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工业论文

电力企业内审文化传播矩阵的构建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20-01-16所属栏目:工业论文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从战略实现角度出发,借鉴“互联网+”先进理念,深入推进 “大云物移”等信息通信新技术创新发展,持续增强基础平台服务支撑能力,创新内审工作与业务工作模式,以大屏可视化系统、信息化系统、“i 国网”手机客户端为载体,以数据为支撑,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内审文化立体传播矩阵。

电力企业内审文化传播矩阵的构建

  作为省电力公司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撑单位,信息通信分公司负责运营全业务数据中心与“大云物移”基地,是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新技术与数据的汇集处。从纷繁的数据中勾勒 “数据画像”,描绘公司发展的轨迹与趋势,展现内审文化的站位和方向,是公司内审人员利用数据分析可视化技术所期望解决的问题。

  内涵

  借鉴“互联网+”先进理念,以 “数据为轴,屏幕为画”,把与用户密切相关的交互载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聚焦于用户服务,建立业务创新工作与文化传播工作协同机制,推动 “科技强审”理念有力传播。

  以数据为抓手,从5个方面构建立体化文化传播矩阵。一是创新数字化内审文化传播机制。整合公司数据资源,描绘公司数据画像,实现资源的全面、实时的可视化监控,实现监控全方位、服务全过程、展示全视角的内审文化传播模式。二是提升全方位内审文化展示窗口。将企业管理、运行状况等内容通过三维大屏可视化平台直观展示,让员工与参观者直观感受到内审文化的特色亮点。

  主要做法

  构建数字化内审文化传播机制

  勾勒可信数据画像。针对信息通信设备与系统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以及审计信息化系统、“i国网”移动客户端的海量信息,建立全息资源画像(如图),即综合运用数字、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数据形式,立体化全周期描绘资源画像,打造数据驱动的内审文化。

  提升全方位内审文化展示

  窗口展示全景式全过程资源状态。开发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信息通信调控大屏展示系统,强化展示大屏在信息通信调度运行中重要支撑作用,突显信息通信调度核心枢纽位置。整个大屏展示系统设计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优秀模型,力求资源数据实时、展示形式多样、信息内容丰富,其核心架构以数据集成、决策分析、态势显示3大模块为主,形成8大浙江信息通信运维专属主题页面,涵盖网络架构、运行状况、业务系统、网络安全等,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全面、实时、全景式可视化质量监控。

  探索交互式内审文化导入模式

  消除业务壁垒。为进一步强化信通服务品牌效应及保障意识,提高运维服务质量,公司积极考虑信息通信调度、客服、运行、检修部门之间的服务关系,以内审文化助生产,以生产促内审文化登高,专业专注,持续改善,打破传统组织结构中信息通信专业存在的壁垒,整合省地信通公司信息通信业务,配套完善组织机构,提高数据运维服务能力,实施统一资源调配,统一流程管理。以服务流程驱动调度、运行、检修、客服和三线支持的协同合作,让员工直观感受内审工作的有条不紊,提升员工获得感。

  激活多维度内审文化宣传载体

  倡导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线上采用搭建新媒体平台,通过企业网站、微信公众账号、企业微博、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多维度宣传,促进审计信息化平台应用,线下通过企业内刊、文化墙、宣传册、文化活动等形式,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构建内审文化生态圈,通过内审文化各个要素的良性互动,将“科技强审”理念融入日常经营中。

  实施效果

  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内审文化价值创造力,行为导向力和发展凝聚力,增强员工对内部审计的认同认知,专业专注,持续改善,全力推动新时代内审文化在基层一线落地落实。员工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工作执行力得到明显增强。

  优化服务交付能力。信息通信系统需求响应速度慢,运维成本管理粗放是信通公司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瓶颈。通过内审文化的构建,业务得以融合重构,以服务流程驱动客调运检协同合作,实现了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快速交付,提升用户满意度。

  展示公众良好形象。把大屏可视化系统作为公司内审宣传的窗口,以全息资源数据图像的形式促成了监控全方位、服务全过程、展示全视角的监控模式,发挥数据在对外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成为公司依法治企宣传的重要途径。

  《电力企业内审文化传播矩阵的构建》来源:《农电管理》,作者:蒋城颖,刘俊毅,蒋锦霞,金  潇。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