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经验总结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11-12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内科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就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分析。比较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案例教学在内科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内科学;经验总结

案例教学法

  1 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从广义上来说,案例教学法可以界定为将案例运用于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某个案例的描述和模拟,引导学生融入这些模拟出的案例,并进行独立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实现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这种策略体系不但使学生强化了内在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国内教育界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并 且 逐渐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多科教育领域。案例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法的升华,其教学方法更加符合我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寓教于乐,充分动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 案例教学法与现代教学观相一致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来分析,可将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现代教学观是现代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从重视教师到重视学生的转变,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而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不 断 创 新 的 能 力,以 适 应 不 断 变 化 的 世界[5-6]。案例教学法也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协作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目标与现代教学观的要求一致。

  1.2 案例教学模式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符合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其理论表明好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在这之前则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2种水平,即“现实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是指学生现有的、已经成熟的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 “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是指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教师或其他人员指导或启发下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则是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越大,学生的发展能力也越大。而启发性教学能够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充满问题、急 需 探 索 的 世 界,从 而 激 发 他 们 的 求 知欲,最终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7-8]。案 例 教学 法 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 “现实发展水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达到“潜在发展水平”,最终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水平。

  1.3 案例教学法遵从了教学论原则 按照中国教学论的历史发展,把教学论范式发展概括为“范式适应”与 “范式变革”阶段[9-10]。案例教学法以此为基础,依据“教 学 有 法,教 无 定 法,但 要 得 法”为 原 则。着眼实际,从学生出发,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2 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即教师单向的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二手知识,师生之间不能做到互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法必然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法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规范性,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剥夺了学 生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情 感 生 活,缺 乏 主 动性、积极性和双边的互动交流,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的局面,学生往往视学习为洪水猛兽,厌学现象严重。教师这种“满堂灌”教学缺乏循序渐进,是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内科学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一味地填鸭式授课逐渐显示出一系列问题[11-15],原因在于(1)讲授法是一 种 知 识 的 单 项 传递,以知识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有效的因材施教,同时抑制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3)讲授法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枯燥的讲授导致学生疲累,学习的效率低下,课堂上能够掌握的知识不多,学生常忘记教师所讲的部分内容,较长课时尤其明显。

  3 案例式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引导下,运用典型案例,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主动带入到特定的场景,利用预先获取的相关知识主动思考和积极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分析、决策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高校广泛运用。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它注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与传统单向授课相比,案例教学更贴合实际。同时,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4 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

  病案:患者32岁女性,10a前体格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在当地诊断“心脏病”(具体不详),一直无不适表现。2个 月 前 出 现 活 动 后 心 悸 气 促,上1楼时出现心悸,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夜间睡眠中气促憋醒,需坐 起 休 息 1h 后 缓 解。伴 下 肢 浮 肿,胃 纳差,无咳粉红色泡沫痰。在当地住院服用“地高辛” 等治疗,症状反复入院。16岁时有四肢关节红肿热痛并呈游走性的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8 ℃,脉搏100次/min,呼 吸 26 次/min,血 压 106/80 mm-Hg。双颧绀红色,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双肺下部有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较弥散,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 颤,心 率 116 次/min,节 律 不 等,心 音 强 弱 不一。心尖区有明显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胸左缘第3肋间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有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区传导。肝肋下2cm,质软。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有的学生认为是先天性心脏病,有的认为是风湿性心脏病,学生在鉴别诊断上进行了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常见心脏杂音的种类、鉴别要点、治疗原则等内容。同时也回顾了涉及的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等知识。

  5 案例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教师方面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法使得教师养成了照 本 宣 科 的 教 学 习 惯,课 堂 上 只 注 重 教 师 的 “教”,无法判断学生的“学”,而案例教学是由传统的单向模式转变为多向互动模式,这一模式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较强的分析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一时难以适应,或者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势必导致案例启发角度单一、病例讲解不够深入透彻等。随着案例式教学的不断展开,适应新式教学的教师队伍也会在新形势下培养壮大,这一问题最终也会得到解决。

  5.2 学生方面 案例教学较传统教学而言,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同时也是难度的提升,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师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为了使案例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课前要主动查阅书籍、资料,做足准备,这样学生才能参与进去,在讨论过程中才能积极互动、言之有物、学有所获。

  6 体会

  案例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形式上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案例的直观和形象也更易于理解。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动性,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置于医生的位置,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案例式教学以案例为主轴展开学习,其间还穿插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时间有限,需要教师掌控上课节奏,实时引导,否则可能会因为学生讨论发言的时间过长、偏离主题而影响教学效果。在下发病例后,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知识进行督导,有可能学生因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尚没有适应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也可能部分学生预习不到位,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案例式教学引入我国时间不长,尚处于初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还在模索、探讨,不断总结,教师的主导地位仍 有 必 要。随 着 案 例 式 教 学 广 泛 深 入 地 开展,案例式教学体系的建立,将会很大程度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不仅仅是“施”与“受”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成为参与者与主导者。

  参考文献:

  [1] 郝萍.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3-15.

  [2] Bonney KM.Casestudyteaching methodimprovesstudentperformanceandperceptionsoflearninggains[J].JMicrobiolBiolEducat,2015,16(1):21-28.

  [3] PreetiB,AshishA.Problembasedlearning (PBL)-aneffective16approachtoimprovelearningoutcomesin medicalteaching[J].JCancerResClin,2013,7(12):2896-2897.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经验总结》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作者:张向荣,李 尤,孟 绚,努尔古丽·阿不都热西提,韩 峰,甫拉提·吐尼牙孜。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