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8-12-20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要】英汉翻译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对于中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的作用更是日益凸显,因此中学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翻译意识,转变教学观念,以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翻译意识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渗透,帮助学生增强英语的综合实力,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英语;跨文化;翻译意识;情境化教学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深化思想文化建设,与此同时,全方位外交布局也在深入展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无疑也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九大中提出的“全球治理观”中,中国也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在外交发展上不断加快脚步,这需要我国的人才提供更多坚实有力的支持与帮助,这依赖于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但纵观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翻译教学部分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导致中高级翻译人才依旧稀缺。一方面,在中学英语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对翻译部分考核的忽略,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对于培养英汉翻译意识的忽略。因而中学英语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给学生传递英汉翻译意识,学生难免无法在英语学习中逐渐养成翻译习惯。大多数中学生仍普遍存在较多翻译问题,如中国式翻译在课堂学习中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技能掌握和英语意识等方面。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汉翻译意识,拥有良好的翻译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表达力,更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期刊:《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旬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主办,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协办的一份面向全国中学师生发行的教学辅导类期刊。服务中学外语教与学”为办刊宗旨,内容紧扣教材,与教学同步,针对性强。主要栏目:教学研究、素质教育、教案分析、教材教法、问题解析、课改实践、学科教研、评价园地等。
二、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如今针对中学英语考试中,假如某次考核中不包含听、说试题,基础教学中往往就不经意放松学生听说训练;而中学考试基本不考翻译类题型,基本上也就摒弃了翻译方面的专业训练。考试题型如今大多时候以标准化的客观题为主要考核重点,基础教学的分值,但却导致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上无法全面发展,基本知识也不扎实。因而,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时,应客观看待标准化考试与正常教学间的关系,遵循学习与教学英语的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教学,以全面的眼光培养学生在英语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随着我国在教学体制上不断加大力度实施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全面的实行,高中学生如今在英语能力方面的培养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主要包含听、说、读、写四方面,但英语并非我国母语,因此中学生在英语基础学习的过程中,翻译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2.中学教师对翻译教学的实施情况。中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往往多涉及听力、写作、阅读、完形填空、口语、单词记忆和文化理解等相关课程内容,因此学生在最初学习英语时,中学教师鲜少向他们介绍与考试相关的内容,缺乏意识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和英汉翻译意识,例如可以通过某个情景对话或者细化到某个短语来解析英语和汉语在不同情境与文化背景下传递信息和表达方式的区别,或是先列举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是遵循主(定)谓(状)宾(补)的形式,但英语在句子构成时结构则不唯一,应当根据不同情境下灵活应用句子结构,例如口语表达和写作方式上句子构成就不单一。此外,教师可以在语法讲解过程中,先为学生进行不同类别词性的介绍,如基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以及副词等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
而在学生训练英语阅读能力过程中,如能做到边翻译边思考,将能更全面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着重讲解英语篇章的大意,而忽略引导学生对原文经典句型的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翻译,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一些结构较复杂长句,这也会影响学生的答题正确率。
3.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然而,如今中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着重强调要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的五种技能的培养,却未把翻译技能明确列入到中学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之中,从而大大降低了翻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语言的译”本质上是“通过信号A的传递向信号B的生成,以实现信号A的语用意图的瞬间转化”所以在英语语言语文教学中,应该包括“译”这个综合运用的能力,“听说读写译”,这五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翻译能力的提高对于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这五个环节可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可见,忽视英汉翻译意识和技能提升的培养是具有片面性的,这会导致学生在英语最初学习阶段潜意识里忘却“听、说、读、写、译”之间的重要关系,这也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更是影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课堂教学和自修课不足以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时,刻板地按照考核内容进行复习课本内容,就会造成英语学习遗忘率高的现状。此外,在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一些英语教师更是直接采用中文进行授课,很少或基本不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口语对话,这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知识量,更无法得以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翻译思维的环境,更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实行,也很难提升综合实力。而对于中学生的外语学习,就是通过不断理解语言材料,分析语言结构,从而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的认识和交流,这点尤为重要。
4.中高考对翻译能力的需求。虽然,众多学者不断倡导翻译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乏的一项重要技能,更是一个培养英语学习者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汉翻译意识的培养仍处于尴尬的位置。如今中高考在题型设定和考核中,往往侧重于听力、语法、阅读等方面,对于翻译考核则很少涉猎。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进行和不断推进,题型设置和考试形式等都有不小的调整。题型设置方面,最大的变化即为单项选择题退出了高考考核,取而代之的则是语法填空题型,这无疑给高考考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无论题型如何更改,考试对于学生的翻译能力要求都是不变的,在听力项目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情景对话和篇章理解进行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信息整合,在两种不同语言中进行翻译思维的锻炼,从而进行迅速反应,才能选出最佳选项;完型填空方面更是需要在了解词性和基本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篇章,才能帮助理解英语原文,补齐缺漏成分;在阅读与写作方面则对翻译能力的需求更加明显,正确的了解两种语言的信息传递以及语义表达才能帮助考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具体内容,从而筛选出最符合文章本义的选项。因此,无论任何题型的设置对于翻译能力提升的需求都是缺一不可的,考生应当注重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培养英汉翻译意识,提升翻译能力。
三、中学生英汉英汉翻译意识培养的途径
