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中医药产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3-11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国家实施医改,其目的就是要减少中间环节,使医药价格能够回归理性,国家通过医药政策及价格管控等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医药产业链的效率,希望通过资源整合,使医药行业可以做到低消耗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效益,从而使医药为社会创造更多福利。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思想,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作为基础准则,从而驱动中医药行业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以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此目的,研究分析甘肃省在医药产业中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所具备的优势及劣势,为产业发展助力。

中医药产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概念简述

  正如我们所见,传统经济一向的特点均为: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所采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单向流动,具体表现为:“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这种线性经济模式中资源是单向流动的,不加回收和再利用,所以最终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认为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也需要以物质循环利用为核心。社会经济活动必须要综合考虑,将资源、生产、消费以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形成一个循环。循环经济是以线性的传统产业为基础,要求供应链能够加上反馈机制,对生产链起到一个延展的作用。换言之,也就是从生产转变为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该机制的核心目标就是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物排放,高效实施物质的循环利用系统,将废弃物有序回收并利用起来,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还能够使其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实现经济双赢的目标。

  二、甘肃省中草药产业现状分析

  由于甘肃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导致该地药用动植物异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1600种,其中接近六分之一都是全国重点中药品种。现如今,甘肃境内除却被人们所熟知的“五朵金花”——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之外,还有很多珍稀药材,例如杜仲、麻黄草和天麻等也有一定的市场,同时,在甘肃省内也已经形成了一些中药材集散地,如陇西文峰镇,岷县城郊,首阳镇以及兰州黄河市场。而在中药材市场,可以说甘肃省很多地方中药材已经成为名优产品,例如渭源以及陇西二地的白条党参,岷县的当归,陇西黄茂等十八个地道中药材品种在国内已经享有名气,并且已经申请并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或国家工商总局产地证明商标保护认证。目前在甘肃省内已经形成了中药种植与产业发展的区域化与规模化特点,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但甘肃一些中医药生产产业却并没有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中药产业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发展阶段。除此之外,甘肃中药产业还存在一些弊端。很多人看准中药产业有利可图,大肆开发药材资源,对其进行不合理支配。这就造成了很多野生稀有药材资源被过度开发。与此同时,由于大批量种植,中药材中含有的有机物质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再加上不合理施肥的原因,导致土地养分匮乏,不仅药材产量大幅度下降,就连药材的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这带来的自然是收益亏空。而在实际使用中草药的时候,能够入药的只是植物的很小部分,其余的几乎完全被废弃,这就导致其利用率过低。

  三、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一)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纵观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其已经具备了实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1.甘肃中药产业种植规模化已初步形成(1)中药种植基地已成规模陇西黄芪,礼县大黄,岷县当归,西和半夏,渭源党参等十八个道地中药材品种得到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其中五个基地通过GAP认证。现如今,20余个县(区)中药材生产呈规模化发展态势,其中陇西、岷县、宕昌等地药材种植基地的面积目前已经高达20余万亩。而具有优势的药材品种中仅党参、当归这两类的种植面积也超40万亩。优质药材生产基地已经基本形成——以甘草,大黄,枸杞,半夏,板蓝根等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工信部以及发改委对于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及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的发展大力认可,分别批复在二地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已经形成规模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就代表着有大量的药草可用于循环再生,所以甘肃无疑是发展中医药产业循环经济的最佳场所。(2)中药种植数量已成规模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的甘肃堪称“天然药库”。2018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60万亩,产量已达120万吨,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增加30万亩。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医药生产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6%,全省中药材产量约82万吨,产值近100亿元。这些为中医药循环经济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中药市场的改造,不仅能够满足中药市场的原有需求,还可以尽可能减少种植投入,可以说是降本增收,最大化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效益。所以说,拥有巨大基数的中草药种植数量是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优势之一。2.中药生产加工发展已初具规模根据地理环境来看,甘肃省是相对特殊,且复杂多样的。它地处青藏与黄土,以及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丰富的中草药资源造就了它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得天独厚。该省中药材仓贮与加工的主要对象是中药饮片和原药材。因为地理环境导致,产品大多散部于陇南和定西这些药材主产区。依照目前所掌握的数据,甘肃省目前有198家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加工企业,超过三分之一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得到国家GMP认证,更有三十家药材加工企业被授予称号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特殊的气候,使甘肃所产中药材有着独特鲜明的品质特点,在多年的发展下,形成了享誉国内外的中药品牌,中药生产加工的蓬勃发展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又一优势。

