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4-30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着各方面竞争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促使着大学生心理问题事件频发,大学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新的难题[1]。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大学生来说,传统的心理教学相对来说重理论轻实训,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作用的发挥。理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才可教育指导学生在观念、能力、知识及心理素质上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1.1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院校学习过程中,不仅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造力及学习能力,还需具备健全的人格、抗挫能力及稳定的情绪等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专业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2]。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2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对于大学来说,重视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进而妥善处理生活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3]。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调节、疏导及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系统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提升的重要组成单元,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未来希望。所以大学生学习能力、人生价值观、思想素养的培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主动关心学生,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定期和学生开展交流沟通,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高校需从不同角度,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自身需求进行全面的创新[4]。不断发挥自身独特功能,结合其他教育系统及社会系统进行协同工作,实现良好的优势互补。

  2.2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需理论结合实践,结合二者的特点,充分利用其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单独存在时其作用将大打折扣。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可明确目标,不断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总结,充分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发现并分析问题,才可实现不断完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教育,需将其作为长远的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中,明确规定需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结合其身心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5]。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途径分析

  3.1进一步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对于高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总态度及认知,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导向作用,是一种稳定性及理想性的范型。高校教育者具有何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其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及取向。与此同时,也会影响着其教育措施及理论的选择,从而制约其教育实践的效果。因此,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其工作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重心理咨询,轻心理教育的工作模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及预防性功能,注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6]。

  3.2进一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种有效的教育实践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正向着整合的方向发展,注重高校和相关部门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通过多模式的工作机制及实施途径,合理调动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参与度[7]。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理论依据需突破心理学范围,需进一步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而构建适应实践要求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理论基础[8]。

  3.3探索立体式、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实践中,需根据现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渠道,借助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空间。首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大一学生必修课,以教材为核心,教学模式多元化。例如结合新闻、社会热点开展课堂讨论、电影赏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将心理教育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对学生意见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心理知识理论认知的不足,同时评估其典型的心理问题,以更丰富、更能契合学生需要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例如,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及“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第三,可通过强化虚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环境的优化,将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传到网上,发布到校园网、微信推送等方式促使学生获取同等质量及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

  3.4多渠道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首先,需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通过实施多种目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师培训计划,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师水平及建设教师队伍。其次,重视课题研究,借助课题研究推动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此种模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最后,可借助宣传进一步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从学校、家庭及社会不同维度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促使不同系统的相互补充[10]。

  4结论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获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系统及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原则。最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分别从进一步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探索立体式、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种渠道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开展性说明。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丽宝.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J].决策探索(下),2020(02):60.

  [2]相慧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J].国际公关,2019(12):90.

  [3]张义听,刘立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7):59-60.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来源:《福建茶叶》,作者:何军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