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深度阅读的教学改革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8-11-27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促进了中学生阅读的多元化,又拓宽了中学生阅读的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突破困境,适应新时代,改革中学阅读教学机制势在必行。文章立足于互联网时代新视域,对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分析,针对性地给出中学生阅读教学革新的建议与实践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困境,改革

中学阅读

  伴随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阅读早已普及,中学生阅读遇到艰难的困境,“碎片化阅读”的现象早已见多不怪,这极大影响到中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促进了中学生阅读内容和渠道的多元化,拓宽了中学生阅读教学的形式,但这在另一方面对中学阅读教学指出需要完善的标准。所以,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迎接新象与突破困境,革新阅读教学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对于“互联网时代”视域下,中学生阅读面对的新象与困境,探索出中学生阅读指导革新的建议与详细措施。

  一、“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中学生阅读新现象与困境

  (一)“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中学生阅读新现象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阅读是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来获取信息资讯,进行学习交流的一种新兴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网络与阅读两者相融共存形成的。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阅读逐渐成为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另外,在现今知识爆炸的视域下,网络阅读给阅读者指引了全新的途径。

  1.扩大中学生阅读内容的来源网络与阅读相融将产生组合增效的效应。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阅读弥补了传统纸质阅读的许多缺陷,丰富的文字、直观的图画和动听的语音将促进阅读体验多元化,开阔中学生的阅读信息来源。比如,网络阅读除了给读者带来广泛的阅读内容,还能降低阅读的成本和程序,打断了纸质媒体对知识的操控。他们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下载安装阅读器,或在社交资讯网站进行浏览,即可享受众多数字化信息。网络的普及使普通群众都能享有平等的阅读机会,也将书本上抽象而枯燥的内容转化为人们更易接受的、轻松灵便的东西。根据调查,图、文、声并用的阅读比单一形式的阅读所获取的知识要多得多。[1]这为阅读拓展了范围,增添了新途径。

  2.促进中学生的阅读交流

  在国务院公布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文化事业部分有明确的指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这就从国家层面倡导了网络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的共生共荣。现今,国内的许多网站都大力开展网络阅读活动,如豆瓣网站社区覆盖读书、电影、音乐等多方领域,成立有27万个兴趣小组,涵盖707个城市,6040万居民,为推动人们的阅读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3]

  如今,数字化阅读拓宽了阅读的空间和渠道,许多中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快速移动带来的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交互性,进行高效阅读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占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3.丰富中学生阅读教学工作的形式

  对比传统的阅读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视域下,中学生的阅读教学工作方式愈加多元化,使阅读交流更具交互性和参与性。现在,许多学校都采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实时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仅如此,负责指导阅读教学的中学教师,可以从通讯软件和公众学习平台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阅读指导方式,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互联网时代”中学生阅读教学产生的困境

  1.网络阅读的消极影响

  调查显示,网络阅读的发展,除了对阅读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外,还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比如,网络化阅读扩大了中学生阅读内容的来源,然而网络知识的非权威性、非稳定性、非系统性,以及海量信息鱼龙混杂,“黑、黄、灰”负面信息充斥泛滥,加上中学生的辨别能力弱,不可避免内地影响了中学生的阅读质量。所以,为解决网络阅读带来的消极影响,学校和教师必须深刻了解“互联网时代”视域下网络阅读的弊端,改进阅读教学并加强阅读指引,提升中学生的辨别能力。

  2.教师阅读教学不科学

  网络阅读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给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目标。既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辨能力,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检索、分析、利用、传递等能力。遗憾的是,当前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网络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冲击。在阅读教学上,仍然实施填鸭式方式,他们解读文本断章取义,角度单一,平面化,浅表化。

  这种应试教学方式致使中学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辩证思考力和课外阅读兴趣。这种浅阅读、快餐式阅读使许多学生思考缺乏深度,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不能真正形成自身的阅读能力。也有一些教师仅仅是片面地利用信息,没有从实际情况和学生学情方面考虑,没有结合课程目标合理地、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软件或网络阅读平台。还有的教师缺乏开拓创新,讲课内容几十年如一日,不知与时俱进地作出变化。他们思想老套,观念陈腐,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充斥俗套的思想观念、解题程式。这种封闭、固化的阅读技能完全不适用于现在信息日益更新的数字化时代,毫无疑义应该更新。

