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6-08所属栏目:经济论文
采用德尔菲法从管理影响、管理职能、管理措施3个方面筛选出12项指标,构建了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标进一步细化,以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获取性。
1引言
近10年来,我国水环境管理经历了由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开展了水生态功能分区、水环境基准标准、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风险评估与预警、水污染控制最佳适用技术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在辽河、太湖流域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展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可以识别出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完善,提高管理水平。
2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标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它可以是定性变量、定量变量或排序变量,用于描述某种现象、环境、领域的状态,以提供客体信息,使主体做出响应[1]。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2.1指标定义明确、数目适当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所选择的指标应该有清晰的定义和确定的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统一和能够收集到全面准确的数据。在保证指标全面的同时要去除重复性过强的指标,控制指标的数量方便核算计算。
2.2综合性原则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对各方面之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指标体系在突出重点环境问题的同时具有全面性。
2.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尽可能地采用定量指标对其进行描述,以便于与绩效准则进行比较。但如果有些意义重大的方面很难用准确的数据进行说明,则可采用定性指标。
2.4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科学性为基础。即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构成到结构,从指标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应该科学、合理、准确。
2.5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在于能够在实际评价中得到应用。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应该是可以实际操作的,即能够收集到准确的数据。
2.6层次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特点要求指标体系应该分层建立,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依次表示指标体系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3绩效评估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目前,常用的指标筛选方法有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德尔菲法。其中,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定量分析方法;德尔菲法是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借助专家的学识和经验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2-3]。由于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方法属于定性问题,本研究推荐采用德尔菲法作为绩效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德尔菲法实施步骤共有6个,分别为:组建专家组;向专家提供咨询的内容及相关背景材料;专家首轮提出自己的意见;专家意见汇总并将汇总结果分发给专家,专家可视情况修改自己的意见;再次汇总专家意见并将汇总结果分发给专家,开展第二次专家意见修改,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4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能够用最少量的指标表达最全面的信息,既要保证指标体系在得到精简的同时,又能够体现流域水环境管理能力提高的总体目标。因此在筛选可行性指标时,需要剔除存在缺陷的指标。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提出的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指标,将评估指标分为管理影响、管理职能、管理措施3个方面[4-5]。管理影响方面主要评估管理部门的管理潜力,拟通过平均受教育程度、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情况、人员整体形象、领导班子团队建设、资金支持情况5项指标进行评估;管理职能主要评估管理部门管理体制机制,拟通过法律法规完善程度、管理机构协调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信息公开情况、职责履行情况、执法情况、办事效率总体情况8项指标进行评估;管理措施方面主要评估管理部门管理能力情况,拟通过应急预案完善情况、应急事件应对情况、污染减排总量控制情况、监测监管情况、生态管理情况5项指标进行评估。通过征询10名多年从事水环境管理工作的专家,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提出相关性较弱或不易量化的指标,最终用12项指标构成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专家咨询结果剔除人员整体形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执行、职责履行、执法情况、应急预案完善情况,修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情况为人才培养情况、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为人员配备合理程度。指标筛选结果见表1。通过与地方环保局业务骨干10余次的沟通交流,按照环保业务科室设置将12项评估指标进一步细化,以确保获取的调查数据为各年度实际发生的真实数据。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指标1“平均受教育程度”通过机构人员学历水平来表征;指标2“人才培养情况”通过人员深造次数、引进人才数量、业务培训次数来表征;指标3“人员配备合理程度”通过机构在岗人员数量(在岗在编人员数量)、机构人员配置(管理岗、技术岗)来表征;指标4“资金支持情况”通过机构年度获得的涉及水环境管理的财政资金、自筹资金金额来表征;指标5“法律法规完善程度”通过颁布的与水环境相关的地方法规或管理办法数量来表征;指标6“管理机构协调程度”通过跨部门协助完成应急、监测、监管等联合执法任务次数来表征;指标7“信息公开情况”通过信息对外公开项目、是否按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实行信息公开、是否构建企事业信息共享平台来表征;指标8“办事效率总体情况”通过信访数量、处理完结数量、信访类事件处理期限来表征;指标9“应急事件应对情况”通过编制应急预案数量、应急事件发生次数、是否安排专门应急值守人员、是否按规定储备应急物资来表征;指标10“污染减排总量控制情况”通过是否按水生态功能分区进行流域管理、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排污许可证发放数量来表征;指标11“监测监管情况”通过是否构建污染源管理平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数量及运行数量、水环境监测监控平台数量,其中投入使用的平台数量来表征;指标12“生态管理情况”通过生态修复面积、查处生态破坏事件数量、管辖范围内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来表征。
5结论
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属于定性问题,如何将定性的问题定量化,使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是研究的难点。为了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在开展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时,更应该注重考虑指标的数据获取的可达性,只有采用真实发生的年度统计数据才能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袁永强.辽河流域环境管理绩效及相关制度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4.
[2]赵丽萍,徐维军.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及实证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144-146.
[3]吕香亭.综合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54.
[4]曹颖,曹东.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J].环境管理,2008(7):37-38.
[5]曹颖.云南省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保护,2006(1):61-63.
《水环境管理能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来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作者: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