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5-18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呈现出时效性、跨地域性、个性化和互动性等特点。融媒体的到来,也为新闻记者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1融媒体的含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融媒体”一词应运而生,2014年则被称作我国的媒介融合元年。在2014年及之后的时间里,我国传统媒体行业也一直在“融媒体”这条路上行进着。融媒体可以解释成,就是通过对媒介媒体的运用,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特点融合,功能化升级,以此形成的全新媒体。其核心本质为信息通信技术,同时以互相连接的网络为信息传播渠道,是实现通过网络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平台[1]。其对网络、电视、纸质媒体、广播电台等不同新闻传播媒介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了整合,可以说与传统的单一媒体相比,融合媒体的信息传播在技术、渠道、平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特点
2.1时效性和跨地域性
在融媒体形态中,信息的时效性以及跨地域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借助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网络技术以及多种多样的媒体平台,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发布出去并会立刻被人们所知晓。比较常见的是通过微博、微信、新闻网站等平台,相关媒体记者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大众及时获知最新消息,大大缩短了新闻生产的周期。“直播”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在另一个地域的人也能看到现场的实时情况。
2.2个性化和互动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相较于传统媒体“提供什么内容,人们就看什么”的时代,现在的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受众会选择观看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信息选择的自由性也使得信息需求分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电视媒体会对受众偏好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受众进行市场细分。通过深度分析用户特征为其提供符合他们偏好的内容,以此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达到提高用户黏度和忠诚度的目的。融媒体时代,受众也并非传统意义上被动的信息接收者。除了接收新闻信息之外,他们还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转发、分享。这样不仅可以让群众广泛参与到新闻事件中,还可以增加其与媒体平台的互动交流。
2.3信息的海量性
如今,拿起手机,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传播门槛的降低让内容生产群体的数量变得更加庞大。加上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仅凭一部手机,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分享、上传各类信息。从文字、图片到视频,从萌宠、美食到国家时事,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信息在数量上已经实现了海量化。
3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
3.1人人皆可“发声”,记者神秘性下降
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记者的神秘性也在逐渐降低。借助于如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和一些自媒体平台,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重度依赖于新闻记者以及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平台上人们就可以获取国家时事、社会生活等信息。再加上现在人人都有了话语权,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新闻事件以及评论。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在此情况下,我们的职业记者又该何去何从呢?人人都可以对一般事件进行记录和传播,但对于涉及专业程度较深的新闻信息写作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到。因此,如何使新闻信息深度与温度并存、新闻内容更加专业,是新闻记者所要思考的。
3.2虚假信息泛滥,记者公信力下降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衡量记者公信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真实报道。新闻报道就是真实客观地还原整个事件,但在新闻实践中还是会出现新闻失实的情况。一方面,一些记者为迎合受众对信息的即时性需求、夺取受众眼球而故意歪曲事实,造成新闻失真。另一方面,传播门槛的降低使得信息实现海量化的同时,虚假信息的数量在日益壮大,人们也更加依赖专业媒体对于信息的甄别与整合。但由于某些记者缺乏信息辨识能力以及深入探究的意识,导致虚假信息得以再次传播,引发公众舆论。
3.3记者自身技能亟待提高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需要着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才能依旧保持竞争力。传统媒体时代,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出境记者等分工比较明晰,大部分记者都能在自己负责的领域里做到新闻业务明确。但在“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也朝着融合媒介发展,这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出镜采访、深入调查、文字编辑等专业技能,新闻记者还需要强化在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学习。
4如何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
4.1提高政治素养
新闻记者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党的思想的宣传者。新闻记者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和传播将会直接影响民众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解读。因此,新闻记者应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体会各个时期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应时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民众提供真实的新闻信息。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也要做到立场坚定绝不动摇,保证新闻内容不出现政治性错误。
4.2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开展新闻活动
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桥梁,要想更好地发挥这种连接作用,需要记者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切实传达党的思想。新闻记者应该随时关注民众的实际生活,走进基层,了解百姓所需。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要注意贴近民生,将笔头对准普通人。正因为有新闻记者关注民生,才有了百姓对物价变化、疾病传播、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了解,才有了我们所熟知的一个个平凡英雄。只有走进群众、服务群众,才能取信于群众。
4.3提高职业道德
在生活中,一部分记者为满足大众的猎奇好奇心理,将新闻低俗化。他们以明星私生活、暴力、怪异事件等为主要题材,通过夸张的标题和低俗的文字内容来吸引大众的“点击”。大众持续观看低俗化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会扭曲其思想,不利于社会长期发展。新闻记者应该当好“把关人”,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应受眼前利益的诱惑而将品味低下的新闻传播出去。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下,新闻环境也是愈加复杂,新闻记者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事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新闻记者在抵制低俗化新闻出现的同时,也要积极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
4.4提高专业技能
受当前融媒体发展影响,我国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并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提高其合作性。在此影响下,传统媒体记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新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并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方可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2]。首先,应建立培训机制,分类分批对在职新闻记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技能培训,包括视频的制作、音频的编辑、新媒体的使用等等。用好新媒体,对媒体以及新闻记者自身的形象塑造有着极大的作用。在招聘新闻记者时,其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因素。其次,新闻记者也要利用好信息搜索工具,培养信息甄别和整合的能力。在海量化的信息库中,新闻记者要有深入探究的意识,分辨信息来源、鉴别信息真伪、整合有用的信息,生产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产品。同时,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新闻记者的后备力量,在对他们的教学中不应仅关注其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些平台,鼓励学生多进行新闻活动方面的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并利用好新媒体技术,生产出有深度、有广度、有创意的新闻产品,这有利于提高新闻记者的社会公信力以及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晓蓉.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突破[J].传媒论坛,2019,2(16):85,87.
[2]秦素娟.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J].传媒论坛,2019,2(7):111.
融媒体下的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相关推荐如何使新闻摄影更具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