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5-29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对胃穿孔术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胃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在胃穿孔手术治疗中开展中医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医护理;胃穿孔手术;肠胃功能;护理满意度

  胃穿孔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胃脏病症,主要是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导致[1]。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常见的有胃穿孔修补术、胃部分切除术。临床护理在胃穿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102例胃穿孔术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的作用和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胃肠外科接治的102例胃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中,均通过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等检查项目确诊。临床表现为腹痛、黑便、恶心呕吐等,伴体温升高。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肠胃道恶性肿瘤等患者,对手术和护理知情并同意。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其中,对比组:男女患者比为27︰24;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3.8±3.1)岁;手术类型:修补术36例,胃部分切除术1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为28︰23;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3.1±3.4)岁;手术类型:修补术33例,胃部分切除术18例。在基础信息、病情、手术类型等方面,两组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常规体检、健康宣教,术后用药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同时开展中医护理,具体包括。情志干预:胃穿孔通常发生突然,病情较重,症状多,患者因认识不清,顾虑手术效果,会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影响到治疗。所以,围术期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情志动态,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向患者说明手术方案、术后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认识,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向患者讲解良好情志对术后康复的意义,使其保持积极、稳定心态。

  中药灌肠:术后第2天可用自拟处方中药煎药汁灌肠,处方构成:败酱草、炒菜橛子各30g,炒枳实、茯苓各20g,大黄、芒硝、姜厚朴、白术各15g,当归、牡丹皮各9g。水煎取汁300mL,待水温39~41℃,保留灌肠,1次/d。在灌肠前责任护士需向患者说明目的和作用,并协助患者摆好体位,确保导管润滑,缓缓注入,保护患者隐私,留液1h以上,连续2d。

  艾灸、按摩及耳穴按压:选取上巨虚、下巨虚及足三里等穴进行艾灸,20min/次,1次/d。同时,定期按摩患者四肢,动作轻柔,力度适中,3次/d;对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按摩,交替按压,间隔1min,联系进行5次。应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穴对应的肝、胆、胃、大肠、小肠等点,手指依次轻压穴位豆粒,以穴位感到产生微痛、酸麻感为宜。

  膳食护理:中医理论指出,疾病在于“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要重视患者饮食。术前嘱患者以高蛋白、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并要结合患者口味提供多样化食物,以改善患者食欲。术后3d内以流质或半流质高营养、高蛋白食物为主,可适当给予开胃健脾膳食,比如:山楂肉丁、黄芪山药羹等。同时,指导患者适量饮用新鲜水果汁,以补充水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主要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同时,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针对护理操作、工作态度、病房环境、人文关怀、护理质量等方面,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评分60~79分一般,<60分不满意。

  1.4统计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通过观察比较,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调查,观察组:满意49例(96.1%),一般2例(3.9%),不满意0例(0.0);对比组:满意42(82.4%),一般7例(13.7%),不满意2例(3.9%),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胃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消化系病症,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通常会影响到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为此,需重视和强化护理干预,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2]。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研究深入,中医护理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胃穿孔术中开展中医护理,主要是情志干预、中药灌肠、按摩艾灸、耳穴压豆及膳食护理等。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之情志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所以要重视情志干预。临床研究表明[3],中药保留灌肠具有行气止痛、通腑荡积之效,且药液经肠黏膜吸收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作用;穴位按摩可疏经通络,健脾和胃,改善机体抵抗力。此外,研究报道术后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可加快术后排气恢复,减轻术后腹痛、腹胀。艾灸有防病治病之效,同时具有疏通胃经,散结化瘀功用,有助于术后胃肠平滑肌收缩功能恢复;耳穴压豆可调节胃肠功能、提高胃肠蠕动,且安全性高。从结果看,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且护理满意度达到96.1%,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可以看出,在胃穿孔术中实施中医护理,可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周玲,孔红武.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87-2688.

  [2]王俊杰.中医护理技术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1):91-93.

  [3]张勇.大柴胡汤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5).57-58.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