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价值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时间:2019-05-29所属栏目: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患者护理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和住院时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2组患者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和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肌梗死;中医护理;应用价值;胸痹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其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心肌梗死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其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肿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而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阻塞,从而出现心肌缺血坏死的情况,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脉痉挛也可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本研究对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54.28±4.95)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24例,下后壁心肌梗死15例,高侧壁和正后壁梗死11例。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3~76岁,平均(54.39±4.87)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26例,下后壁心肌梗死15例,高侧壁和正后壁梗死患者9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给予吸氧、多功能监控以及心理护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具体如下。

  1.2.1辨证施护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其中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和性质,还要了解其发作时间。观察其舌苔情况、脉象和面色,并且要对患者皮肤表面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定,根据各项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类,对于阴寒凝滞的患者,其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做好保暖措施,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应给予行气通络的治疗,对于阳气虚衰的患者应注意顾护阳气。

  1.2.2饮食护理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为其搭配合理的饮食结构,确保其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其日常饮食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量避免患者出现饱胀的情况,让患者多食用牛奶、鸡蛋和瘦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并且要增加日常饮食中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禁止其食用生理刺激食物、油腻食物和辛辣食物,避免对消化系统造成刺激。患者的饮食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并且要指导患者在排便时不能太使劲,避免因腹压过高而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实际饮食护理中可根据患者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其中心阴不足和气血亏虚的患者可给予其猪心、玉竹、党参和当归等进行食疗。

  1.2.3情志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多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其中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较为常见,而这些不良情绪均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有效的情志护理。其中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患者多想一些积极乐观的事情,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多与其分享其感兴趣的新闻,满足其合理要求,从而让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对于存在恐惧心理的患者,应多给予其关怀和鼓励,并且要联合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从而帮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

  1.2.4按摩耳穴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给予其按摩耳穴护理,首先需要将未进行炮制的王不留行清洗干净,常规消毒后将其粘贴于大小合适的胶布上,选择患者的耳穴神门、皮质、心下和交感穴等作为主穴,根据患者的证型选择相应的配穴,然后将带有王不留行的胶布粘贴于患者双耳的相应穴位,每次粘贴时间为5min,每日给予患者治疗2次,在患者粘贴后出现酸麻胀疼等感觉时给予患者穴位按摩,每3日对患者粘贴的胶布进行1次更换,并在更换时观察患者粘贴部位的皮肤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进行观察,对患者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不良情绪评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完成,分值越高代表不良情绪越严重。用自制量表完成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

  护理前2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试验组评分更优,P<0.05,见表1。

表1

  2.2患者LVEF和住院时间

  2组患者治疗后LVEF与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见表2。

表2

  2.3患者护理满意度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3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通常会出现原有的心绞痛加重且每次发作的时间延长的情况,典型患者会出现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神志障碍、心律失常和发热等症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临床上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和及时处理并发症为原则,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效果[4]。

  中医上认为心肌梗死属于胸痹的范畴,其主要是因为外邪入侵、饮食不节和脏腑亏虚所致[5]。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多存在各种不良情绪且病情较为严重,因此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配合。中医护理强调从整体入手,确保护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因此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重患者的营养,给予患者脏腑濡养、耳穴按摩和辨证施护,从而起到养血宁心安神、疏肝益气补肾,并提升患者抵抗力的作用[6]。在实际的护理中,辨证施护不仅能有效促使患者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还能让患者的痛苦得到减轻,促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让其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本研究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2组患者治疗前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2组患者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和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萍.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140-141.

  [2]陈瑾,李小玲.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48-151.

  [3]闫瑞.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与疗效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6):96.

  [4]管四君.中医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209

  .[5]于利娜,钱文茹.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疗效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10):1734-1736.

  [6]李秀敏,吕燕,张瑞芹.中医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157.

论文发表问题咨询

回到顶部