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11-02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要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微课制作,使微课更能符合大学生的学习、思考模式。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学生自制微课的实践,既加深了参与者对知识的系统理解,使参与者掌握了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又实现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的使用反馈表明学生更易掌握实验技术,并对微课教学模式产生了兴趣; 该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接受并达到预期效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学生自制微课; 植物生理学; 实验教学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1]。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2-3]。例如,对矿质营养的研究奠定了化肥生产基础,提供了无土栽培新方法,并对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做出了贡献; 对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农业生产上间作套种、多熟栽培、合理密植、矮秆化和高光效育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植物激素的研究推动了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人工合成及应用,使作物生长发育进入了化学调控时代; 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及研究对中药栽培、引种、育种有指导作用; 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细胞全能性”预言,为发展花药育种、原生质体培养、细胞杂交融合、基因导入等育种新方法奠定了基础,为快速繁殖、脱除病毒和植物性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途径。学好植物生理学对农学专业的学习至关重要。理论的学习也离不开实践,需要进行一些相关实验来方便学生强化对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
微课( microlecture) 指的是按照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 ( 如多媒体技术) 呈现碎片化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及扩展知识点的结构化数字资源[4]。近年来,微课作为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具有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用途广泛等特点,在国内高校课堂得到了充分重视,成为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6]。笔者组织学生参与此次微课视频的制作,将实验操作由繁化简,将相关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简化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地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要点,提升课堂效率。
1 学生参与微课制作的优点
1.1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理解
教师制作的微课中存在习惯于将结果或结论直接给出,而猜想和论证的过程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这使得学生得不到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知识的传授只能是普通的生搬硬套。这种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无异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缺乏进步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动员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不仅能保证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增添独立思考和实践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浮于表面,同时又锻炼了参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2 呈现更具体化的学生思维
目前微课的创作制作主体大多为授课教师,微课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也多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梳理。笔者曾制作过一些微课视频给学生使用,从获得的反馈来看,画面配色与背景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在制作中摆脱固定授课思维的束缚,用贴合年轻人的思路、审美、语言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步骤从学生的视角通过微课更形象地阐述出来,使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具现化,制作出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思考模式的微课。
1.3 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就微课本身而言,它不同于传统的书面化教学模式,做到了多媒体与教学的进一步结合[7],实现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的联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是赞同的,甚至有大部分学生是可以依靠微课完成课程实验的,因此以立体形象化为特点的学生微课与书面化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现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1.4 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
微课制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通过微课制作,学生不仅能消化整理已有知识,而且需要制作者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实用的工作技巧,如视频剪辑、文字和图像编辑以及声音采集等[8]。尽管大学生普遍受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训练,但对不少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很难学到,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步入社会后的工作中却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学习微课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 开展学生微课制作的应用探索
目前植物生理学的理论课授课时数从原来的 51 学时已进一步压缩到 40 学时,许多原来在课堂上介绍的知识不得不放在课后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高效完成实验课学习的保障。笔者组织了对植物生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此次微课制作,激发学生对这一新学习模式的兴趣,通过部分学生带动更多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的热情。实验课属于实践类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及动手能力。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实验操作步骤,若能辅助使用微课视频,则能更形象地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操作的重难点[9]。微课教学的目的是使文字教学变得动态化,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能给枯燥无味的课堂增添一些乐趣。根据实验课的具体设置,分别就水分生理中的植物组织中水分含量以及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光合生理中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及定量测定、呼吸生理中气流法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以及植物抗逆生理中植物细胞膜透性的测定等内容开展微课视频制作,要求其既可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可在课堂上使用,辅助教师高效开展教学工作。在实践中根据参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分组,让学生参与微课视频制作的整个过程,包括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实验演示流程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操作与数据的处理、实验过程的摄制、视频图像的后期制作等; 教师负责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保障知识传授系统性、准确性的基础上,给予参与小组最大的发挥空间。
3 微课应用的效果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该系列微课视频的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意见反馈,适时进行视频修改与调整,针对观看过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通过网络推送、纸质发放等形式进行,收回问卷 55 份,涉及农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4 个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其中以农学专业的学生居多。调查发现,学生主要从师兄师姐、教师以及同学的转发分享接触到该系列微课视频,以师兄师姐( 43.64%) 和教师 ( 30.91%) 转发居多,主动从网上查找的学生不足 10%,这与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反映出学生更易于获得、接受自己所在的各种“圈子”的信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大学生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跳出固有“圈子”的限制,培养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通过对观看频率的调查发现,76.36%的学生表示很少观看此类微课视频,而经常观看的仅占 18.18%,可见作为一种新的自主学习途径,微课视频在学生中的使用度还很低,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微课效果环节的调查数据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该系列微课视频所呈现的整体效果,包括文案效果、视觉效果和配音效 果 表 示 满 意。其 中,认为文案简洁明了的学生占 85. 45%,认为视频效果合适的学生占 78.18%,认为配音效果合适的学生比例占 65.45%; 同时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该系列微课视频存在文案繁琐、不够言简意赅、图片清晰度不高、配音声音小、杂音多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在下一步微课的修改中应更加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各次实验教学需要掌握的重点; 二是进一步增加动画的演示,适当减少实景拍摄的展示,令画面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 三是要增添一些小问题,引导思考,加强视频与观看者的互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微课视频可用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10]。参与调查的学生表示 3 种用途均使用的占 30.91%; 更倾向用于课前预习的,占比 36.36%; 用于课后复习的,占比 20%; 用于课堂学习的最少,仅占 12.73%。通过对学生使用微课视频用途的分析,可明确微课视频内容的指向性和着重点。此外,还对该视频的实际作用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仅通过观看该系列微课视频便有把握能完成实验,达 92.73%。这表明该系列微课视频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代替实验报告书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发现学生更容易掌握具体的技术要点,可在课堂上减少一般性讲解的时间,仅需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需注意的地方,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完成实验。在以后是否会考虑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学习的调查中发现,近 90%的学生表示会考虑,仅 12.73%的学生表示不会考虑,表明大多数学生认可微课视频教学方式,并对其产生了兴趣。微课视频的教学效果好于传统实验教材,更加依靠网络载体,方便学生使用手机随时随地观看学习。
4 结语
学生参与微课视频的制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学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和网络知识才可以完成。微课制作的整个过程是学生系统性学习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极好锻炼机会,并可以锻炼和提升参与者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助能力。另外,微课视频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手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实验课堂的讲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对该模式进行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探索其在植物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力量,发挥好微课的优势,使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荣同.植物生理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植物生理学报,2000,36 ( 5) : 451-453.
[2]沈允钢,汤章城.植物生理学—农业发展的基础[J].植物生理学报, 1993,29( 2) : 137-139.
相关阅读推荐: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