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3-05所属栏目:社科论文
【摘 要】随着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条例》(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已经列入议事日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基本评价和完善阶段。然而,一些单位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虽然他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并没有达到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加强预防和控制贪污风险的目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难点建议
我国企业内部建设起步早,参考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发展越来越成熟。然而行政单位的建设起步相比较晚,需要我们对内部控制进行理解和消化。因此,对内部控制结构和不完全内部控制结构的认识不够是各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行政单位应该合理科学地利用现有资源,才能够资产增值和维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管理,防止贪污腐败,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约束。
推荐期刊:《行政法学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杂志囊括百家、兼容并蓄,荟萃行政法理论与实务成果,弘扬行政法治精神,为中国向政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误区
内部控制意识不足。有的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是照抄照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就是根据单位现在的实际工作,随高就低,安于现状。其中一些还聘请外部中介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和设计,并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建设过程。施工完成后,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完成了任务,没有必要再进行。但事实并非如此。本条例(试行)第八条规定,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风险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因此,内部控制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由于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将失效。由于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即将失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当外部环境和客观因素发生改变时,必须进行正确评估。
全面抄袭他人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中体验流程再造,防控措施,管理制度,人民监督等措施落实的过程中,各单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能完全模仿别人的成功体系和经验。所以,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应该考虑自身的环境特点,积极借鉴前人的经验,建设适合自身的控制体系。应该充分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本质,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监督约束体系,使之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的业务部门通过系统改版来代替风险评估,不愿意或不能确定由于个人层面、部门利益的风险点。所以,在定位过程中,风险不应该由业务部门来决定,而且应该取决于评估结果,团队成员应该在内部确定风险的级别。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意识不强。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内部的控制氛围会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的内部控制的态度,特别体现在管理层,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部控制的改进和实施的基本保证。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制度不全面,内部控制建设缺乏监督约束力。当前情况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还缺少完整的一套科学高效率的内部控制标准建设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单位内部的自身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结合财务会计制度。它不反映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点,很难形成一个负责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系统。即使一些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即使是财务主管的内部审计师,也没有明确的责任,缺乏权威和独立性,而作为主要监督机构的财务和审计部门,主要停留在一般的经济事项和财政收支上,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没有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内部控制措施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完善,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不完善,内部控制点不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明确、不相容的分业制,因为行政机关受编纂的制约、人事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单位的位置不合理安排,存在行政审批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二是部分单位的财政收支已被批准,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权力现象,特别是一些重大事项的审批和巨额资金的损失,以及超额损失。第三,预算控制制度逐渐弱化,预算是根据当前财政收入支出状况、收支表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特点来评估核定,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都没有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导致有一些的单位重支出,轻评价,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力。四是缺乏信息技术控制,很大一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的监督管理系统,没有在单位信息网络系统中录入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过程,消除或者减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内部结构、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是上级组织的外部监督的主要形式。与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相比,现在他缺乏完整标准的决策、监督和执行部门和机制。决策过程批准和监督主要还是依靠机器系统,缺乏对风险的正确科学的认识。
控制活动不全面,执行效果不佳。对不相容的工作没有严格的分离控制,在其他级别的工作中没有严格的区别。这项安排导致一些工作有机会在实施管制措施时,有不法行为。管理收支是相当混乱的,首先,对于使用条例草案的收入失当,使用、注销的使用,取消不符合规定。其次,使用条例草案并不建立定期或不规则的检查制度,出现资本收入不受监督、单内控不规范等违法行为,部分单位使用虚拟业务费用、白纸抵费等手段挪用资金,造成预算管理不合理。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必要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浪费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基本上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这导致上年度不合理的支出在本年度会继续增加。内部信息不清晰、不透明,存在信息不顺畅、部门间信息不顺畅、内部信息不顺畅的普遍现象。业务的独立性使得各业务部门的信息仅限于内部,其他部门不知道和共享,如一些单位部门预算信息的建立、确定和执行。信息的不畅往往阻碍行政机关在处理大量信息的过程中及时做出决策,导致决策的时间性不强和信息不对称,模糊了员工对控制对象、程序的理解。还有会计与低成本处理等现象存在矛盾。由于行政机构对会计处理的成本核算要求不高,有盲目购买、重复购买、相互比较的额外资产,造成办公费用高昂但实际工作效率小。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建议
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是第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单位领导的注意,内部控制建设将不会很好地运作。由于内部控制结构是单位级内部控制的首要环节,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运行,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深化风险防范意识,使其认识到内部缺陷和对策,为了在人民群众基础上更加广泛地进行内部控制,改善整个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没有领导班子的整体部署,单位的最高层次没有各部门的协调如果领导者不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不做演讲,内部控制就会失去作用。
严格控制内部控制的施工过程,评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关键。流程是否合理,系统是否有效,应反映在评估结果中。评估应聘用外部专业组织,或由该股内的各部门代表。团队成员应该有丰富的内部控制经验的人员来评估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风险点和预防控制措施,评估应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严格评估所有方面的有效性在整个业务实施过程中,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正建议。
强化内控执行的有效监督。当权力失去监督时,它会产生一个真空区,它会造成一个不平衡的约束,内部控制就会失败,规则本身会有不可避免的漏洞,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系统也会有漏洞存在。有一些企业内部人员不遵守规则,假公济私,私下交易,行使手中权力。应该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树立人民群众的法治和民主理念,充分自由的参与政治活动,形成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监督的良好氛围,在阳光下奔跑的力量,权力在笼中的系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监督体制,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得到充分发挥,完整、完善科学、高效率的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漏洞,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必经之路就是外部审计和企业的内部审计相结合。特殊的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必须利用政府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要全面运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部门保险、税务部门的监督等其他部门的检验结果,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我们必须密切结合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其作用。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人员的工作岗位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人员可以进行财务预算和资金使用、项目收款的进度和支付。所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的素质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必须要提高内部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培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三、总结
语简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寄予了人们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期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必须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把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结合本单位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体系,提高监督和管理的水平,为高效率的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冰.W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方案优化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2]张庆龙.马雯.中国首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白皮书(一)[J].会计之友,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