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9-03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中的课后练习不仅凸现了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问题,还是对学生实施各项技能训练的重要载体。 基于此,在对其基本类型及特点进行解读与剖析的基础上,可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课后练习进行添加、删减、修改、整合等路径,以期使课后练习更加完整、完善,真正实现与课堂教学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练习;二度开发;高度融合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1]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对语文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处理成了一个重要议题,而对教材的处理也包括了对教材课后练习的二度开发。
一、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基本类型
“课后习题集中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每一道练习题的设计都凝聚着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教师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定的重要依据”[2],其作用是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向,检验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基于此,笔者通过解读我校正在使用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并对其进行客观剖析和整体把握,以系统认识和了解其基本类型。
(一)内涵理解型该类型练习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深入分析课文的布局谋篇和写作方法。比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白鹅》:“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又如,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 “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带点部分的意思,说说句子好在哪里?”这就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和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动作描写细节和心理演变过程,咀嚼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字、词、句,思考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谋篇方式和写作方法。 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课后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课文的思想内核,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
(二)语言运用型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对于该类型的课后练习,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比较等领悟语言锤炼、选题立意的精妙所在,通过仿写、续写、缩写等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如一年级下册《小小的船》: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 ”。又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再如,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中的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 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训练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可以看出课后练习贴近生活,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注重让学生有话可说。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 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实际训练中建构语文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融会知识、贯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语文素养。
二、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主要特点
通过整体把握、分析部编小学语文课后练习,笔者发现部编教材课后练习与其他版本课后练习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注重以生为本,注重突出语文素养,注重语法的连贯性等, 很好地弥补了其他版本课后练习编写意图不够明确、层次性不够强等不足。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突出学生语感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等,多次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母语教育的开始。所以,纵观一年级至六年级的部编语文教材,根据选文不同,几乎所有的课后练习都涉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背诵课文”等。
(二)突出语言材料的积累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获得全面的语文能力离不开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教材,那么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诸多文质皆美的文章,适合学生积累。翻阅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笔者发现有许多题目的设置都围绕让学生积累语文素材。 比如,“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我要把父亲说的话抄下来,再体会体会”等。
三、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二度开发的具体途径
对教材课后练习进行二度开发, 其实质是对其 “重构”的过程。 这种“重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新组合,而是要以开放性的思维、批判性的眼光、创造性的利用来开发教材的课后练习。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将二度开发具体界定为课后练习的添加、删减、修改、整合四大方面。这也是课后练习二度开发的具体途径。
(一)以“延伸”与“拓展”为主要形式的添加 “延伸”是指课后练习在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延展。 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请将优美的的语句摘抄下来。 ”对此,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本材料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同类型的素材给学生选择抄写,以帮助学生在巩固课内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开阔了视野学习到新的知识。 “拓展”与“延伸”略有区别,它是侧重于增加不同质的材料。对此,笔者曾阅读过一则关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如何处理课后练习的材料。 这则材料报道了窦老师在处理《晏子使楚》的一道课后练习题“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时,为突出晏子的性格特征,窦老师特意增加了两则反映晏子性格的故事:“胯下受辱”“狼和小羊”。 [3]通过这样多重比较,让学生全方位感悟晏子的机敏聪慧,深层次体会晏子的爱国之情。
(二)以“减少数量”和“降低难度”为主要形式的删减数量的减少弹性、伸缩性很大,它视具体情况可小可大。可小,就是对课后练习进行部分或个别的摒弃;可大,则是将那些不符合学生实际、不具有启发意义、不利于学生探究思考的课后练习全部删除。难度的降低,不是质量的删减,它是指在理解题目设置的意图后, 针对学生学情对题目难度的巧妙处理和降低。例如笔者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有一道课后练习题是:“举例说一说, 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由于“说明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在小学阶段还没有系统地教学,因此要学生完整、准确地回答这道练习题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笔者就没有让学生花时间去冥思苦想,而是采取降低难度的办法,点到为止。
总之, 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二度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因此,作为语文一线教师应有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持续对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二度开发进行研究、 探讨和实践,使之变得更加完整、完善,从而真正实现与课堂教学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77.
[2]孟彩.编者意图:阅读教学亟待关注的维度[J].教学与管理, 2016,(11):28.
[3]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80.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的二度开发相关推荐小学语文教师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