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8-10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饮食行为问题儿童是指儿童在饮食行为中养成吃得少、吃得慢、厌食、挑食、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若病情不及时发现并控制,会直接导致患儿机体营养水平下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者出现智力发育缓慢、免疫功能下降、贫血等症状,不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1]。因此,临床上需要尽早纠正患儿的饮食行为,并进行饮食行为指导。本次研究,分析了临床综合干预对饮食行为问题儿童的干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门诊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饮食行为问题儿童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85±0.72岁),观察组(37例,男14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57±0.82岁)。分析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干预,包括父母喂养行为教育、补充患儿缺乏维生素等,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干预,(1)患儿诊断出饮食行为问题病情后,门诊医生根据患者的IMFeD调查问卷得分分析患儿饮食行为问题原因,并进行对症干预。(2)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饮食指导,餐前需要禁止零食摄入,规定进餐时间,针对挑食患者或胃口差患者,不能强制性改善患者饮食,可采用诱导方式,逐步改善患儿的饮食行为,为患儿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每周到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一次IMFeD问卷调查复查,分析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调整饮食行为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干预两个月,检查患儿的饮食行为情况。
1.3 疗效标准
收集患儿干预前后的饮食行为情况,采用IMFeD问卷调查,对患儿的偏食情况、不良进食习惯、父母过度关心、胃口差、害怕进食和潜在疾病6个维度共17个条目调查分析,采用等级评分方法,0-5分,0分表示患儿症状明显,5分表示患儿无症状,总分85分,分数越低说明患儿饮食行为问题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患者IMFeD问卷调查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n=30)治疗前IMFeD评分(21.35±4.24),治疗后IMFeD评分(45.56±6.17);研究组(n=37)治疗前IMFeD评分(20.84±4.52),治疗后IMFeD评分(57.75±5.86);(治疗前:t=0.472,P=0.639;治疗后:t=8.269,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IMFeD问卷调查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IMFeD问卷调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讨论
据流行病学显示,儿童饮食发病率约为30%,多发于2-6岁患儿,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疾病因素等。分析其饮食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胃口差、偏食、不良进食习惯、害怕进食4类,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足情况,生产发育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并且伴随着器官损害、贫血等症状,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同时,由于患儿饮食行为问题会直接导致患儿的口腔咀嚼功能下降,进食技能和口腔功能远低于正常儿童水平[2]。因此,对饮食行为问题患儿进行健康饮食行为指导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采用综合干预的干预路径为:对患儿进行IMFeD问卷调查,定期检查患儿的饮食行为改善情况,并进行对症干预,提高患儿饮食行为改善情况[3]。同时在儿童保健门诊实行IMFeD问卷调查使用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高,相较于常规指导方法来说,改善患儿饮食行为问题的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IMFeD问卷调查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IMFeD问卷调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说明对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采用综合干预,有效改善其饮食行为。
综上所述,对饮食行为问题儿童实行临床综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儿童饮食习惯,对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
研究儿童保健门诊对饮食行为问题儿童干预的价值相关推荐儿童医院急诊信息系统设计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