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工业论文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8-03所属栏目:工业论文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建筑物基础必须保证结构形式的安全及规范。当然,随着我国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于深基坑施工深度一般在地下5米及以下,这样就带来了各种问题,不仅考虑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也显得更加重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减小安全隐患,从而加快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因此,在施工前应按照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确定施工技术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1深基坑的含义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以及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深基坑施工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有严格的技术施工方案,还要求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从而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深基坑支护的形式因建筑物的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基坑支护一般有多种形式,有的是为了施工方便而临时搭设的结构形式,还有的是支护的结构作为永久性工程而采取的支护措施。由于深基坑支护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及安全人员应做好充分的保证措施。

  2深基坑施工的特点

  2.1深基坑施工的区域性

  深基坑施工过程具有较强的地区特性。如砂土地基、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地理环境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支护形式。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也有差异。因此,基坑施工应因地制宜,支护形式也相应改变。

  2.2深基坑施工的危险性

  由于深基坑施工的基础深度较大,安全措施稍有疏忽,很容易形成安全事故,给工程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因此,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塌方事故。同时,需要设置排水设施的基坑,应做好充分的降水、排水工作,必要时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

  2.3深基坑施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深基坑施工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合理选择支护形式。深基坑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准确的地理勘测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同时,深基坑施工前需要专家论证,专业技术要求高,需要测量、验算等严格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工程的顺利实施。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3.1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选择

  深基坑支护形式应结合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以及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目前,常用的支护形式有混凝土桩墙、地下连续墙、土钉墙、锚杆和排桩等。为了更好的发挥支护结构的作用,施工前应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选择最佳的支护形式将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完成。合理的选择支护形式,才能保证基础的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3.2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合理编制

  在选择合理的施工支护形式后,应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支护施工的参考依据。因此,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基坑的边缘距离及堆放物的重量,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地质及水文条件,科学合理的计算相应数据,为更好地完成支护施工做好基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支护施工的安全。3.3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控制3.3.1深基坑支护的事前控制深基坑支护同其他建筑施工部位的施工一样,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安排施工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基坑支护施工前,必要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施工前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深基坑支护施工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安全隐患,减小施工风险,做好事前控制。3.3.2深基坑支护的事中控制深基坑支护过程是整个支护施工的关键部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十分重要。深基坑支护施工不论对技术指导人员还是施工作业人员都要求十分严格。只有严格施工控制管理,才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支护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同时也不能改变钢筋网间距以及放坡系数,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具备条件时可以对过程实施监督并跟踪控制,有效避免施工计划的偏离,及时控制施工不利因素的发生。深基坑施工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土方开挖。施工时,现场工作人员应按照原来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员施工。同时,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由于深基坑施工难度大,耗费的时间长,为有效的组织流水施工,需要各个施工队的有效配合。因此,施工单位还必须做好各个施工专业的搭接施工,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分层施工或分段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合理分配和调度资源,避免窝工以及机械的闲置,减少工程建设成本。当基础施工有降水内容时,施工单位应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及时观测水位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扩大。3.3.3深基坑支护的事后控制深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应配合相关的人员做好验收工作。同时,现场工作人员应注意对已完成部位的保护,避免其他施工环节造成破坏而进行修补。深基坑支护完成后,应派专人进行观测,记录支护结构的变化情况,保证施工资料的完整性。现场人员还应对基础的沉降等进行监测,发现隐患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4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4.1锚杆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技术的原理是采用锚杆钻机钻到一定的位置后,向孔内注入水泥浆,达到护壁的效果。然后再穿入钢绞线,进行多次的补浆后,待升到安全位置后再锁定。锚杆的施工流程: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实际的锚杆位置进行测量,当锚杆机达到规定位置后,调整钻杆的倾角和水平位置。如果钻孔过程中发现障碍物应当立刻停止钻孔,并立即上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解决问题后再进行钻孔。其次,待钻孔到规定的位置后,取出钻杆,检查锚索,配合其他人员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及记录。

  4.2混凝土桩墙

  混凝土桩墙是一种灌注桩。它通过地基钻孔后,将混凝土灌注到孔内。灌注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场地的平整性,从而保证钻孔质量,为混凝土的灌注打下基础。钻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深度和孔径,然后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入孔内,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强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支护施工前,应先确定桩孔的分布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能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在钻孔过程中,合理控制钻孔速度,避免钻孔速度过快给孔壁造成破坏。另外,下放钢筋笼时,注意定位环的标志,确保位置正确。当采用导管引导的方式浇筑混凝土时,避免混凝土的离析现象。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浇筑,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按要求施工。

  4.3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墙及排桩连续墙是支护施工常用的技术方法。这种施工方法主要由防渗帷幕、支撑、维护墙等部分组成。地下连续墙施工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常被用于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振动小,噪声低,防渗性能较好,而且墙体的刚度大。地下连续墙施工较灵活,可以与逆作法、内支撑法结合使用,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强度。另外,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占地面积小,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的有限空间,更好的利用已有的资源。地下连续墙适用范围较广,不论是软地基,还是岩石地基等,都可以采用地下连续墙这种结构形式。随着连续墙范围的扩大,这种结构发挥更加高效经济的功能。

  4.4逆作拱墙支护施工技术

  逆作拱墙施工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使用逆作拱墙对基坑进行支护时,应选择具有合理平面形状时,可以采用逆作拱墙作为支护结构的形式。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常常采用的形式是椭圆形闭合拱墙、圆形闭合拱墙等。逆作拱墙支护技术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这种施工方式可以分多段进行。当基坑的一边或多边不能够起拱时,可以采取能够水平传力的钢筋混凝土直墙加型钢内支撑的混合支护体系。当基坑周边没有条件起拱时,可在有条件起拱的周边采用拱圈支护,在没有起拱的坑边处采用钢筋混凝土直墙加型钢内支撑的结构进行支护。这种结构受力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度高,可以节约工程投资。逆作拱墙主用适用于基坑深度小于12米、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在三级范围内的工程中。

  5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在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复杂多样,对施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建设成本。大型混凝土工程常常采用安全可靠的维护围护结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混凝土的施工范围,为建设工程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建设工程施工使用的深基坑支护形式也朝着多样化的形式发展,合理选择支护的形式,才能使其发挥性能,从而有效的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

  6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进步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开始朝着地下的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建筑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形式,将大大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传统的基础支护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的施工要求。因此,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不仅能够提高整体工程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先芹.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0):206-207.

  [2]卫国芳.论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J].居舍,2019(26):36-37.

  [3]王洪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6):42-43.

  [4]张宇.试论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工艺[J].低碳世界,2019,9(08):160-161.

  作者:李世仲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分析相关推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