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2-03所属栏目:工业论文
摘 要:目前,风能作为绿色、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风力发电技术已在众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风 力发电机分布分散的原因,工作人员不能随时监测风机运行情况,当风机出现状况也不能及时控制风机,因此有必要设 计一款应用于风力发电场的监控系统,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关键词:监控;树莓派;风力发电
1 系统概述
该系统综合应用了嵌入式、数据采集、服务器架构、 Web 编程、智能移动终端编程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拥有数据 采集、采集设备与服务通信、控制设备与服务器通信、服务 器与客户端交互等功能,如图 1 所示。
该系统采用树莓派作为采集和控制处理器,具有以下几 方面功能。第一,处理器采集数据功能。树莓派处理器可以 读取众多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转换。第二,处理器 传输数据功能。处理器将加工后的采集数据通过网络协议发 送到服务器。第三,服务器服务功能。一方面,接收树莓派 通过网络传送过来的采集数据信息,并将所有接收到的信息 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另一方面,响应客户端的请求。第 四,Web 客户端功能。(1)Web 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可以向 服务器发送读取采集数据、读取文件、控制设备等请求。(2)Web 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数据,一方面,将实时数 据直接显示在浏览器中;另一方面将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统 计及查询等操作,并把结果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在浏览器上。 (3)Web 客户端控制部分设备的启停工作。首先,客户端 向服务器发送控制设备请求;其次,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发向 树莓派处理器;再次,处理器接收到命令后控制设备启停, 并把处理结果反馈给服务器;最后,服务器把处理结果转发 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操作结果显示在浏览器上。第五,智能 终端客户端功能,这个部分完成的功能与 Web 客户端一致。
2 系统采集控制端硬件设计
该系统采用rasperry3B+(树莓派)开发板为采集控制端 处理器,通过该处理器,可以读取并发送采集数据:首先, 读取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及角度传感器等众多传感器信 息;其次,并将这些信息转换为人们通识的数据;最后将数 据通过网络协议传送到服务器。同时,该系统能够接收服务 器转发过来的控制命令,控制 PLC 控制器、接触器及继电器 等设备的启停,并把操作结果返回给服务器,最终在客户端 显示。
2.1 采集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该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是指从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及 角度传感器等众多传感器及其他待测设备中自动采集模拟或 数字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 算机的测量软硬件产品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该系统中的控制是指对 PLC 控制器、接触器及继电器等 设备的启停操作。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 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数 据采集监控系统则是由数据采集系统和设备监控系统共同组 成,其硬件结构如图 2 所示 [2]。
2.2 传感器的选择
用于风力发电机信息采集的传感器数目较多,这里仅列 出几个较为典型传感器 2.2.1 温度传感器 本系统选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模块作为温度检测及报警模 块,该模块使用NTC 热敏电阻,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 电阻的电阻降低,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电阻会增加,它随着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对机组上的 设备温度进行敏感测量。该系统使用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 转换为数字信号。
2.2.2 转速传感器 本系统选用由磁敏电阻作感应元件的转速传感器,该传 感器采用磁敏电阻作为检测的元件,再经过全新的信号处理 电路令噪声降低,功能更完善。当被测体上带有凸起(或凹陷) 的磁性或导磁材料,随着被测物体转动时,传感器输出与旋 转频率相关的脉冲信号,达到测速或位移检测的发讯目的 [3]。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驱动程序
为了使各个硬件设备能够达到既定的工作效率,为该系 统中用到的多个设备编写了驱动程序。 3.2 服务器程序该系统需要在服务器端编写程序,该程序实现如下功 能:第一,接收树莓派发送过来的数据,对数据类型进行判 断,并将数据存放到数据服务器响应的数据库中;第二,接 收Web 和Android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 并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第三,向树莓派发送控制设备命令。
4 结 语
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风场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效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该系统的可高性及通用性还需要进一 步改善。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寇兴魁.风电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3:17.
[2] 郭鑫 ,张继勇 ,李金杰 ,等.基于 LabVIEW 的风力发电机 组远程在线监控系统研究 [J]. 电子测量技术 ,2012,35(10):110-114.
《基于树莓派的风力发电场远程监控查询系统设计》来源:《信息与电脑》,作者:李文静,高 飞,师浩田,李学东,王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