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5-17所属栏目:社科论文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最早提出四大发明概念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又将珠算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从1998年至今,我一直从事珠算教学工作,担负传承珠算文化的重任。 2012年,我还成为“程大位珠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程大位珠算法”这门传统技艺。
珠算从何而来
珠算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所谓的筹算,指的是用竹或小木签作为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渐渐感觉到用小木签、小棍进行计算不方便了,于是就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人们在长期使用算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许多计算口诀。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就叫珠算。算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类似于算盘的计算工具。古今中外各式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和穿珠算盘。比较有代表性的穿珠算盘有中国算盘、日本算盘,还有俄罗斯算盘。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上就有一个算盘。到了明代,珠算已经相当普及,还出版了一些有关珠算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算法统宗》成就最高、传播最广。到了明清时代,珠算已经普及,老百姓都会噼里啪啦地拨打算盘。当时,珠算已经不仅是一种计算方式,而且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文化的象征。那个时候,算盘的样子已经在很多工艺品中出现,比如一些戒指、挂件上都刻有算盘的花样。
程大位其人其事
说起珠算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绝对绕不开程大位。他编写的《算法统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程大位是数学家、珠算家,也是发明家。他的父亲是卖布商人,小时候他在帮父亲经商、算账的过程中发现,筹算很不方便。那个时候,他的身边还有很多珠算爱好者在研究珠算。他就一边经商一边拜访珠算名师,不惜重金收集了很多数学书籍。那个时候程大位就在想,如果算法能够统一,老百姓也能掌握该多好。在他看来,“算”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即使是出门买米、买油这样的小事都需要 “算”。因此,他想编一本书,让大家都能够轻松地学会“算”。 40 岁那年,程大位放弃了经商,带着收集来的一箱箱宝贝书籍回到家乡,潜心研读。60岁时,他写出了《算法统宗》一书,书的全称是《新编直指算法统宗》。这本书可以说用尽了他一生的心血。在这本书中他把珠算方法进行了统一,对珠算口诀进行了整编。我们后来读的“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这些朗朗上口的口诀,其实就是程大位用心整理编写的。后来,《算法统宗》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飘洋过海。明代来中国求学的日本人把这本书翻译成日文带回了日本,开日本珠算之先河。日本人也因此把程大位尊称为“算神”。据了解,每年的8月8日日本一些地方还会在民间开展游行活动,纪念程大位。除了是珠算家,程大位还是发明家——他发明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把卷尺。明万历年间,全国开展丈量土地运动,即“万历清丈”。程大位的数学特别好,擅长计算,因而也参与其中。当时,丈量土地采用的工具一般为木尺。测量田地时,人们需要不断起身、弯腰,一尺一尺地去度量,并记住量的次数。用这种测量方法,不但人很累,而且容易出错。程大位有一次散步的时候,看到了木匠用的墨斗,墨斗中间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架,他就想,我可不可以模仿这个造型,做一把可以缠绕的尺子。回家后,他精心研究,最后发明了最初的卷尺——“丈量步车”,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卷尺之父”。
“丈量步车”由木制的外套、十字架、竹制的篾尺,铁制的转心、钻脚和环等部件组成。中间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架,十字架的凹槽内绕着篾尺,篾尺上写着尺寸刻度。虽然它比起今天的皮卷尺、钢卷尺显得庞大许多,但从其原理、构造和用途来看,令人不得不叹服。如今,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程大位故居对面,有一个专门以程大位命名的博物馆。馆里收藏了各式各样的算盘,有金、银、铜等不同材质,也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不同形状。其中,最大的算盘长 1.75 米,有81档,可以供9个人同时操作。这架算盘是屯溪老街同仁德药铺柜的伙计们使用的。最小的算盘则是一枚银制戒指算盘,戒指当中镶有算盘,这个算盘尺寸为1.2×0.5厘米,需要用绣花针拨动。博物馆里还有一面算盘叫九层叠,九层叠是由九个算盘组合起来的。据说,从前不同药铺柜的分店到了年终算账,就会把不同门店的营业额拨在不同档,进行比较汇总。其实,九层叠就相当于现在的电子计算器。
算盘过时了吗
随着时代的变化,电子计算器出现了,再后来还出现了电子计算机。于是,大家有了这样的疑问:现代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使用算盘呢?其 实 , 珠 算 之 所 以 成 为 非遗,是有它深远的价值内涵的,特别是反映在教育上。首先,学习珠算能让孩子的身心受益。大家都知道,现在珠心算比较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珠心算其实就是珠算的产物。孩子学习珠心算,能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另外,这门技艺还能开发孩子的一些非智力因素。比如,双手共同拨珠,一方面能锻炼协调能力、提高拨珠的速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的左右脑得到全面开发。再比如,练习珠算的时候,由于练习的方式很多,孩子在听、看珠算的过程中,还能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又比如,在珠算训练中,随着孩子学习的熟练程度不断加深,教师的报题速度、出题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孩子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这种训练对孩子的专注力、注意力培养非常有帮助。
其次,学珠算性价比很高。现在不少家庭让孩子学习器乐,比如学钢琴,其实也不是非要让孩子成为钢琴家,只是想通过钢琴的练习,让孩子培养乐感、使他们手指灵活,算是多一种兴趣爱好吧。说起来,学习珠心算和珠算,跟其他的兴趣班相比,身心参与度比较高,而且珠算学起来比钢琴便宜、方便得多,适合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待到珠算学习得非常熟练之后,孩子的脑中就会呈现一面算盘,一开始可以做简单的一位数、两位数运算,慢慢发展到三位数、四位数,甚至多位数,孩子的记忆区域会慢慢拓宽,不仅是数学,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能受益。学习珠算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会比之前更容易静下来。当今社会,孩子接触的东西比较多,有电脑、游戏,社会上的诱惑又多,这个时候培养孩子学会静心很重要。 2008 年“程大位珠算法”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2013年中国珠算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方面说明了珠算的重要性、悠久性,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珠算有可能会消失,需要我们去保护、传承。
打好人生的算盘
程大位纪念馆挂着一块匾,上书 “覃思”。“覃思”二字取自《算法统宗》后记中程大位自己写的一句话“归而覃思于率水之上”。大意是说这本书是在率水这个地方,通过深思熟虑、精心钻研才完成的。“覃思”就是要告诉后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去深入思考,还要多研究、多钻研。先辈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向后代去传播,让后代去继承、发扬。自从 2013 年中国珠算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培训机构提出,让孩子学习珠算。在我看来,学习珠算不宜过多地关注于技能的传承,而应该让孩子们学习其中蕴含的老祖宗的宝贵精神财富。算盘从表面来看,是由梁、框、档、珠这几样简单的部件构造而成的。其实,里面的文化内涵很丰富。打好一把算盘,真的不简单。不管是珠算,还是其他技能,想要掌握一门技艺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坚持才会有收获。我所在的学校一直都在坚持珠算这个教学特色。我们现在想的是,不仅仅让孩子传承这种技能,更多的还要把先辈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纪念程大位逝世410周年时,我们组织了百人加百子的活动。平时,我们也经常带孩子参加安徽省甚至全国的珠算比赛。每一项非遗传承活动,我都尽心尽力去做,想靠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话: “在社会这一架大算盘当中,我们有很多事情不能由自己做主,需要接受命运的安排。但是在自己这一把小算盘上,很多东西是可以由自己去控制的,比如才华、学识。因此,我们要打好自己这一把算盘,拨好算盘中的每一个珠子。”
珠算:指尖上的传承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计算机人工智能方向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