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论文

英译本文化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探讨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11-02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不乏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反映了特定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活动方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也会将各自文化融入其中。因此本文以《红楼梦》杨宪益、霍克斯英译本为依托,通过分析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从生态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三个视角展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冲突。

英译本文化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探讨

  一、引言

  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深刻地描摹了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该书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红楼梦》作为一部集中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经典作品,学界不少人尝试对这部作品进行英译,其中广受赞誉的全译本是杨宪益版本和霍克斯版本。在《红楼梦》一书的翻译中,文化负载词是译者所遇到的最棘手的翻译障碍。文化负载词是每个民族语言中所特有的词汇和习语,是某一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它们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点。因此,本文以杨、霍两译本中对部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探讨对象,通过对两位译者不同的文化取向和翻译策略的分析和探讨,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从不同视角看中西文化冲突

  (一)生态文化的冲突

  环境对文化具有塑造作用,生态文化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长期生活在某一地域环境中的民族会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中也不乏带有地域色彩的表达方式。生态文化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特定的生态文化相关联,同时我们的文化也赋予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由于英语和汉语具有各自鲜明的文化体系,译者在翻译与生态文化相关的词语时,必然会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来顺应不同的文化体系,从中体现出中西方生态文化的差异。(1)……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等生事。杨译:……butlikeadogcountingonitsmaster’sbacking,youarealwaysmakingatrouble.霍译:……merelyencouragesyoutomakemischiefforusandabuseyourborrowedpowers.“狗仗人势”是出自《宝剑记》中的汉语成语,比喻坏人依仗他人的势力来欺侮旁人。这句话涉及到“狗”这个动物意象,在汉语中狗通常被认为是肮脏、卑微、带有贬低之意的,通常被用来象征地位低下、势利、不道德的形象。例如:狗眼看人低、狗苟营利、狗头军师、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词语。杨宪益夫妇翻译《红楼梦》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在翻译时他们采取了异化的手段,保留了汉语中“狗”的贬义形象,使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有所了解。而英语中也有不少与狗相关的表达,如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topdog(胜利者),从这些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狗在英语中的形象大多都是褒义的,象征着友好、勤奋以及忠诚。因此,霍译本中删除了“狗”这个意象,简单地用“borrowedpowers”将狗仗人势中的仗势欺人的含义意译了出来。这样做是为了顺应西方读者的生态文化,维护“狗”在西方读者心中的正面形象。从两位译者的翻译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态文化的差异,同样的动物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的褒贬色彩截然不同。(2):“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杨译:“Atoadhankeringforatasteofswan,”scoffedPing-erh.”霍译:“Whatanasty,disgustingman!”saidPa-tience.“Acaseof‘atoadonthegroundwantingtoeatthegooseinthesky’.“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汉语俗语,比喻人不自量力,妄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杨译本中保留了源语文化的因素,将癞蛤蟆和天鹅进行了直译,没有做任何改动;而霍译中则用“鹅”(goose)的形象代替了“天鹅”(swan)的形象。这是因为在英美文化中,鹅和天鹅所隐含的象征意义完全不同。传说瑞典国王曾经率军攻打城镇,城镇的居民就挂起一只鹅,讽刺其为笨鸟,因此就有了呆头鹅的说法,所以鹅在西方人眼中象征着愚蠢和自负。而天鹅则象征着高贵优雅以及才华横溢,英语中有aselegantasaswan的表达,swansong也被用来比喻文艺作品的绝唱。所以,霍克斯在这里把和癞蛤蟆放在一起比喻的天鹅换成了鹅的形象是为了顺应目标读者的文化习惯,也体现了中西方生态文化的差异。

  (二)宗教文化的冲突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态度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国家流传的宗教信仰也不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是最为主流的,包括东正教、新教和天主教等各种教派。在东方,人们普遍信仰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红楼梦》是集中反映东方思想文化的巨著,因此其中有大量与宗教相关的内容。(3)“世人都晓神仙好”杨译:“Allmenlongtobeimmortals.”霍译:“Menallknowthatsalvationshouldbewon.”在杨宪益的译文中,他将原文中的“神仙”翻译成了immortals,“神仙”一词源于道教概念,指能够超脱世俗、长生不老之人,而immortals单词本身的含义就是长生的、不朽人物,因此杨译中选择这一词正好表达出了道教概念中人们追求长生不老、不朽不衰的思想。然而,在霍译中,他将“神仙”翻译成“salvation",意为救赎或拯救,也属于宗教概念。西方基督教中有“七宗罪”的说法,人们在世间会犯下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七宗原罪,人们只有信仰上帝和自我救赎,才能在死后净化灵魂、进入天堂。由于两位译者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体系,因此,在翻译时杨宪益选择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道教思想的词汇,而霍克斯则用基督教的救赎思想来表达得道成仙这一概念,让西方读者可以获得思想上的共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宗教的作用都在鼓舞人心,给人以精神引领,但中西方文化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宗教体系和信仰。(4)“这么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杨译:“Howcouldahellionlikethatbeafraidofaconcubine?”霍译:“Ifshe’sreallyaharpyyousaysheis,howcouldshepossiblybefrightenedofamerechamber-wife?”此处“夜叉”是梵文里的音译,最初源自印度神话,指一种能够腾飞吃人的恶鬼,矫健而隐秘。因此,夜叉又被用来比喻相貌凶狠、丑陋的人,后来人们又用母夜叉来形容脾气火爆的悍妇。杨宪益根据“夜叉”的比喻义将其意译为“hellion”,源于方言最初指调皮捣蛋的孩子,后用来表示凶狠、惹是生非的人。杨宪益选择这一词是为了突出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张扬而又火爆。而霍克斯将“夜叉”译为“harpy”,harpy是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一种鹰身女妖的怪物,比喻贪婪残酷、凶狠的女子。此处霍克斯巧妙地在读者所熟悉的西方文化中找到了与夜叉相对等的概念,有助于西方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虽然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符号,但各国文化中总有共通之处,在翻译中找到对等的文化概念有助于译者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思想。

