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7-09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摘 要: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分析目前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开设情况,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探讨药剂专业课程改革,使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改革

中职药剂专业

  药剂专业是中职卫生类学校普遍开设的专业,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各项政策的实施与推广需要大量具有药学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受政策及就业面较广的影响,学生愿意报读药剂专业。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1],药剂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药行业和药品生产企业,培养从事药品采购、储存、物流管理、销售、咨询与处方调剂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目前许多中职卫生类学校药剂专业课程设置依旧以化学课程为主,生搬硬套高职、本科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特点及社会需要,跟不上现今医药行业发展步伐。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讨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改革。

  1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设置普遍以化学—药学为主,学生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化学基础及医学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等;第二学年主要学习药学专业课程,包括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等,其中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都是建立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基础上的。自国家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后,中职学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自控、自律能力差,经常出现各种违纪行为;

  (2)学生对药剂专业不了解,几乎是零基础[2]。底子薄的中职学生学习众多化学课程时非常困难,大部分学生化学基础不好,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药学专业课也听不懂,不感兴趣,产生畏学心理。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要想继续深造报读高职院校,除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外,还可利用“32 分段”、高职高考、自主招生等途径。对于药剂专业学生而言,化学技能证是必考的证书,主要考查学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由此凸显化学基础的重要性。但根据毕业生及医院等的反馈,在社会工作中化学基础知识及药剂专业知识较少被应用,甚至没用。目前中职毕业生除升学外,大多就业于医药行业,医院对学生学历要求较高,中职学生很难进医院工作。就对学生工作的帮助而言,医药商品营销、药事管理等相关课程实用性大于药学、化学专业课程。

  2 对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新教学标准的研读

  新教学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医药基础知识和医药商品知识,熟悉药事法规,掌握药物、药剂基本知识和技能。药剂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及专业选修课。专业技能方向又分药品营销、药品物流及临床调剂三大方向。公共基础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专业技能方向课要求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改变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参与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发现与探索过程,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也要多样化,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此外,对于学校实训室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师资等方面,新教学标准也有明确要求。

  3 药剂专业课程改革

  3.1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以往的教学标准中,药剂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设置以化学为主,参照高职、本科课程设置模式。以化学为主体、注重理论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为高职学习打下基础,但不利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而言,过多的化学课程是一种负担。药剂专业新教学标准中,专业核心课包括 5 门,分别是医学基础、微生物基础、中医药基础、药事法规及医药商品基础,而归在公共基础课的药用化学基础在本质上也属于核心课。以药品营销方向为例,专业技能方向课分别是医药电子商务技术、医药商品购销与储运实务、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医药企业经济核算、医药市场营销技术、商法实务及药物制剂基础。

  3.2 专业实训课程改革

  3.2.1 传统药学专业实训课程改革

  以药物化学实验课为例,其大多是填空式教育,填空式教育就是实验课上,学生只完成最基本的“往药品中滴加试剂,得出实验结果,把实验结果形成报告”流程[3]。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专业实训课也是如此,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没有实际效果。

  3.3 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对于学生某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往采用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模式,该模式虽然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但也有缺点,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情况。新标准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把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态度、沟通能力及进取精神等纳入考评。对此,笔者认为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而是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在药店销售中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等,及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做出判断,肯定其优势,并积极找出薄弱环节,这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引入企业评价。企业是学生最终的落脚点,在综合实训环节,应采用以企业为主、教师为辅的评价模式,企业工作人员更懂岗位技能要求,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需要。

  3.4 教学方法改革

  专业课程改革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无精打采。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今职业教育教学发展需要,职业教育重实践、讲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新标准提出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此外,其他教学方法也可被应用于职业教育中[7],如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教师应该选择适合任教科目的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专业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4 结语

  目前药剂专业课程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可结合教学诊断契机进行药剂专业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药剂专业可持续发展。药剂专业课程改革目的是将学生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对接,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培养药剂专业应用型人才,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药剂专业课程改革还需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需要;引进企业优秀员工到学校兼职任教,同时派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社会的需要,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唐言利.中职药剂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55-56.

  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浅谈“换位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