1.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注重翻译教学。中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英语专业知识。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英语专业知识,这是中学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学的基础。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英语的词汇、语法、文化、语音等方面;熟练的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指导学习能力等。第四,教研能力。中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还体现在教研能力上。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及时补充知识储备,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将英语学习中所必备的技能给学生进行充分的讲解,提升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教育指导能力,积极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英汉翻译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在中西不同文化差异中更要注重文化体验和信息整理加工的能力提升,才能促进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全方位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教师可采用一般的翻译法进行教学,但也要注重在母语讲解的基础上依照课文原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再扩展延伸至文章内涵盖的文化背景。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果一贯使用翻译法进行教学,也会使学生在今后的文章理解过程中产生依赖性,先翻译再阅读也会占用学生思考时间,从而无法产生有效率的解题思路。提倡翻译教学观念更大程度是建议教师巧妙地利用翻译过程中所提供的便利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重在增强学生的外语思维和理解语篇思维。
当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教材或练习中所提供的篇章信息或情景对话给学生制造更好地语言学习氛围,如让学生在理解篇章的基础上自行先进行翻译步骤,再对比母语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加工,从而将教材的意义之处运用到极致体会跨文化交际之间的趣味所在,提升外语自我学习能力,灵活解析各类题型和篇章语义。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摒弃只依照考试题型进行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实施教学,更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在两种不同文化多进行体验与领悟,从而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能力水平。
2.激发学生跨文化意识,融入中学英语课堂
(1)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当前《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列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并提出在起始阶段的要求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有粗略的了解,较高阶段的要求是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当今中学英语基础教学更是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因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中学生的需求也逐渐得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传递信息过程中的交际。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的相关技能和技巧,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鉴别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异同并将其合理运用到情境分析中,这也能更好打开学生学习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涵盖的知识,从而能更全面地掌握外语学习能力。
(2)模拟虚拟环境,体验跨文化活动。此外,注重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情景体验,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提升学生在情景范围内的想象空间,从而在大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帮助加深记忆,当然前提是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后,进行跨文化信息的不同对比,进行加工,从而在情景交际中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和信息传递,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这时,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来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体验中外文化,并设置不同环节,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情景体验结束后,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活动的反思,更好地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和总结,举一反三地运用到下一次的英语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则是主体,但学生自身的积极反思会比英语教师单一的讲解更具有持久性。学生应该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加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从根源上去分析文化差异的来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所凸显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也为我国在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迫在眉睫,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
3.增强学生英汉翻译意识——情境导向,“智能施教”
(1)注重情境化引导,逐步渗透。英汉翻译意识是教师关于翻译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等方面的总和,可以说是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相关人员认为英汉翻译意识有翻译策略、文本类型、技能意识、译文无定本和信息意识等。按照中学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环境下参与一下情景剧排演、英语角、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趣味性和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强英汉翻译意识,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不可直接妄加学习方式压制于学生的思考模式,应帮助学生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其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即以情境化为导向,给学生营造丰富生动的语言环境和交际空间,带动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交流下对比中西文化差距,理解不同文化下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加工,用母语表达出英语所传递的意义,逐步渗透,让学生融入情境当下,模拟语言环境,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魅力。
(2)运用信息时代发展成果,“智能施教”。科技与教育的不断融合,是当今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推动“以生为本,以定为教”的教学实践。培养中学生的翻译意识,也应当充分运用当代信息时代飞跃发展的成果,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对于中学教育体制的完善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跨越。在智能学习平台上,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与特点,建立在线英语学习辅导,设计与翻译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能力与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翻译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与测试,并能利用在线分数与数据对翻译成果进行即时的评估与分析,这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帮助老师改善教学效果和优化学生学习结构。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转化知识过程中提升语言学习技能,还能思考如何解决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全方位地带领学在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尝试积极交流,既能增强记忆的长久性,还能使学生在主动实践和运用过程中不断修正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能更大程度上提升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体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魅力与独特性,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
四、结语
当前,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和外语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而课堂教学依旧是外语教学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翻译作为外语学习内容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学生今后的英语综合能力水平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对中学生英汉英汉翻译意识培养途径进行探究,中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和英汉翻译意识的同时,要注重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和完善教学引导方式,以情境化教学模式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基础英语学习中,构建人工智能学习平台个性施教,在基础阶段着手培养能适应今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学体制的丰富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国红.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及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舒畅.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