  3.阅读方面存在心理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因为教师缺乏对学生在技能和内容方面的指导,致使中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无论是阅读心理还是阅读情感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网络阅读的效果。由于阅读教学所获的阅读能力与现实阅读状况不对等,许多中学生缺乏应对信息迅猛更新的适应能力和成熟心理。在当今快节奏时代,信息庞杂,知识海量,进入其中游览极易使人迷航。中学生的低阅读认知速率与爆炸式信息形成的冲突日益凸显,使他们极容易出现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

  纷繁复杂的信息也容易激起学生的懒惰天性,从而造成依赖心理,使信息搜寻变得功利,变得盲目,进而形成浮躁的阅读心理。中学生由于年轻,心里准备不足,他们对庞杂信息的迅猛更新往往手足无措,视觉上受到巨大冲击,很容易造成无措感、疲乏感和价值认知不一的混乱感,形成重大的心理负担,造成阅读心理问题。另外,日益剧变的娱乐消遣文化使得阅读逐渐转为“悦读”,学生的精神追求变得日益娱乐化、浅薄化、粗俗化,严重影响审美情趣的发展,同时也致使许多学生缺乏阅读特有的心灵净化、心境平和与精神沉淀的阅读体验。因此学校和教师务必关注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取向,在阅读中加强心理情感指引,培养高雅阅读情趣。

  二、“互联网时代”视域下中学生深度阅读教学革新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环境下,教师应当对阅读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革新,加强阅读教学工作。阅读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完善发展,既影响语文阅读素养的形成,又影响到其他学科学习和工作的发展。

  (一)提升“互联网时代”深度阅读教学新意识

  许多中学生已经懂得运用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就此建立科学的网络阅读教学新理念,用“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指引阅读教学。其一,教师应进行网络知识研究,了解每位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渴求,并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设计科学而有深度的知识体系,构建以网络浅阅读和纸质深阅读相融合的方式。既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进而使学生成为拥有较高阅读能力和批判能力的人。其二,教师要运用网络科技,建设中学生阅读教学交流信息平台。广泛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开发合作阅读工具、Kindle电子书阅读器、SURF实时监控工具等,给中学生以网络阅读学习测试、网络阅读信息课、视听说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等实效途径来协助阅读教学。

  (二)科学指引“互联网时代”深度阅读

  网络阅读拥有内容多元、形式多样、便捷时效、开放互动等优点,大部分中学生都拥有网络运用条件和能力。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构建深度阅读策略体系,搭建人性化、个性化阅读平台。例如可利用网络阅读课、阅读知识论坛、博客、QQ课堂、微信公众号、博客、贴吧、Diigo、BBS、MSN、ICQ、SNS等合作协调阅读及交流工具,拓宽中学生阅读和交流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垃圾信息、虚伪信息广泛传播,学生深受其害。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务必培养学生的鉴别辨识能力,加强道德法规教育。另外,阅读教学工作除了指导网络阅读,还要倡导网络深度阅读,引领挖掘高层次的网络阅读,找寻深阅读和浅阅读的平衡点,使深阅读和浅阅读二者共生共存,互补并进。倡导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阅读的优越性。

  (三)组建优质网络阅读信息资料库,解决中学生的阅读心理问题

  指导中学生解决阅读心理问题,同样是目前中学生阅读教学工作的一个难题。这既关乎中学生阅读情感动机的正常发展,还影响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需要合理运用网络工具,组建网络阅读信息资料库,优化整合网络信息资源,给迷航的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导航,推荐精品网站、优质课程资源。开启网络阅读指导模式以及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学生高效检索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能力,有效监控学生网络阅读的心理情况,管理网络阅读正常秩序和规范,并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共享功能,使学生养成进行高雅的网络阅读的习惯。

  三、结语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的迅猛进展给中学生以鲜活的阅读内容和形式,但同样会使中学生在阅读心理、阅读情感、阅读思想、阅读能力等多方面产生困惑。教师对中学生指导阅读教学时,务必要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信息调研,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网络阅读体系。在阅读教学中既要对中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引其进行文明健康的网络阅读,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方法指导他们解决阅读心理问题,倡导中学生勇敢解决阅读困惑,用自信包容的姿态进入“互联网时代”,保持深阅读和浅阅读相结合的时代特色,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增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继武.现代阅读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2]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DB/OL].人民网,2015-03-13.

  [3]王晓敏.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5(9):18-20,46.

论文发表咨询问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