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论文

金融供给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7-29所属栏目:经济论文

  

  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一个结构合理的金融供给体系,这离不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文章从股权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结构不合理、金融资源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金融资源供给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匹配等主要结构性问题入手,提出通过优化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强化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找准金融资源服务的重点等措施,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金融供给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1引言

  伴随着金融逐步回归本源,金融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开始凸显,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不优,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结构失衡等结构性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入2019年,中央全面提出了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路,习近平同志关于“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等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在我国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优化金融供给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2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金融供给结构问题分析

  2.1股权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结构失衡

  不同的融资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其适应的融资主体也有区别,只有融资结构和实体经济结构相适应,金融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当前,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构成来看,存在不合理的因素:第一,股权性融资比例过低,不足以支撑新经济的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在帮助创新型企业成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国外新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股权性融资占比大的资本市场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为培育创新型企业龙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我国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来支持实体经济,因此,我国的资本市场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努力提高股权性融资比例来支持新经济的发展。第二,债务性融资比例过高,使金融体系潜藏巨大风险。从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来看,在所有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占绝对优势,而且从信贷资源的流向看,国有企业、房地产贷款占银行信贷总规模的比重高且持续上升,而民营、中小微企业贷款所占比重非常低,且呈持续下降趋势。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结构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经济下大量的企业都是中小、民营企业,甚至很多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现金流,所以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融资来支持他们的发展。从直接融资中的债券融资来看,能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也往往都是大型的成熟的企业,这都不利于我国经济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升级。此外,从金融的本质上来看,企业的高杠杆就意味着高风险,很容易演变成金融危机,因此,在高杠杆背景下,难以再通过大幅举债发展经济。融资方式的结构失衡,造成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非常不利于金融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2.2金融资源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脱实向虚”倾向,主要表现为过多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也就是过度金融化。一般而言,适度的金融化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过度金融化则会诱发过度的金融投机活动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当金融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实体经济的平均收益率时,大量的资金就会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向金融部门,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每年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实体经济能够直接获得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剩下的部分就是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这至少会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一轮后,最终还是会到达实体经济,循环次数越多,中间环节就越多,每经过一个环节费用就会增加一次,当资金到达实体经济时,其成本也就被推得很高了,让本来就融资难、融资贵的实体经济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必然会催生很多用于炒作的金融工具,而引发过度的金融投机,诱发资产泡沫。因此,要严格限制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让更多的金融产品直接对准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服务。

  2.3金融资源供给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匹配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资源供给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有效对接。然而,当前我国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内部配置效率并不高。首先,大量金融资源流向房地产投机投资领域。除了信贷规模中较高比重的房地产贷款外,还有大量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理财资金流向房地产投资投机领域。进入21世纪,房地产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过度的繁荣也催生了房地产泡沫,房地产领域的高杠杆和房地产泡沫已成为中国实体经济领域蕴藏的最值得关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源。其次,大量的金融资源被国有企业占据。相比规模小资产少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国有企业因为有足够的抵押物更容易从金融体系获得融资,国有企业债务占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比重高且仍在不断攀升,不仅造成金融资源被大量低效的国有企业挤占,导致产能结构失衡,也会连累金融业,增加诱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风险。再次,家庭高负债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很多家庭处于高负债状态,流动性风险逐渐显现,对消费形成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同时也使居民储蓄率下降,削弱了高投资的基础,加剧了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和实体经济运行的风险。最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微企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它们获得资金的途径少,且融资成本高。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内部配置的结构不合理,不能引导经济资源流向高效率的行业和部门,给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

  3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3.1优化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

  金融体系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过于集中,要平衡好股权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比例关系,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增强金融体系分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第一,要提高股权性融资比例。要健康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提升股权性融资方比例:其一,要充分发挥股市的融资功能,努力提高资本市场的“包容度”,形成“有进有出”的良好市场生态,更加高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二,要高度重视私募股权经济的战略作用。私募股权基金作为新型的金融产品供给,在推动生产要素向更具前景和活力的领域转移和集聚,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私募股权基金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一定要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第二,要优化债务性融资。其一,要规范非标资产和场外市场。非标市场和场外市场在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有着很大的潜力,重点要解决好透明度不高、定价机制缺失、交易流动性差等问题,这有赖于金融科技的大力发展。其二,要进一步深化债市改革,通过有效竞争提高市场稳定性,并借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其三,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让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安心地提供低成本服务,更好解决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2强化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

  高质量的金融才能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防控好金融风险。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切实防范化解引起市场各方警惕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风险领域,遏制各类非法违法金融活动。完善监管制度,通过金融监管政策来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非法集资等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落实协同监管机制,更加高效地防止金融风险的蔓延和扩散,为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的经济金融环境。另一方面,要用金融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制度安排之一,货币政策往往侧重于短期总需求调节,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重点在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财政政策则主要通过减税降费和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重点是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推进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3找准金融资源服务的重点

  找准金融资源服务的重点要求金融资源能够高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首先,要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和规范发展。其一,要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体系。全面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安排,助力打好国家扶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聚焦重点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改革推进、聚焦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切实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其二,要探索创新适应发展大趋势的金融产品。要努力丰富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的金融产品,设计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和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广民营企业债券、股权融资支持工具,促进新经济增强活力和金融市场优化配置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加深和拓展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深度与广度。综合运用多方联动配套的政策工具、企业融资增信、可持续商业模式等举措,推动金融供给的持续增量扩面和提质。最后,还要通过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精准捕捉实体经济发展中对金融需求的偏好,打通金融资源流向的实体经济的渠道,为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信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昌,尹江燕.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趋向[J].浙江学刊,2019(1):91-95.

  [2]张雷声.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研究[J].毛泽东研究,2019(11):4-13.

  [3]成学真,黄华一.金融结构理论体系划分研究[J].经济问题,2016,442(6):7-13.

  [4]邱兆祥,刘永元.维护金融稳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J].理论探索,2018,234(6):76-82.

  [5]黄涛,李浩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与路径选择[J].改革,2019(6):73 - 83.

  《金融供给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来源:《中国市场》,作者:王小艳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