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论文

当代华语电影中的火锅意象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3-01-04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冒着热气的火锅,摆满桌子的各类食材,众人围坐在一起举箸畅谈……这个画面不仅在生活中让人熟悉,在影视作品中也并不少见。在影视作品中,饮食符号通过艺术创作被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早已不单纯作为道具而存在,而且成为蕴含着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审美意象。

当代华语电影中的火锅意象研究

  一、电影中的饮食符号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还是一种被赋予自身存在之外的含义的象征符号。在电影中,饮食符号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或是作为用餐场景的道具,成为叙事的载体;或是作为象征性符号,成为导演情感表达的依托、文化内蕴的表征;或是在一些影片中作为主体而存在,开辟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饮食电影”,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围绕饮食而发展,饮食符号还起着点明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比如李安导演的“饮食三部曲”都是借助饮食符号构成直观的隐喻文本来表达文化情感内涵,使电影具有观赏性的同时又增添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层意味。

  二、电影中的火锅意象

  火锅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蕴含着中国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且在不同的地域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国民性的美食。在当代华语影视作品中,火锅经常作为一种意象出现,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众人围坐在桌前畅谈、汤水沸腾时的“咕噜”声、锅内翻滚的热浪、冒出的蒙蒙蒸汽……通过视听语言对火锅的呈现,观众不仅实现了感官上的愉悦享受,也从火锅这一意象中感悟到由创作者建构的意义空间。

  梁文道曾说:“火锅取消了前菜和主菜的分别,从头到尾只有一种烹调的技法,吃的过程和烹调的过程合二为一,所有食材共时出现共时享用,每一种东西都染上了别的东西的味道,是彻彻底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的烹调和食用方法使火锅相较于其他饮食符号有着更为独特的意味,备受创作者和观众的青睐。创作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把火锅作为意象呈现在影视作品中,在不同的剧情环境下发挥其作为饮食符号的功能。

  三、火锅意象在电影中的内涵

  按照索绪尔的说法,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电影通过视听语言构建了符号的能指,通过不同的结构组成和表现方式,赋予其表面意义下的潜在含义,观众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感知经验等能动地分析出该视觉符号的所指,从而认同电影中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人类的饮食活动是一种蕴含着多元信息的文化现象,能够反映特定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特征,并表现出其特有的内涵。饮食符号也常被赋予某种隐喻或象征意义,比如中国的传统食物“饺子”就蕴含着丰富的所指含义,因其发音谐音“交子”象征“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又因形同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在电影《三更 2 之饺子》中,用婴胎做的饺子影射“孕肚”,具有象征生殖的意味。

  (一)团聚饮食文化早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彰显着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中国文化喜欢热闹、重视人际关系。中国电影中经常出现聚会、宴席的热闹场景,蕴含着中华民族讲究团圆、团聚的文化心理。而火锅更是大多数人聚亲会友的最爱,大家围一桌而食,共聚、共享、共谈、共乐的意味更浓。人们通常用一起吃火锅的形式来凝聚感情和维系关系,借助火锅传达自己的情感。梁文道也说火锅是最极致的团圆,因此火锅这一意象更能体现出团聚的内涵。

  (二)情欲孔子曾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中,告子主张“食、色,性也”,饮食和情欲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中外文艺作品有大量体现食色相连的作品。在电影中,经常用饮食符号来隐喻情感和欲望,从食物造型的影射,到食物与身体、性别的呼应,再到用餐过程中接触食物所引发的身心变化,都是饮食情欲化的象征。这种以食喻情的方式成为饮食符号的重要功能之一。电影中的饮食情欲化成为创作者和欣赏者表达和发泄的双重途径,也是银幕上美味情缘、饕餮虐恋的心理机制。

  (三)利益吃火锅一般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因而能从吃火锅的过程中折射出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火锅的共食特性使吃饭的人需要在同一个锅中分餐取食,在这个过程中火锅就隐喻着对利益的争夺,并随着吃多或吃少而得到展现。

  在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黑帮大佬们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的情节。电影《无间道 2》中,倪坤死后,手底下的国华、甘地、文拯、黑鬼几个人坐在一起吃火锅,合谋打算反叛倪家。这一顿火锅,就把四人之间的人物关系展露无遗,镜头画面中,四人在火锅餐桌上所占的比例相当,就代表他们已达成一致,准备共同瓜分所有利益。同时,对四人吃相的刻画暗示着每个人的不同性格,还为之后他们各自的命运做了铺垫。如甘地的吃相非常狂放,表面他是四人中最贪心的也是最无脑的一个。而国华在餐桌上始终表现得较为含蓄,也说明他考虑较多,最缺乏底气。这顿火锅也成为他们最后的晚餐,火锅局上表现出的他们各自的特点也与之后他们被杀构成了叙事上的联系。

  四、结语

  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饮食符号,火锅在影视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影视创作者有意识地将饮食符号嵌入作品中,在创新表达的同时,也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发扬光大。通过对火锅这一意象的分析,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影像文本的文化内涵,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梁文道.味道之味觉现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9.

  2.全芳兵,刘成新.电影《火锅英雄》中的隐喻符号解读[J].现代视听,2016(05):65-68.

  3.瞿明安.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饮食象征文化的表层结构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1995(04):45-52+ 13.

  《当代华语电影中的火锅意象研究》来源:《视听》,作者:任原杏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