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改革中的能效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7-09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摘 要]基于“校院共育,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护理专业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着力推进护理专业学生从中职阶段顺利过渡到高职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护理专业学习,推动护理专业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目标逐级递进。面对这一社会现状,在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顺应护理教育改革的要求,推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渗透,有效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改革中的能效。

  [关 键 词]人文素质教育;护理教育改革;学生素质;校院共育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改革中的能效

  “校院共育,三阶递进”是当前很多护理专业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专业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与护理专业技能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共同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向导作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医患关系的缓和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改革中的能效分析

  (一)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医院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了解到,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不仅仅是“三班倒”的时间差和超负荷的工作量给护理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患者的不配合、患者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等都会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在医院的骨科病房,就曾经有一个实习护士,全心全意地对待患者,但是患者家属仅仅因为实习护士说上班时间不能坐在外面的病床上就对实习护士破口大骂,多次刁难,这让实习护士很寒心,对其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或者及时的心理疏导,很多护理人员都会离开护理岗位,这是我国医院临床护理人员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不利于我国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医院临床护理岗位会面对不同素质的人,护理人员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高素质的人,同时,患者受到病痛折磨也会对护理人员大发脾气,护理人员只能忍气吞声,因为医院规定不能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发生冲突。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医院规章制度以及自身护理职业素养的约束,一直在扮演着服务的角色。通过在护理教育改革中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培养,可以通过讲述护理行业的先进人物事迹,通过教师的现身说法,与学生谈论一下自己的医院实习经历等方法,能够给予护理专业学生一个更为直观的体会,使护理专业学生在医院临床护理中再遇到这一类问题不会觉得无助,受到的心理创伤也会相对小一点。通过护理教育中的心理课程,可以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其建立护理职业的自信心。护理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使护理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也可以帮助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建立起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

  (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南丁格尔奖”是护理从业人员最大的荣誉,南丁格尔也是很多护理从业人员的榜样。在护理专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仁爱”思想的培育,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如学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但是部分护理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往往注重专业教学,在教学设置中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科目的设置与教学。同时,由于目前护理专业招生形势良好,为了增加招生数量,提高院校的经济收入,一些院校放宽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限制,导致护理专业出现了部分生源素质较差的问题。这一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在其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严重的人文素质教育缺席,导致这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护理从业人员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专业护理知识。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同理心,不能对患者的痛苦给予应有的理解,这也是我国护理人员与患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通过护理教育改革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能够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对患者心理的研究和护理教育改革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推己及人”的思想意识,在临床护理中增加对患者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以一个仁者的心态去做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还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医患紧张状况。

  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措施方法研究

  (一)校院共建,实例教学增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感召力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护理院校可以通过建立与当地医院的长期合作,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见习实习机会。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在医院临床的见习与实习,能够更明确职业发展要求。现在的护理教学过程中,虽然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护理专业知识,也增加了很多虚拟教学和线上线下仿真模型的实训。但是学生还是缺乏真实的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体验,其对所学的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是相对比较空洞的,在做很多护理操作时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患者的感受。通过在医院的实例教学,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工作应该如何对待患者,如何为他们清理伤口。通过在医院临床护理岗位的实习,可以使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形成一个更为生动具体的体会,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表现得更亲和、更专业。通过校院共建,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专业能力,还能够提升其心理素质。作为实习生,其在医院临床护理岗位上的压力相对较小,在护理工作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有护士长帮助解决,患者也会体谅其作为实习生没有经验。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在医院临床护理岗位实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情况等,在工作中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境况中,从而产生护理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同理心。在受到患者或者家属呵斥或者不理解时,护理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一同理心,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在正式上岗后,护理专业人员就会产生足够强大的心理,以应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不理解甚至刁难,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二)鼓励护理专业学生自主阅读护理名人传记以及《论语》等传统文学著作,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是可以与读者对话的媒介。在护理教育改革过程中,因为实行素质教育,因此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阅读护理历史上的名人传记,例如《南丁格尔的传记》,通过对南丁格尔事迹的了解和学习,护理专业学生会不自觉地会对南丁格尔产生崇拜,并以其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榜样,以南丁格尔的行为作为自己从事护理工作的行为准则,不知不觉地就会努力工作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在面对患者刁难时,也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南丁格尔那时候那么困难也过来了,我面对的处境难道比她面对的处境还要困难吗?”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借助榜样的力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孔子所提倡的“仁爱”思想,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能够使护理专业学生逐步养成推己及人的思想行为习惯。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到的护理知识,结合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仁爱”精神,可以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身心都得到良好的护理。

  (三)通过情景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护理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还应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扮演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方式,分别是态度好的患者和护理人员、态度不好的患者和护理人员这样的搭配,培养学生在护理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其能够在情景教学中掌握对待不同患者的护理方式。然后,转而扮演患者与态度好的护理人员、患者与态度差的护理人员,通过这种角色的转换,可以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处境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升其护理服务质量。

  三、结语

  当前,护理教育改革初步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天花板”,建立了 “中职 + 高职 + 本科”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政府将职业教育改革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职业教育院校也积极响应护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实施和发展,利用虚拟教学的手段提高护理教育中的交互性,极大地加深护理专业学生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改革中具有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提高学生临床护理的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在护理日常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加强校院共建,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记等方式,都可以为护理专业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学习以及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能够从职业教育阶段就着手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同理心,帮助其以更为谦和的态度,运用人道主义的护理手段,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缓解医患紧张的状况。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护理技能的护理从业人员是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而人文素质教育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解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校本化实施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杨晓华.试析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5):65-67.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改革中的能效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高职护理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研究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