  (三)语言文化的冲突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语言中最凝练的就是俗语。汉语俗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概括出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包括谚语、歇后语和常用语等,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文化涵义。由于俗语具有浓厚的文化特性,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处理俗语时,就需要根据译入语的文化习惯作出适当调整。(5)“一龙生九种,种种个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杨译:“Adragonbegetsnineoffspring,eachonedifferent.”Andinevitableamongsomanyboystherewerelowtypestoo,snakesmixedupwithdragon.霍译:“Thereareninekindsofdragonandnotwoarealike”.Wheremanyaregatheredtogetherthewheatissuretocontainacertainamountofchaff...此处“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是源自《西游记》的一个典故,用来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龙”是中国文化中虚构的神兽,在古代象征着地位尊崇的帝王;而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合在一起。由于杨宪益夫妇是以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来翻译《红楼梦》的,因此在翻译此处典故时,杨译保留了dragon,snake这些汉语源文本里的意象,将龙蛇混杂进行了直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翻译,让读者在读懂文章的同时也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有所了解。而霍克斯在翻译时,由于西方文化在此处的空缺,以及本着让西方读者了解《红楼梦》这个故事的目的,因此他省略了龙蛇这些概念,而是用西方读者熟悉易懂的“小麦里混着谷壳”的比喻,来说明同胞兄弟之间的差异。此处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两位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通过,杨宪益通过异化的翻译策略来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而霍克斯通过归化的翻译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同时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语言表达中的差异。(6):“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杨译:“ShelookedmoresensitivethanBiGan,moredelicatethanXiShi.”霍译:“ShehadmorechambersinherheartthanthemartyredBiGan;AndsufferedatithemorepaininitthanthebeautifulXiShi.”这句话出自典故其中包含两个历史人物,比干是殷商时期的重臣,据说他有一颗生来就有七个洞的七窍玲珑心,因此聪明无比。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孱弱之态成为了美的代名词和化身。原文用比干来与黛玉相比,是为了突出她的聪慧;将黛玉与西施作比则刻画了她的娇弱之美。在杨译中,他并未拘泥于原文而是采用意译的方法译出了原句的内涵和比喻义,并且标注了注释,属于用文内加注的方式进行补偿解释,便于读者了解此处作者列举比干和西施的用意。而霍克斯则采用直译的手段,按照原文字面意思进行翻译。霍译将“多一窍”译成“morechambersinherheart”,容易对西方读者造成误导,因为正常人只有两个心室,这里显然是译者对典故蕴含的引申义不够了解。原文本身“多一窍”也并非是说黛玉真的心室比别人多,而是想说明她的聪慧。因此,杨宪益的翻译更加简洁易懂,减少了读者的阅读负担。

  三、结语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翻译时也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文化取向。杨宪益夫妇的翻译目的是想要传播中国文化,因此译文中对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较多地进行了直译,保留中国文化意象。霍克斯为了带给西方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在翻译中将部分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意译,拉近原文与西方读者的心理距离。本文只是浅析《红楼梦》中所涉及的部分文化负载词,希望从翻译对比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同时从不同版本的翻译中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参考文献

  曹雪芹、高鹗1987《红楼梦》,岳麓书社。

  赵建忠2000《<红楼梦>在国外传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冯庆华2006《<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孟兆芬2012《从<红楼梦>的英译看中西文化的冲突》,《赤峰学院学报》第1期。

  王琼2014《<红楼梦>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

  Hawks,D.1977TheStoryoftheStone.London:PenguinBooks.

  Yang,X.Y.1978ADreamofRedMansions.Bei-jing:ForeignLanguagePress.

  《英译本文化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探讨》来源:《汉字文化》,作者:宋佳妮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