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8-12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曾提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意见。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也要重视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识,使学生具备用英语描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本土文化和英语文化,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研究背景
语言既是一种交际手段,又是一种文化载体。有学者把语言课堂上的文化信息划分为三类:目标语文化、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目标语文化是指以学习者所学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文化。通过对目标语文化的学习,学生可能会对他们正在学习的新语言感兴趣,或者对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有更深刻的认识。本土文化是学习者自己国家的文化,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积极的文化认同感。国际文化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也可以是关于全球性的文化话题。没有文化的语言是不可想象的,没有语言的文化也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有学者认为,文化是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种语言技能。基于文化的重要性,很多研究者提到了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中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引入。英国著名语言学专家Michael在1994年就说过,英语教师同时也应是文化教师,要有了解分析本土文化和目标文化的能力[1]25。所以,外语教师应该意识到外语课堂中文化的地位,并应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2]。由于目标语文化和本土文化放到一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语文化,因此要让学生有机会同时思考、构建、表达目标语文化以及自己的本土文化[3]93。所以,教师在第二语言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而不仅仅是去传播和教授目标语文化[4]56。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学生可能会更多地意识到文化差异,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基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要重视文化教学,在教授英美文化的同时要融入我们的本土文化。这种融合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跨文化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
2本土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现状
2.1教师对文化教学不够重视
当前,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并未把本土文化教学放在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首先,教学大纲中的语言教学工作量大,而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未能及时更新,他们仍偏重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公共英语课程为例,教师的教学流程基本上为课文导入、单词讲解、课文讲解以及课后练习,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课文语言点的教学与练习上。导入部分偶尔会涉及文化,前提是涉及的文化点跟本单元话题相关,所以,并非每一单元的讲授都会涉及文化。另外,由于导入部分通常占用时间较短,所以即便涉及文化,教师的讲解也较为简略,并未达到文化教学这一高度。其次,对很多教师来说,教文化似乎比教语言要难。无论是对英语文化教学,还是对本土文化教学,教师多多少少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是因为他们并未接受过或者很少接受过跨文化教育。换句话说,很多教师在文化教学上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亲身经历。教师在文化对比上的努力也不够。究其根源,这跟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有关,他们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至连简单的文化知识,比如节气、节日风俗之类,都不能准确地讲解。再次,有些教师甚至会避开文化教学。他们觉得自己的责任是关注文化之外那些能够让学生取得高分的语言技能,他们更关注学生在学校或者全国性测试中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表面看,考试高分确实能直观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但对高分的过度重视无疑会影响文化教学。
2.2教材缺乏本土文化题材
长期以来,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每单元的课文话题基本上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相关,缺少中国本土文化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基本都是通过分析这些描述西方文化生活的课文来讲解英语语言知识。这些课文通常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点不多,教师有可能只是在课文导入时做一些简单的中西文化对比。近年来高校使用较多的《新视野英语教程》《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等公共英语教材,虽然经过两三次改版,但是在课文内容选材上仍然是以英美文化为主。通过课文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固然是必要的,但如果过于以英语文化为主,学生便会忽视对本土文化的学习。
2.3测试未涉及文化内容
本土文化与高校英语期末考试结合度不高。公共英语作为基础课程,考试延用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传统题型。但考试内容主要源于课本,并未融入本土文化内容。而测试具有很大的指向作用,测试中不涉及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内容,学生也很难不忽视这部分内容。
3本土文化教学融入英语课堂的途径
3.1教师需转变认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责任。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能力的责任。因此,教师不仅需要讲授语言内容,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也要讲授文化内容,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且在文化教学方面,教师要突破以往的表层介绍,要深入探讨,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学生只有在头脑中有文化储备,才能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才能在跟西方人的交流中找到更多的文化话题。要丰富学生的本土文化知识,教师要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文化教学的保障。英语教师不仅要懂西方文化,更要懂中国文化。比如当课文中谈及“美国梦”时,教师不仅要了解美国梦的内涵,也要清楚“中国梦”的内涵,通过二者的对比,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中国梦,用英语该如何去表达、去阐述中国梦。另外,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教师要坚持阅读ChinaDaily等权威英文中国报刊、中国古代文化名著英译版、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等,通过各种渠道的输入来增加自己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储备。此外,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传统文化培训及讲座,扩大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
3.2英语教材中增加本土文化成分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学者强调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土文化的作用。这些学者认为,学习者的本土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一样重要。在第二语言课堂上,教师要考虑到英语国家文化和学生本土文化的联系。对学习者来说,本土文化会对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因为本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对比、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学者认为,把本土文化融入第二语言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对这门语言的“陌生感”。如果把本土文化融入教学材料,那么学生在学习新的语言时就会更容易,因为这门语言是在学生已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包括教材在内的语言教学材料应该覆盖一定量的文化内容,并包含不同起源的文化成分。在内容上,英语教科书应采取平衡的方式覆盖来自学习者本土、英语及国际领域的文化成分。不同文化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都包含在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另外,教学材料的选择既要立足于学生目前及未来的需求,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有研究表明,本地文化材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也能帮助学生扎根于自己的家乡文化。那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编者可以增加一些介绍高校所在省份文化的内容,或者高校也可以组织教师编写一些内部教材。比如我校地处河南,学生生源地也多是河南,结合这些情况,教师可编写一些关于中原文化的内容,此举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用英语如何去描述这些内容,也能增加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3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过去,语法教学在英语课堂上占据重要地位,但这种教学优先考虑英语文化成分,早已不再适合现在的语言课堂。在文化与语言教学的融合上,我们应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知识教学法、对比法、跨文化交际法等。知识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提供英语日常生活习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及信息,教师可用此法加大对学生英语文化的输入。对比法可帮助学生留意英语文化与本土文化间的相似与差异,使他们寻找不同文化间的联系。教师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比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对比“龙”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对比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法重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一些相关话题的活动,使学生能够跳出课本参与互动。总之,教师应通过多手段的结合,积极提高文化教学效果。
3.4重视测试的导向作用
测试最应体现教师所应教、学生所应学的内容。因此,基于测试的导向作用,英语教师要在公共英语期末考试试题中加入中国本土文化内容,以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重视。比如,自2013年12月起,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翻译部分内容的选取上就采用了来自中国文化、历史、景点的话题。高校英语教师在期末出卷时可以借鉴这种作法,在阅读理解部分使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文章,翻译部分选择以我国文化为话题的段落。这种以测试促学习的方式,可大幅提升本土文化与英语课堂的融合度。
4结语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守仁教授在2016年就提出,外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的外语去说服人、引领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5]。在中国文化加速向世界传播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堂上不仅要教授英语基本知识,也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相关英语文化词汇,以更好地把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作者:刘怡然
本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相关推荐谈英语本科教学阶段英语语言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