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社科论文

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对策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7-24所属栏目:社科论文

  

  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不仅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窗口,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资源获取、个性化增值服务等多功能的服务平台,因此,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34所高等院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进行调查,分析其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进行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对策

  1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调查

  1.1调查对象

  本文通过网络浏览的方式对河南省内有代表性的34所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进行了调查,因河南中医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平顶山学院、郑州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7所图书馆网站不能正常访问,故对27所省内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在页面布局、资源检索集成、特色资源、移动端是否自动响应、我的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社交媒体、机构知识库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查。被调查的高校涉及到郑州、开封、新乡、焦作、信阳、洛阳、安阳、周口、驻马店等9个城市,可以较全面的反映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情况。

  1.2门户网站建设的具体调查情况

  本文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对上述27所省内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进行了详细调查,并针对门户网站的页面布局、资源检索集成、特色资源、移动端是否自动响应、我的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新媒体、机构知识库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在页面模式方面,省内27所调查对象约78%的门户网站采用单页面模式,这种传统的页面模式虽然结构清晰,但是随着图书馆门户网站功能模块的逐渐增多,不能有效地展示网页内容。在资源检索集成方面,近一半省内高校实现了馆藏资源的整合搜索,大部分高校将馆藏资源与超星、读秀、知网、百链、E读、百度学术、CALIS、图星等嵌入式搜索整合到一个检索框内,以使用超星、读秀居多,但真正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却只有郑州大学的启明搜索和商丘师范学院的读秀一站式搜索。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被调查对象中仅有近60%的高校建设了代表本校特色的数据库,比如郑州大学的珍善本图书、河南地方文献;河南农业大学的鸡研究专题数据库;河南理工大学的文库、本校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民俗文化专题数字图书数据库等;新乡医学院的SCI论文榜等,但还有近40%的院校并没有开展特色库或自建库的建设。在被调查的27所高校中,仅11%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能自动适应不同移动设备屏幕尺寸,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门户终端移动访问体验效果不理想。随着“我的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功能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但是还有约30%被调查的省内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依然没有实现我的图书馆功能,仅有40%高校实现了移动图书馆功能服务。在开通了“移动图书馆”的10所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中,绝大部分使用“超星移动图书馆”,但是还存在部分高校需下载APP才能实现馆藏资源的检索但不能正常阅读,体验效果不太理想,甚至不能实现预约、续借、新书通报、评论互动等多功能服务,没有真正满足读者通过手机移动端动态享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需求。在被调查的27所省内高校图书馆中有近50%的门户网站并未建设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栏目,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应与时俱进,进行更新完善。机构知识库(简称IR),是由特定机构建立,并用于收集、长期存放机构内部产生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可供用户共享和交流的平台[1,2]。可是在被调查的27所高校中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中原工学院3所高校实现了IR功能,河南省高校图书馆IR的整体建设状况与国内知名院校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2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不足

  2.1门户前端体验不理想

  目前河南省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采用单页面布局,①随着图书馆业务模块的逐渐增多,单页面布局已不能较好地向用户展示门户网站资源与服务功能;②单页面网站的页面切换加载慢、不流畅,用户体验差,尤其是在移动设备上。据调查统计得知,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门户终端移动访问体验不理想,以计算机作为读者访问终端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界面,设备单一化,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校园移动浏览需求。

  2.2数字化资源整合不深入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还有一半高校图书馆没有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整合并展示给读者,大部分只是将资源通过导航或列表的方式罗列出来,读者搜索资源耗时耗力,不利于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差。

  2.3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不到位

  通过调查统计得知,河南省仅有3所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开展并实施了本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省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还处于犹豫观望状态或建设初期。作为资源共享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省内高校图书馆并未充分利用其建立信息资源存储平台的优势条件,以致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数字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保障[3]。

  2.4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服务推广不深入

  目前河南省内高校开通微信、微博社交媒体的图书馆门户网站仅有一半数量,说明还有一半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与理念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甚至还有少部分院校在更新微博消息方面比较滞后,难以快捷、准确地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2.5特色库建设不完善

  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应突出本馆特色服务、特色资源、特色学科等核心内容,才能提升本馆门户网站的知名度,将门户网站传播文献信息、知识享用发挥效用最大化。但是,在被调查的27所高校中,仍有占总数41%的院校图书馆并没有建设体现本馆特色的数据库。此外,经调查得知部分高校图书馆珍贵的馆藏文献、独本等只能在图书馆阅览,读者查阅文献时会在时间和空间上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文献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迫在眉睫。

  3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对策分析

  3.1增强门户前端的良好体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47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9.1%,可见,使用手机移动端的用户规模远远超过了传统PC的网民规模,大学生也已成为使用移动设备的主流军。因而,从满足读者移动浏览需求和增强网站内容的拓展性考虑,可采用多页面布局模式和响应式设计,不仅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新增资源与功能服务,而且提高了用户移动端的使用体验,力图为读者呈现界面友好、体验优良的现代化图书馆门户。

  3.2深入数字资源整合

  加快省内高校图书馆各类资源整合的进程,实现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力图实现全部资源的一站式检索,为读者提供便捷、精准的查询搜索服务功能。

  3.3开展以特色数据库为基础的机构知识库建设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既可以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特色学科的建设。但是,据统计分析得知,被调查对象中有近40%的高校没有开展特色库的建设,仅有3所高校图书馆实现本机构知识库的功能服务,上述调查数据说明河南省特色数据库与机构知识库的整体建设状况不容乐观,需要我们积极应对。①应积极投入本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并保证其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②将丰富多元的本馆特色数据库作为开展本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坚实基础,通过丰富与完善特色数据库,从而搭建具有本馆特色学科、专业的机构知识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4积极推进微媒体服务

  随着“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逐渐向以微信、微博为基础的微媒体服务模式转变。①省内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加强与读者用户进行实时交流,增强用户使用体验。②应根据读者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信息[4],向读者提供精准性服务。③借助微媒体平台提升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用户。

  4结束语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的整体状况可见一斑。我们不仅要将网站的优势进一步发扬,更要针对不足进行优化完善,从而更加丰富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提升读者用户访问体验,向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凯文,刘芳.网络科学信息资源“公开获取运动”的模式与方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8~41,3.

  [2]成建权,朱咫渝.基于知识转移的机构知识库建设探讨[J].现代情报,2008,(7):165~168.

  [3]管莹莹.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比较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11):134~136.

  [4]徐翠艳.“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微服务利用现状调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8,20(5):123~128.

  《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对策》来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作者:孟璐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