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论文

浅谈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12-02所属栏目:农业论文

  

  摘 要:文章从水产良种体系框架、科研创新能力、水产种质资源、水产种业企业等方面总结了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水产种业存在的准入“门槛”低、良种覆盖率低、科学研究薄弱等问题,并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政策的导向,从进一步夯实科研创新、加强广东省水产原种和良种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现代水产种业企业、制定有利于水产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东省水产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水产种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

  1 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

  1.1 水产良种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广东省自 1998 年开始实施水产种苗工程,并设立省级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截至 2011 年,已建成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 1 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 2 家、省级水产良种场 37 家、国家级水产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1 个、国家级水产引种保种中心 1 个、水产苗种场 2 157 家,基本形成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繁育场和培育场五级种苗研发和生产体系。从 2004 年起,扶持广东省改建、扩建省级以上良种场 18 家,促进了广东省水产良种体系的发展。同时,广东省财政自 2011 年起连续 5 年每年安排 2 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广东省水产良种体系建设,重点加强良种选育和亲本更新、技术改造等,并充分利用农业部亲本更新试点补助资金,大力推进良种体系建设[4]。

  1.2 科研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省内从事水产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机构主要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属 2 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部分市级研究所和大型骨干企业等 20 多家单位,基本形成一支涉及海淡水育种,基础、应用相结合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选育出南美白对虾“中科 1 号”、“中兴 1 号”、斑节对虾“南海 1 号”、大口黑鲈“优 鲈 1 号”、剑尾鱼 RR-B 系等 5 个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此外,仅在罗非鱼方面,就选育了多个抗病且生长快速的罗非鱼新品系,创建出“广特超”、“三高奥雄”、“伟业”等广东省罗非鱼名牌产品。在选育技术方面,应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杂交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多倍体选育、性控等技术,取得一定成效[5]。

  1.3 储备了一批重要水产种质资源 通过种业体系的培育,特别是依托国家级科研院所所属的遗传育种中心和原良种场,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和南海水产种质资源库,储备了四大家鱼、广东鲂、斑鳢、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石斑鱼、珍珠贝、罗非鱼、淡水虾、鳜鱼、鲈鱼、龟、鳖等一批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丰富了广东省水产遗传育种材料,一些优势水产品如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罗非鱼、鳜鱼、鲈鱼等产量多年稳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广东省淡水苗种产量,多年来占全国的 60%以上。

  2 广东省水产种业存在的问题

  2.1 准入“门槛”较低 目前,广东省虽已制定了水产苗种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但生产许可管理基本停留在形式上,大部分苗种场生产规模小,生产设备简陋;良种场自上而下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布局和规划急需调整和完善,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2 良种覆盖率低 水产原、良种生产能力有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苗种繁育场的需要,良种在数量上还不能起到主导作用,况且由于监管的问题,较少企业投入资金用于亲本的更新,致使良种不“良”。此外,原、良种质量检测技术滞后,良种推广力度不够,缺少专业的推广队伍,良种补贴不能有效落实等也直接或间接导致良种覆盖率低。

  2.3 科学研究薄弱 广东省水产种苗人工繁殖取得巨大成功,品种呈现多样化,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水产良种选育工作严重滞后,据统计,截至 2010 年年底,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产新品种达 100 个[5],而广东省截至目前仅为 5 个,大部分养殖的亲本为未经选育的野生种。究其原因,主要是水产良种选育周期长,投入大,缺乏可持续性支持等。

  3 促进广东省水产种业发展的对策

  3.1 夯实科研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良种的选育应瞄准主要养殖对象,广东省淡水苗种的产量一直领先全国,且以输出为主,因此,选育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淡水和名优海水养殖品种上,且品种选育的目标不能只以生长性状为主,还应在抗逆、抗病、优质性状上下工夫[6]。在育种技术方面,重点开展分子设计和细胞工程育种等前沿技术研究,发展和综合运用多性状复合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以及性别控制等技术,创新选育理论与方法[7]。

  3.2 加强广东省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 目前,广东省遗传育种中心相对薄弱,首先,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需要加强育种技术研究,培育优良品种;其次,良种建设虽已渐成体系,但是在硬件及软件(育种技术水平)上需要不断加强,人员的培训、资金的投入应增加;再次,要提高苗种繁育场的准入“门槛”,在规模、硬件、人员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标准,严肃行业的风气,规范运作;最后,要加强苗种产地检疫、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政策法规的宣传[8]。

  4 参考文献

  [1] 张 伟,赵海军,张文兰,等.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关于现代种业科技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J]. 农业科技管理, 2012,31(6):75-77

  [2] 田兴国,吕建秋,崔建勋,等.广东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与发展战略[J].广东农业科学,2012(22):224-226

  [3] 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12[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浅谈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来源:《农业科技管理》,作者:林明辉。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