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4-08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回归大自然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最高追求,通过对人的感官刺激,使人不仅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而身心愉悦,而且能够体验到大自然对人体的作用而身心健康。园艺治疗正是基于此原理被人类所发现并应用。本研究总结园艺治疗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当前老龄人口现状着重阐述园艺治疗在老年社会服务中的效用。
1 园艺治疗的概述
1. 1 园艺治疗的定义 园艺治疗尚无统一定义,学界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园艺疗法协会(AHTA)的界定,即园艺治疗是服务于身体、心理以及精神方面需要改善的群体,利用植物和园艺操作活动,使其在社会、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得到调整改变的方法。服务对象广泛,包括社会弱势群体、老年群体、身心残障者、违法犯罪群体等[1] 。
1. 2 园艺治疗的种类及内容 园艺治疗种类包括气味疗法、花疗法、药草疗法和艺术疗法(插花、剪花、花园制作等)[2] 。园艺治疗内容包括室内小型盆栽种植、绿地植物栽培、手工艺术、户外远足等。园艺治疗的核心在于以植物为媒介进行园艺形式的团体活动,以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健康。当前大部分园艺治疗研究是以团体的形式呈现,针对参与者的实际情况设计园艺活动,使其在群体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效益[3] 。
1. 3 园艺治疗与园艺活动的区别 园艺活动的对象包括所有人,且是自发性地进行园艺活动;园艺治疗则是服务于身心具有缺陷需要进行关注和保护的群体,这些人通常不能自发和自主地进行园艺活动,需要由专业园艺师或者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指导进行[2] 。园艺活动与园艺治疗的最大区别在于,园艺活动的目的是促使植物更好地生长,园艺治疗则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1. 4 园艺治疗的意义 园艺治疗是用植物的生命影响人的生命[4] ,是以大自然植物为媒介,通过植物对人体感觉神经的刺激治疗身心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通过植物对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1. 5 园艺治疗的历史发展 园艺治疗起源于欧美国家,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古埃及时期,宫廷医生用花园散步的方式治疗患有心理疾病的王室人员,人们开始认识到园艺活动对提高人身心健康的作用[5] 。18 世纪末,精神病医院约克收容所利用自然力量对病人进行治疗;19 世纪中叶,北苏格兰精神病院通过种植花木使病人病情得以减轻或完全治愈。至此,园艺治疗开始尝试应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二战时期美国将园艺治疗应用于在战争中心灵受到伤害的军人,之后园艺治疗逐步得以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英国分别成立了园艺疗法协会;80 年代,园艺治疗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普及和发展[2]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园艺治疗缓慢发展起来[6] 。
2 园艺治疗服务在我国老年人中应用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2. 1 紧迫性 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人口老年化趋势不可逆转。截至 2016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 2.3 亿人,占总人口的 16.7%;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 1.5 亿人,占总人口的 10.8%[7] 。预计到 2040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 28%(4.02 亿);2050 年,80 岁及以上老年人 口 预 计 达 1 亿 ,成 为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高 龄 老 年 人 群体 [8] 。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和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给社会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出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身体素质减弱,社会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等问题,使得老年人产生自卑感,生活孤独、寂寞[9] 。园艺治疗以无污染、低成本、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优势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 2 可行性 园艺治疗在我国发展历史虽较短,但纵观历史,我国具有深厚的园艺治疗的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医药文化和养生文化等,为园艺治疗在中国的推行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为园艺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3 园艺治疗介入老年群体护理中的作用
3. 1 提高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园艺治疗在促进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提升、消极情绪的处理和社交等方面可产生积极作用。国外学者在韩国某长者社区选取两组老年妇女进行对比研究显示,园艺治疗介入的老年妇女组在认知能力、消极情绪和社交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和改变[10] 。相关研究从老年人居住环境探讨出园艺治疗对老年人产生积极情绪,亲近大自然使得老年人体验到更大的自由感,感官受到了刺激,触发积极的情绪,促进了心理健康[11] 。另一项研究发现,Wroc?aw 医院忽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缺乏足够的绿地环境,自然步行疗法和园艺疗法更是涉及尚少,使得医生难以真正改善病人的症状[12] 。
3. 2 改善老年痴呆症的状况 老年痴呆症是影响老年群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园艺治疗不但能改进病人的身体机能,同时对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提升作用。如通过具体操作可以使双手能够活动的痴呆症老人手部握力明显增加[13] ;通过参加户外的园艺栽植活动消除老年痴呆症病人的消极体验,同时使他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促进身心健康[14] ,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使命感,提升其幸福感[15] 。
3. 3 促进老年人参与日常生活 园艺活动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其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更加热爱生活。在参与园艺活动中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伙伴,加强与其他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园艺治疗使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的活动参与度、生活幸福感和老年人彼此之间的亲密度明显提高[16] 。
3. 4 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园艺治疗不仅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有影响,还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改善老年人的消极情绪和孤独感[17] 。研究发现,参与栽培植物任务的老年人感觉更加舒适和放松,焦虑水平明显降低,生理和心理均得到了放松[18] 。对于老年人来说,园艺治疗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活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19] ,老年人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帮助其建立自信心[20] 。
3. 5 改善精神疾病病人的症状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园艺治疗康复训练及治疗干预,不仅可以减轻老年病人精神残疾的程度,而且能够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思维更加开放,理解力进一步加强。园艺治疗的良性刺激使得老年病人转移病理体验,有效缓解病情 [21] 。为探讨园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新陈代谢的影响,研究者在精神治疗康复中心选取 110 例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药物加园艺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经过 12 周的治疗发现,结合园艺治疗的成员新陈代谢指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成员[22] 。
3. 6 实现临终老人的尊严终老 基于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将园艺活动与生命回顾理论结合,把植物生命用作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隐喻[23] ,使得老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坦然接受死亡。研究发现,园艺治疗改进了临终病人的睡眠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终病人的免疫功能[24] 。园艺治疗以一种安宁和缓的治疗方式介入临终病人的治疗中,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促进社会交往,除减轻病人的痛苦外,亦能减轻家属的心理创伤及负担,令临终病人以更安详和尊严的姿态离开人世[25] 。
4 展望
园艺治疗的兴起及发展是适应时代的需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大健康观,勾勒出健康中国的蓝图,为园艺治疗的发展奠定了时代背景基础。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为老年人口谋幸福是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体现,将园艺治疗介入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对大健康观的一种生动的诠释。因此,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园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应对我国老年人口问题的经验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 . 园艺疗法的起源与发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3,10(4):1-2.
[2] 李树华,修美龄 .国际流行的园艺疗法[J].园林,2004(10):30-32.
[3] 林俊德 .以团体历程观点参与园艺治疗之改变因子[J].台中科技大学通识学报,2016(5):85-106.
[4] 孙雨亮,园艺治疗起源与发展概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4):48-53.
[5] 程南 . 专家为“园艺治疗”发展建言[N]. 中国花卉报,2015-05-07 (A02).
[6] 李树华,张文秀 . 园艺疗法科学研究进展[J]. 中国园林,2009,25(8): 19-23.
《园艺治疗介入老年群体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来源:《护理研究》,作者:唐 凡,钟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