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11-17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语言和符号的系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特有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信息的传递与文化的传承作用。自从人类有了语言,人类的信息传播和互相交流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语言也促进了人类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快速发展进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经说过,语言是一种帮助人类表达和抒发情感并且进行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表达工具。此外,人们还通过自己的语言系统积累经验,传播知识,传承文化,认识并了解世界。手机新闻语言是传输社会新闻、消息的多元化符号和文本系统,是手机新闻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广义上来分析,是以文字、画面、音像等载体通过手机移动端传输的符号。从狭义上来理解,特指手机新闻语言。在历史上不同的新闻媒体发展阶段,传播的载体、方式、语言符号都会有很大的差异。随着移动端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手机用户量的增加和年轻的一代人对手机的依赖,使得手机新闻传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媒和电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市场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手机新闻、手机报在手机网络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可见,手机新闻的推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针对不同的受众,手机网络的新闻语言推陈出新,一些新的词语层出不穷。在手机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新闻资讯传播平台。这些多元化的语言和文本符号反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事实,更加立体地塑造网络新闻形象。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手机新闻的构成元素。
一、文字
无论是在传统的报纸新闻中,还是现在手机新闻中,文字是基础,是准确记录新闻消息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报纸中,文字记录的内容包括新闻事件背景、新闻事实、新闻观点及评论等内容。人们通过阅读文字来了解整个新闻事件。在现在的手机新闻中,往往将内容量大的新闻事件浓缩在新闻标题、导语和摘要里,形成了所谓的“标题党”,以标题来吸引用户点击、浏览,增加阅读量。当今的时代是碎片化的阅读时代,碎片化事件较多,受众往往更喜欢简练、概况性的语言。所以,手机新闻对传播者的信息交流和归纳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文章内容能够分层次合理叙述,并且用数字的形式提示文章标题,一方面有可能大大降低受众对文章阅读时间的心理预设;另一方面,阅读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也会大大增强。所以,在阅读者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用数字的形式提炼标题深受广大阅读者的欢迎。与此同时,移动微信终端的大量出现为新媒体受众提供了个性化、私密化的交流和阅读方式。手机新闻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每一位阅读者的阅读偏好进行分析,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做到“私人定制”,同时,手机新闻传播更加注重朋友式的信息交流,增进亲切感,更好地促进信息传播的效果。
二、图片
新闻图片可以充分运用先进的视觉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帮助传播和反映新闻的内容。它也是继文字之后,在电脑和手机上看到的新闻里出现数量和频率最高的信息符号。新闻图片的纪实性决定了它往往能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对新闻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一幅精彩的新闻画面胜过千言万语,同时还能很好地展示一个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与新闻情感倾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共鸣。因此,图片对于手机新闻的报道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图片的生动形象性和视觉冲击力为手机新闻吸引来大量受众,提高了手机新闻的阅读量,增强了手机新闻的用户黏性。目前手机新闻的图片形式和符号主要可以分为照片和漫画两种。这些图片内容源于真实的生活,起到了场景再现的作用。同时,为这些图片配以文字解说,无形中也渗入了记者的主观意识,增强了对舆论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新闻漫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与照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放大或缩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达到以小见大、发人深省、引起关注的目的。手机网络新闻中的漫画以某一新闻事实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手机新闻媒介的快速传播而充分发挥作用。它以一种形象化的新闻表现手法,融合了新闻性、批评性、艺术性,辛辣幽默,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新闻性是手机新闻漫画图片的最重要的特性,漫画必须反映的是新闻事实。在充分表现新闻性和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它必须具有很强的新闻评论性,针砭时弊,鞭辟入里。
三、视音频新闻符号
由于智能手机对使用的视频、音频文件有严格的存储格式和容量限制,加之视音频符号文件需要消耗的内存大、流量多,它们在传统的手机报和电视新闻中并不常见。但是,视音频新闻资料内容可以有效突出现场环境,增强受众的冲击力和直观感觉,它将是未来手机新闻的发展趋势。如浙江在线、甘肃手机报、萧山手机报等媒体就是在原有报纸新闻文章内容基础上,增加了音频表现形式,方便了受众在上班、乘车之余收听新闻。音频新闻符号具有感染力强、代入性强、感情丰富等特征,将其完美融入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有利于表现和塑造新闻人物形象,烘托和反映新闻事实,传达情绪,增强新闻节目的艺术活力。
四、结语
融会贯通地运用手机新闻的语言符号是当前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只有充分了解手机新闻媒体语言符号特征,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担负起新的宣传使命,推动手机新闻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长武.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传播价值与语言策略[J].新闻界,2009(06):115-116.
[2]董洪学,王景琳,杨桂玲.话语连贯的语境阐释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138-141.
《手机新闻语言符号系统研究》来源:《记者摇篮》,作者:邰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