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1-02-05所属栏目:社科论文
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安全是交通运输和出行的底线要求。随着超大城市交通需求持续增长,交通设施和运输服务强度的不断增大,交通安全保障和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并面临来自突发公共事件、新技术新模式、区域一体化等因素的挑战,交通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要健全“事前科学防,事中高效控,事后有效治” 的全过程交通安全和风险治理体系,进一步形成政府监管、应急联动、企业责任和公众参与的安全治理格局,有效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
截至2019年底,全国常住人口规模超过 1 000万的超大城市已有6个,达到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也已经达到10个,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超过3.5万公里,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200公里的城市也已经超过10个。超大城市基本都已经拥有了较为庞大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城市交通运行的安全管理越来越成为城市日常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超大城市需要主动应对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目标等一系列新要求,加强完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加以重视。
第一,规划设计嵌入交通安全理念。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前期阶段,推行精细化的安全设计,规划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体现可持续的交通安全。安全应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的关键要素,且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规划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在机场、港口、铁路枢纽、轨道车站、地下通道等人流、货流密集区域,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做到系统考虑,确保设施能力、组织管理、保障预案等环节全方位嵌入安全理念,并逐步上升到技术标准层面,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推进科技实施支撑体系,抓住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积极推进交通安全科学研究和科技应用。从交叉学科的视角,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科学研究,鼓励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综合用于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等技术方法,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提高交通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二.营造社会交通安全法治环境。健全完善交通安全责任体系。立足全方位,不仅要规范交通的使用者,也要规范交通的提供者、管理者以及所有可能会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突出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加强交通、公安、应急等职能主体联动。全社会普及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加强公众参与,深入推进安全防范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系统性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公众关于安全驾驶、事故救援、事故救助等方面的知识。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例,超大城市的小汽车保有量基本都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而我们的汽车文明还远未形成,在严格科学执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交通安全要从标准上升到法律。在健全完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将相关规定及时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避免当前从技术标准中寻找法律规定的情况,并以法律手段助力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交通安全立法要与时俱进,在新交通模式、新交通工具、新交通装备层出不穷的时代,交通安全立法更要及时跟进、及时更新,避免法律真空。在超大城市中,相对机动车而言,步行和非机动车群体的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仍不健全,依然存在违章骑行、交通事故致死率高等现象。需要尽快将非机动车管理办法上升为条例,保障城市慢行交通的公平和安全。
第三,提升交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超大城市交通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一是加强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及时防范化解重大交通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尤其要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治理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平衡关系,全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交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安全运输保障。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和变化,作为保障城市基础功能的交通系统面临诸多挑战,交通场所、交通工具人员大量集中、转换,也存在进一步扩散疫情的风险。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交通运输在保障医疗物资供应、维持人民正常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公路、地铁、公交、出租车都基本做到了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正常运营,有力保障了生产物资运输和复工复产,超大城市的交通健康安全防范、预防以及应急措施都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大考。二是提升交通安全防控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深化和完善交通运输平安体系,持续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下大力气减少重特大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牢牢守住交通安全生产底线。三是构建科技支撑的现代化应急体系。提升应急反应效能,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应急体系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北斗系统、自动驾驶以及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装备在道路运输、轨道交通、水上搜救等行业的运用升级,形成基于可视化保障应急指挥的“智慧决策”系统。
未来,超大城市的交通安全管理在应对潜在风险隐患的挑战时一刻也不能松懈,要让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交通出行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超大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来源:《上海城市管理》,作者:顾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