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试论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改革新方略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7-26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 要:外国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设置的一门重要学科,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外国文学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影响着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外国文学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兴趣减弱等。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师的授课方式、调整教师授课内容、改变学生考核评价制度等,从多方面提升外国文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是我们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新方略

外国文学教学

  一、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较为明显的为:一是“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二是互联网的出现及诸多因素,导致外国文学作品不被学生重视,因而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降低。

  ( 一)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大纲讲授不同国家的文学思潮、社会背景分析、作家生平简介、代表作品内分析与作者归属流派等文学常识爱。大多数教育者按照这个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听课时,只是单一地遵循教师讲解的思路,在既定认知的模式中填塞已知和未知的知识,从而导致了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学习兴趣的下降。此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一“教”一“学”这种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使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互联网带来的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知识已逐渐被大众认可与接受,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常态。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从课堂上、书本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去翻阅、获取自己所需的丰富多样的资料,这些资料形式各异,内容详细,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领略和学习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与风俗差异。互联网带给学生获取丰富资料的同时,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认为当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形式单一,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逐渐降低。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提升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 二) 外国文学作品逐渐被学生忽视众所周知,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经典著作,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各国文学的起源、发展、思潮有更为全面地把握和理解,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但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对外国文学课程的设置逐步减少,加之从事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进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减少。学好外国文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就是课前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学生如果不做好课前大量阅读的准备,课堂上就会出现“填鸭式”的教学现象,学生听完外国文学课后,并不能真正领悟到外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主动地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才能够深刻体验外国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真正的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学生的思维才得以能够拓展,视野才能够更为开阔。

  二、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方略

  外国文学课程是各个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外国文学作品接触不多,加之当今互联网的出现,导致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改革与优化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是当前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笔者就各高校同行们对外国文学教学授课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一系列实践与反思。

  ( 一)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笔者曾就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有一定的兴趣,所以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因为以教师讲课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反而使学生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这对这种现象,应该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使教学活动具有以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功能。教师在教学讲授过程中,尽量少讲、精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教师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书本专著等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也可以针对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必读书籍任务,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活动。这不仅能够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审美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表达技巧、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全方位地提升。

  ( 二) 丰富教师授课方式以教师讲课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学形式单一、单调枯燥。学生与教师未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状态,教师时常处于一个人“独角戏”的教学状态,有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所以教师授课时,除了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外,还应丰富教师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如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性教学模式、情景化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都适应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

  ( 三) 调整教学授课内容外国文学课程讲授内容涉及不同的国家,范围较广,时间跨度大,作家、作品较多。但毕竟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完整地展现世界各国文学创作的艺术珍品,如何在进行外国文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改革才能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艰难任务。很多院校将外国文学分为东方文学与欧美文学两大板块进行讲授教学,这适用于专业课课程的讲授。如果作为不同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笔者认为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设置一些专题性的选修课程,如《西方现代派文学》、《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欧美文学赏析》、《20 世纪英美诗歌赏析》、《西方文学批评史》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弥补传统课程《外国文学史》的不足,同时能够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 四) 改善学生考核制度对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一般高等院校都已建立考试题库,一纸试卷已成为评判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唯一标准。这种常态化的考试评价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题型大致相同、内容相对固定、范围有所限制,这种考试模式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能力与深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学生为了“考”而去“试”,为了答题而变成背诵机器。这样的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很难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外国文学课程考试模式,期末总成绩可以采用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期末卷面成绩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对作家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等。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够做出更为公平、科学的评价。

  三、结束语

  目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与研究正处于尴尬的境地,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求、提高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科研能力,这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教学与改革中我们应该不断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深入地、积极地实践与变革,才能带领外国文学课程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教育所担当得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吗,更重要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自由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颜青.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科学咨询,2016,(12):126- 127.

  〔2〕 高世华.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1):140- 141.

  相关阅读推荐: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文学教学模式构建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