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论文

跨文化交流中大学英语教学改进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12-13所属栏目:经济论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阐述了当前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 要求 问题 策略

跨文化交流

  一、跨文化交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和工具。在经济政治各种形态全球化的态势下,跨文化交流已经越来越普遍,而且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必备的工具。英语作为最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其在文化交流中承担的任务非常重要。从语言的文化属性来讲,其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又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媒介,文化反过来又对语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从语言的民族性上可以窥见一斑: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鲜明地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行为特征和区域风情。以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改进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提高交流能力、开阔眼界、深化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以及汲取异域文化营养、增进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为目标,突破单一语言教学的传统思维,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接受文化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使用英语的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现象和文化渊源,通过语言了解文化,再通过对文化的认识,培养英语思维,进而促进语言的学习。以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改进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融入英语民族的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对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自信心,形成开放和包容的胸怀与态度。在加强对异域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思维、形式和成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要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变化与丰硕的成果,以及在新时期我国文化所焕发的勃勃生机。要学习灵活运用语言工具,介绍、展现和交流我国的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又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

  二、跨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 一) 语言问题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词汇、语法、表达逻辑上,还表现在思维方式、民族个性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因此,语言的含义不仅是语义本身,而且还是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符号。因此,看似语义相同的语言,在中英文之间,就有可能存在偏差、矛盾、冲突、甚至旨向相反。在交流中,如果对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蕴把握不准,就容易产生障碍或误会,在重要的交际场合中,就容易导致无法达到交流目的,甚至引发交际事故。如,龙在中国有神圣、力量、强大、神通的含义,但在基督教中,dragon 一 词 则 有 负 面 含 义,被 描 绘 成 The ancient snake、Satan、devil。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用词不妥就有可以引起对方的误会。

  ( 二) 思维方式问题每个民族因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就会形成特有的思维方式。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载体,各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在语言表达上形成鲜明的烙印,对其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英语是拼音文字,其基本构成单元为 26 个英文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单词和单词之间按照语音规律进行组合,其逻辑性较强。而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语义的表达形象化和直观性较强,形象思维特征明显。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英语的思维方式以逻辑性、抽象性为主,经常用意义模糊、对象笼统的词汇表现理性内容,使人感觉繁杂、隐晦。而中国人喜欢用形象化的词汇,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进行表达,如形容女子漂亮用“闭月羞花”,形容做事方便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等表达,这对非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另外,在英语中,直观性思维方式明显,在语言表达中一般将重要的内容置于句首,而汉语表达具是曲线性思维,先行描述事件的前因及外围环境,再论及核心内容。如: I'm angry because you're late for so many people waiting for you,而用汉语表达则是: 这么多人等你,你却迟到了,我很生气。

  ( 三) 价值观问题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受儒释道思想影响较深,强调整体观,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顺应道、尊重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社会秩序,以仁爱思想教育人引导人,使社会和人回归于道。而西方的价值观则迥然不同,他们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自我为中心,来衡量社会、世界和宇宙的价值,个体的独立性较强,因而,在现实中往往将个人利益同整体的利益对立起来。体现在语言上,在语句的组织上,一般从个体逐渐到整体,范围由小到大; 而汉语恰恰相反,一般为从整体到个体,范围从大到小。

  三、跨文化交流视角下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 一) 加强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英语词汇的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其基本涵义、引申涵义以及在语句中的应用等,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视野较窄,难以形成以文化视角理解词汇的思维自觉。从词义学的意义上讲,一个英语单词的释义可以有 7 个角度,但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只学习其概念意义,而对其文化背景及应用习俗等涉及较少。这导致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限于一个很窄的范围,有时就会产生误读。如.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如果局限于概念意义,就会理解成“一只猫可以看见国王”。为此,在英语词汇教学时,要增加文化背景的内容,使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概念中考量词汇的深刻内涵,培养对语境的感悟能力,以帮助学生站在文化角度正确理解英文涵义,这样才能避免“望文生义”。如,lover,不是爱人而是情人; rest room,不是休息室,而是大型建筑物里的一间房子,暗指厕所; drug store,不是药店,而是小卖部,等。有些英语句子,如果仅仅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理解,如: It's a good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正确的涵义是: 即使是一位好父亲也不一定了解儿子; That's all I want to hear,正确的涵义是: 我已经不想听了。

  ( 二) 培养英语思维方式与能力学习非母语语言,最大的困难是语言思维方式的改变。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仿真交流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的耳濡目染中逐渐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和能力。如,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式学习等方式,为学生实践交际语言提供平台,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其经常性地开展英语角、英文演讲比赛、英语沙龙、英文辩论等活动。同时,教师要精心搜集一些简单、有趣、易懂的英文读物,让增大学生的英文阅读量,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也从书籍中获取大量异域文化知识;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英文电影,营造深厚的英文应用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 增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了解中西方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才能做到顺利对话、彼此尊重、友好热情,从而达到交流目的。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对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分类比较、专题解析,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中西方人士对于赞美褒奖自己的语言,就有不同的反应。中国人比较低调、谦虚,往往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还差很远”等来回应; 而西方人则表现得自信、大方,注重自我表现,往往以“thank you! ”“thanks”、“ Oh,I'm flattered. ”来回答。再如,中西方宗教文化不同,因此,很多带有宗教色彩的词语,在理解和应用上就需要站在对方宗教文化背景中去斟酌。在中国的语汇中,“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仗”“三个和尚没水吃”等,如果直译,就会令西方人措不着头脑,对此,可以在深入了解对方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套用类似的熟语,以“三个和尚没水吃”,就可以借用西方的熟语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来表示。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语汇也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如果对其宗教文化不了解,则严重影响对语义的判断,如: Hatred stirs up strife,but love covers all offences; The lip of truth shall be established for ever; but a lying tongue is but for a moment 等。对文化差异性在语言表达上的比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并开展专题训练,巩固学生的认知,深化其印象,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做到应用自如。

  四、结语

  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语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障碍。因此,要以消弥英语应用中的差异为目的,改进大学英语教学,首先要加强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再次要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杨东杰,王维倩.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 12) : 150 - 152.

  [2]苏广才,李双娟. 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上海翻译,2014,( 4) : 52 - 54.

  [3]齐戈. 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和跨文化交流[J]. 海外英语( 中旬刊) ,2011,( 5) : 55 - 55,57.

  《跨文化交流中大学英语教学改进研究》来源:《宏观经济管理》,作者:罗 薇。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