水利工程实景博物馆”。其中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水上立交规模为亚洲之最,淮安抽水二站立式轴流泵转轮直径为全国之最。淮安水利枢纽水系复杂、工程林立,功能多样、效益显著,文化底蕴深厚、生态优美,兼具泄洪、灌溉、调水、排涝、航运、发电等综合功能。长江之水经大运河实现南水北调,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分泄入海,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涝水经淮安站抽排入灌溉总渠,洪泽湖水源保障渠北地区灌溉和大运河航运,江河湖海在这里互联互通、互济互调。

  2.科普资源概况本研究中水利科普资源指用于向公众展教的、有一定功能价值的工程实体及其蕴含的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知识。根据科普资源的共性特点与内在联系,将科普资源分为水利工程与科技类、治水历史类、涉水文化类、其他资源类4大主类14个亚类(见表1)。景区共有水利风景区科普资源153个,其中水利工程与科技类科普资源37个,占比24%;治水历史类科普资源最多,数量达64个,占比42%;涉水文化类科普资源32个,占比21%;其他科普资源20个,占比13%。

  3.核心科普资源根据景区科普资源的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知名度情况,将科普资源分为优质、良好和普通三个等级。其中优质科普资源55个,占比36%;良好科普资源57个,占比37%;普通科普资源41个,占比27%。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汇集了55个优质科普资源,具备国家级乃至世界级代表性,是景区科普建设的核心品牌资源,是提升景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二、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现状及不足

  1.建设现状(1)有一定体量的科普场所设施景区拥有科普设施40余处,其中室内展示馆1处,即安澜展示馆;室外展示场地3处,即闸门文化广场、水泵文化广场和融贯文化广场;另有“小淮河”地景、水杉树阵、荷叶清风等自然景观,廉政长廊、户外广告、揽月亭、欲晓亭等文化景观设施,综合体现室内室外相结合、历史与当代相结合、专业与趣味相结合的科普建设原则。此外还有配套的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2)有一定规模的参观人群景区与恩来干部学院开展红色科普教育;与河海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淮安外国语学院等大、中、小学校开展常态化“水情特色”科普教育;以国家水利风景区为重要节点,纳入周边旅游线路,开展“工程观光”科普教育。此外,来自水利、交通行业和新闻媒体等的参观人群也较多。(3)发挥一定的科普成效经过多年发展,景区科普建设硬件设施初具规模,科普软实力有所提升,初步建立了科普宣传队伍、形成了一定的保障机制。撰写《长淮东归记》等一批以江苏治水、淮安水利枢纽为背景的小说、散文。策划制作《江淮中流》等多部宣传片、《这里有座水工博物馆》科普书、创意设计纪念邮票、吉祥物、文创印章等。开发微信公众号自助讲解系统,将安澜展馆、水上立交等搬上“云端”,图文并茂、音视结合,科普宣传更加快捷,更易触达。年接待量达到数万人,涵盖大中小学生、业内同行和其他社会公众,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存在不足(1)景区科普建设认识不足景区虽然谋划实施了一些科普建设工作,但对科普建设要义认识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尚未形成整体思路和布局,科普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2)景区科普宣传有局限性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很好地发挥了灌溉、防洪、发电等作用,但从科普功能角度对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不够清晰、蕴含的科技价值和承载的科学知识普及不足,与水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文学艺术等涉水文化教育传播欠缺,导致科普核心资源展示不足,展示手段不够新颖时尚,各类标识标牌不够统一,缺乏与科普对象的有效互动、对实物教育运用不够灵活。(3)景区科普供需结合不够紧密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是联系景区和受众的桥梁。目前科普设施建设尚显不足,受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还较少,一些科普内容往往是以专业性文字叙述水利知识,并以展板等展陈形式呈现、传递给受众,尚未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无法有效激发受众的兴趣点。很多参观游览行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科普知识获取不是大多数参观者的主要目的,因此参观者本身学习意愿不强烈,景区科普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体系构建研究

  1.科普建设总体布局在对景区科普资源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根据突出主题、全面协调、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原则,提出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一心引领•两轴贯穿•三区联动”科普建设总体布局。其中,“一心”为淮河安澜展示馆;“两轴”中的横轴为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纵轴为京杭大运河;“三区”包括大运河文化博览区、南水北调科普体验区、枢纽历史展示区。景区科普设施建设应在总体布局的框架中按照一定主题进行。

  2.科普建设展陈方式根据展陈地点不同,水利风景区科普设施展陈方式可分室内场馆展陈和室外现场展陈两类,其中室内场馆展陈形式主要包括图文展板、视频播放、沙盘模型、实物展示、语音解说、互动体验等,室外现场展陈形式主要包括科普标牌、景观建筑、实物展示、语音解说、互动体验等。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科普设施展陈方式可根据实际选用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3.科普建设品牌推广根据景区科普资源的异质性特色,提出景区科普主题为“运道交汇地•活态水工馆”,其品牌推广宜采用“沉浸式+专题式”品牌推广模式,探索不同的品牌传播推广方案。沉浸式品牌推广模式主要指游客在完善的科普导引下,借助自助讲解系统,自主欣赏水景观、水工程、水生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科普教育。专题式品牌推广模式指紧扣科普资源特点,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开设专题课程。其中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宜加强与文旅研学机构的合作,开设研学课程;针对水利专业院校学生,重点科普水利专业知识,结合实体工程进行现场教学,可采取与相应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模式,使景区成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针对综合院校参访人员,重点科普基本水利常识和治水历史,做到寓教于乐,达到良好的普及效果。

  四、建议与思考

  通过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研究,认识到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应包括教育主题和内容设计、设施建设、活动组织、队伍与经费保障等。

  1.明确科普教育主题和内容在全面科学的水利风景区科普资源调查与评估基础上,根据景区各类特色水利科普资源明确水利风景区科普宣教主题和内容。科普教育主题和内容的规划设计应该在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阶段进行,规划设计的依据是水利风景区所蕴含的核心水利科普资源和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等相关科普资源。

  2.布局设置科普教育与宣传设施科普教育与宣传设施包括室内和室外展示的科普场馆、解说设施、标识导视设施、科普画廊、景观小品等,是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体系最为重要的硬件部分,也是水利风景区向公众开展水利科技与文化科普教育的基础设施。在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合理布局相应的室内外科普教育与宣传设施,并根据不同科普内容和展示方式规范建设好这些科普设施。

  3.组织开展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是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体系中十分重要的软件部分。目前我国水利风景区开展的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主要有科普展览、科普讲座、水利科技咨询、科普竞赛以及“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等,其内容涉及水利发展史、节水灌溉、水资源、水土保持、饮水安全、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水生态与水环境、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等领域。通过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有利于更好地传播水利科技文化、扩大水利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4.保障科普建设队伍与经费科普建设队伍与经费是做好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的重要保障。水利风景区科普队伍包括科普教育与宣传设施管理人员和解说人员,以及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策划人员和组织管理人员等。水利风景区科普经费体系主要包括筹集经费和支出经费两方面,相应的筹集经费主要包括政府拨款、捐赠、自筹、企业赞助等,相应的支出经费主要包括科普教育与宣传设施建设经费、科普场馆等设施维护和运行经费、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经费等。

  参考文献:

  [1]黄芳,等.对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利,2018(17).

  [2]汤勇生,等.水利风景区科普功能发挥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水利,2020(20).

  《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体系构建初探——以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为例》来源:《中国水利》,作者:吴卿凤 曹瑛 孔莉莉 张所新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