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10-17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突破教育学习的时间障碍,巧妙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但现实教学工作中,我们却对互联网怀有一种既爱又恨的心理,如何借助互联网有效延伸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向情感延伸
中学语文中有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父爱如山的倾诉,其中《台阶》一文更是流露出浓浓的爱父情愫,要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出对父亲的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和其他文章的比较,体会到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学活动中,笔者大胆地将印度故事片《摔跤吧,爸爸》引入课堂,整个课堂沸腾起来了,学生们脸上释放出的是一种久违的兴奋、纯朴的激动,学生们的激情随着剧情渐渐深入,升华成一种对父爱的敬畏与膜拜。在随后的课文学习中,部分学生们又将《背影》一文引出来加以感悟,父爱有千千万,表达方式也有千千万。
二、向音乐延伸
配乐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性手段,高雅的音乐、优美的旋律、舒适的节奏,无不令人心神荡漾。但许多的课堂却被所谓的“配乐”充斥得没有一点活力,各种声音填充得整个课堂面目全非,不像一节语文课,倒像十足的汇报课。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认真设计,扎实分析自己的学生,把准学生的脉搏,尽可能将有用的文化元素塞进有限的课中来,让学生触摸到音乐的翅膀,形成张力,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笔者下载并播放了田震的《月牙泉》,歌词优美动人,节奏舒缓忧伤,轻轻冲撞着学生的心灵,整个课堂流淌着一种担忧与自信,是对课文的感悟,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互联网与课文完美的结合,正是我们教者追求的目标。
三、向场景延伸
课文中许多美丽的意境仅靠教师的描述难以达到感染学生的效果,也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如果我们巧妙地借助互联网,就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及语文审美水准向前发展。如, 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笔者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三维动漫片:乌云压境,一座矮小的茅草屋趴在秋风中,显得孤立无助,在狂风的怒吼下,茅草被一层一层地撕下抛起,撕下抛起,一个衣衫单薄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随着狂风的怒吼,生存的希望和茅草一样被狂风一次次抛弃。学生在一阵阵的怪戾的风吼中,一次次绝望的抛撒中,深深地感悟到作者不是孤立的、单纯地表现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四、向科普延伸
《我要的是葫芦》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这则寓言主要是向我们揭示一个简单的道理,由于主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密切关系,不知道叶子生了蚜虫,果实也长不好,想要的葫芦也就自然得不到。教者在阐述这个道理时利用了互联网,简单而明了地将文中根、叶子、果实的相互关系向学生进行了演示,实则进行了一次科普培训,小学生一下明白了这则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又如,笔者参加过一次观摩课,一名教师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把这篇文章的讲授权完全下放给了自己的学生,结果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成了专家,有的学生搜集蝌蚪生存的环境,有的学生整理蝌蚪成长图片。一张张图片,一幅幅画面,一段段解说,完全是学生利用网络获得的知识,整个一节课,学生自己完成了 “找妈妈”的过程,秩序井然,效果奇佳。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与网络的运用已成为一种愉快的交融,成功地将网络这个“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放到课堂中来,不但需要我们的勇气,更需要我们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身敢于驾驭老虎的真本领。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泥墙,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诚如是,则我们的教学易矣。
借助互联网做好语文教学的有效延伸相关推荐“互联网+”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