  (二)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劣势

  尽管甘肃省在中草药的种植和生产上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想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还是需要克服一定阻碍的。1.缺乏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激励政策政府采取相关激励政策,大力推进了中药生产企业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在确保环境规则的情况下,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第33条指出,倘若依法使用废物,并从废物中回收原料,则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虽然这项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只是能够在终端促销方面有所影响,而在中间的相关环节并没有突出的影响,对中药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影响仅仅是表面的,无法真正引起产业的改观。缺乏相关政策扶持是甘肃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一大阻力。2.相关技术滞后现如今,甘肃省中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尤其是在资源的开发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在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上仍然相对滞后。很多草药利用率低下。部分中药企业仍旧水平匮乏,关键技术无法支持企业运营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同时,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现有的技术没有办法支持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3.部分生产企业存在诚信问题作为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生产企业是是资源最主要的使用者,同时也生产了大量的废弃物,这就代表着想要实现循环经济,中药生产企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让他们积极参与,才能够确保该体系高效运行。然而部分中药生产企业不够诚信自律,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生产药品,排放废弃物。

  四、促进甘肃中医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中医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政府在促进措施中,多采用的是鼓励法,让中药生产企业主动去减排,从而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但是从根本上讲,这些政策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效力,究其根本这些相关政策只注重终端推动,却忽视了中间环节,中药产业循环经济说到底只是停留于表面的理论阶段。根据这些情况,首先,建议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例如由政府部门设立中药产业循环经济专项金,以此来支持科技研究开发,并助推新技术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提高中药产业的信息服务化水平。其次,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跟进中药产业循环经济项目。例如,明确企业通过创新改进工艺等措施提高中药产业的循环经济效率的企业将给予税收优惠。帮助企业在银行金融融资中获得更顺利的资金支持。最后,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中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结果对优秀企业进行奖励,对在本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表彰,形成正向激励,以此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二)加强科技发展,促进技术推广

  现阶段在资源利用技术层面,甘肃大部分中医药生产企业较从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可在研究的具体应用上还较为滞后。很多中药企业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上,只有相关理论依据,仍旧缺乏关键技术,这样一来,根本没有办法支持企业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除此之外,设备和工艺落后也是阻碍企业全面发展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因素。所以说,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设备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发展中药产业循环经济,才会有更突出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和科研单位能够为之付出努力,加强相关的科研技术投入并有效产出。通过研发相关设备,为发现中医药产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再者,政府可进一步加强政策鼓励,为发展中药产业循环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持,推动新技术向企业流动,把科研成果变成实际成果,提高产业效益。

  (三)提高中药生产企业自身诚信自律

  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之一,资源使用者的主体和废弃物的主要排放者都是中药生产企业,所以说,倘若想要高效运行循环经济模式,那么首先企业必须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并积极的参与其中。其次要求企业以诚信为基本准则自我约束,以发展的眼光处理企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在生产中严格遵守国家的药品生产标准与规定,减少废弃物排放。而企业也要加强交流,内部提升工艺,企业相互合作,最终实现物质能量的流动,实现循环经济。由于现如今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加上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世界各国都开始对以往的发展模式展开了新一轮的探讨,不少专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而现代中医药产业是一个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产业,不仅要做到满足患者需求,还要考虑社会以及环境因素,与此同时也需要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慧卿,郭晨阳.地区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04).

  [2]李枚.试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医学与社会,2013,2(11):40-44.

  [3]周宏春.下大力气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商界,2019(09).

  中医药产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推荐接收中药方剂文章的期刊有哪些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